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毛茸茸的黑色困擾: 談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及症候群
2015/07/15 11:22:28瀏覽20929|回應0|推薦0

毛茸茸的黑色困擾:

談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及症候群

(2015溫哥華世界皮膚科大會筆記 -2-)

 

 

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前言

胎記是上天賜給寶寶與生俱來的特殊印記。許多寶寶身上都有胎記,有的是紅紫色的血管性胎記,有的是黑棕色的色素性胎記。在色素性胎記當中,「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Congenital Melanocytic Nevus, CMN)(或稱先天性黑色素細胞母斑)相當常見,在新生兒的發生機率約在百分之一,有色人種的比例更高。絕大多數先天性色素痣都是小型的,發生惡性變化的機率都是微乎其微。直徑較大(例如直徑大於二十公分)的大型色素痣發生機率極低,通常在兩萬分之一以下,但發生惡性變化(黑色素瘤)的機率較高,可高達百分之十五因此,應該要早期尋求皮膚科醫師的診治。除此之外,有些黑色素細胞痣還會伴隨神經學的症狀,不可忽略呢!以下,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今天的主角:黑色素細胞痣以及症候群吧!

 

認識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

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顧名思義,就是出生的時候伴隨寶寶長在身上的色素痣。不過,偶爾也有在嬰兒期才慢慢冒出來的情形。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的大小差異很大,一般而言,直徑小於1.5公分稱為「小型」,1.520公分之間稱為「中型」,大於20公分就是「大型」的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了。它可以長在身上的任何一個部位。隨著年齡增加,會跟身體等比例的長大,表面也會更加凹凸不平、增厚、甚至長出毛髮。

 

 

黑色素細胞痣發生黑色素瘤的機率

根據統計,一般的的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一輩子發生惡性黑色素瘤的機率僅有百分之一到二。不過,假如伴隨嚴重的神經學症狀,則這個比率高達百分之十五!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假如您的寶寶有大型的黑色素細胞痣,同時又不巧伴隨嚴重的神經學症狀,則其終生發生惡性黑色素瘤的機率也大幅提高。

 

 

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及「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症候群」

由於皮膚中的黑色素細胞與神經嵴系統(Neural Crest)在胚胎發育上是共同演化的,因此,在少數的情形下,當胚胎發育過程有突變或異常,除了皮膚上的黑色素細胞痣以外,也會影響到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小朋友也因此可能會有一些神經學上的症狀。一旦有了神經學的症狀,即可稱為「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症候群」了。特別是當寶寶身體背部、後頸部、後腦杓有較大型的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或色素痣旁邊有許多散開如衛星(satellite)般的小痣的話,都要特別留意,是否會有得到「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症候群」的可能性。

 

 

「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症候群」的成因

八成到九成的小患者,都是由於胚胎發育時的基因突變,造成RAS訊息傳導路徑當中發生了問題所導致的。最常見的是NRAS基因的第61個核酸鹼基出了問題。RAS基因與許多人類腫瘤的生成都有密切關聯。

 

 

「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症候群」的臨床特徵

大多數這類患者身上都有大型(>20公分)的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且絕大多數不只一個痣。雖然在產檢的時候通常發育速度都還正常,但生產的過程往往比較困難。出生後,發育速度通常會有異常。體重增加的速度是正常寶寶的兩倍,體內包括胰島素等荷爾蒙常有異常的情形。肢體的生長有時會有兩側不對稱的狀況。陰毛可能在幼年時候就冒出來。最重要的是神經學部分的異常。小朋友可能會有說話發展遲緩、癲癇、整體發展遲緩的狀況。神經系統中的變化包括黑色素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異常增生(Intraparenchymal melanosis)(特別是後顱腔區,包括橋腦、延腦及脊髓等),以及各種各樣神經系統的腫瘤。有時候腫瘤較大阻塞住腦脊髓液的循環,則會造成水腦,這種狀況下的預後是最不佳的。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13) 133, 2229–2236 

 

假如我的寶寶有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或已經得到了「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症候群」,該如何進一步處理

一般而言,小型或中型(<20 span="">公分)的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發生惡性變化的機率低,因此,通常觀察即可。如果長在較醒目的位置,擔心影響美觀或影響孩子對自己的外觀自信心,則可用手術或雷射等方式處理。大型(>20公分),或數量較多的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則須密切追蹤照相觀察,早期發現惡性黑色素瘤的蹤跡。由於範圍很大,手術比較困難,可能需要分次進行,或合併埋放皮下組織擴張器、植皮等治療方式。在神經學方面,應該定期進行神經系統的核磁共振(MRI)檢查。一旦發現神經系統的腫瘤,由於惡性的機率不低,應該盡量及早切除為佳。

 

 

結語與未來展望

寶寶如果得到了較大型的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無論對於寶寶或是爸爸媽媽,都是很大的心理及生理負擔。大型或數量較多的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應盡快安排核磁共振進行神經系統掃描,及早發現任何病變的可能並積極治療。爸爸媽媽應該與您信任的皮膚科醫師及小兒科醫師共同合作,為您的寶寶擬定完整長期的追蹤治療策略。目前進入標靶治療的時代,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症候群也不例外。新藥Selumetinib (AZD 6244)是一種MEK抑制劑,已經進入臨床動物試驗階段,在小鼠身上證實可抑制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症候群的黑色素細胞增生。相信應用在人類身上亦是指日可待

Acute Inhibition of MEK Suppresses Congenital Melanocytic Nevus Syndrome in a Murine Model Driven by Activated NRAS and Wnt Signaling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14 May 2015

 

(版權屬作者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kinArt&aid=25956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