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異位性皮膚炎的最新觀念與治療趨勢
2016/04/19 08:24:52瀏覽3575|回應0|推薦1

異位性皮膚炎的最新觀念與治療趨勢

 

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  主治醫師 俞 佑

 

異位性皮膚炎可說是當代的文明病。根據國際統計,越是發達的先進國家,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比例就越高。

 

異位性皮膚炎若要從頭細說到尾需要極大的篇幅,而坊間網路上關於異位性皮膚炎的介紹和各種神藥偏方可說是多如過江之鯽。筆者在此,僅針對近兩年國際皮膚科醫學界針對異位性皮膚炎最新的觀念共識和治療原則加以介紹,讓大家對這個疾病有正確的認知。

 

一、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並非天生就對許多東西過敏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並非天生就對許多物質過敏,而是在年歲漸長的過程中慢慢被致敏化(sensitize)。也就是說,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接觸到環境中的一些過敏原,而因本身體質的關係,變成較一般人更容易對這些過敏原引起劇烈過敏反應。如果驗血,IgE (一種反應過敏狀態的抗體)會從原本落在正常值,隨著年齡增加,日漸變得遠高於正常值。

 

二、異位性皮膚炎不只是小孩子的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可依據發病的年齡加以分類。根據研究統計,四成在新生兒期發病,一成六在兒童期發病。不過,也有少數的患者是在成年期之後才發作,甚至有1-3%是在60歲之後才發作的案例,且這種極晚發作的案例,近年來有日漸增加的趨勢。極晚發作的成人期異位性皮膚炎,男性比例較女性高上三倍,患者體內IgE抗體的數值往往達到數千,是正常值的十倍以上。

 

三、「過敏進行曲(Allergic March)

所謂的「過敏進行曲(Allergic March)」或「異位性進行曲(Atopic March)」是指,隨著孩子的年齡漸長,屬於過敏性體質的孩子有可能依序或同時出現食物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的症狀。過敏的孩子往往既是鼻水直流,兼有哮喘,又是皮膚劇癢難耐而抓到流湯流水,被疾病折騰得苦不堪言,更讓家長心疼不已。

 

四、刻意不吃特定食物不是必要的

雖然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有特定食物過敏的比例約有三成,但並非因食物過敏造成異位性皮膚炎,兩者沒有因果關係。所以除了已知會引起個人過敏的食物盡量不要接觸,其他食物沒有刻意需要排除的必要。假如真的高度懷疑某個食物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情,請患者先暫停攝取該種食物一段時間後,再重新吃吃看,若真的病情加重則以後就不要再吃該種食物了,反之若沒有加重病情,那這種食物對患者就是沒有問題的。

 

五、坊間宣稱能「根除」異位性皮膚炎的廣告都不可信

異位性皮膚炎是無法藉由人為的方式根治的,但是隨著年紀漸長,六成以上的患者在青春期前可以幾乎完全消失。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皮膚障蔽的缺損,天然保濕因子的缺乏,再加上免疫系統的過度活化所造成。因此在治療上,必須兼顧保濕、止癢和免疫系統的調控三方面。

 

六、你有「類固醇恐懼症」嗎?

許多父母親聽到類固醇都聞之色變,恐慌不已。其實,類固醇在許多皮膚疾病包括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上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只要和您的皮膚科醫師密切合作,學習將類固醇用在刀口上,用得精準而精簡,就能高度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又能避免長期的副作用!

 

七、根據疾病的輕、中、重度分級,給患者最適合的治療

輕度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只要把保濕做好,勤擦無香精低致敏性的乳液或凡士林等保濕產品,就能大幅減少因乾燥而引起的癢感和病情惡化。必要的時候,一周在患部擦兩次類固醇就能相當理想得控制住病情。

中度的患者

  在疾病的長期控制上,需借重「鈣調磷酸酶抑制劑(Calcineurin inhibitor)。這類的藥物屬於外用的免疫調節劑,有等同中弱效類固醇的效果,卻又能避免類固醇長期使用的副作用。目前在台灣常見的有醫立妥(Elidel)和普特皮(Protopic)這兩種。

嚴重的患者

  是指無法用一周兩次的類固醇再加上每天兩次的「鈣調磷酸酶抑制劑」達到理想病情控制的人。這種狀況下,必須每天使用兩次類固醇一段時間,可能還需再加上口服的免疫調節劑,包括短時間使用口服類固醇、環孢素(Cyclosporine)等等,或配合窄波紫外線B(Narrow band UVB)光照治療等等,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除此之外,在中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目前國際上推行「積極性治療(Proactive Therapy)」,也就是說,因為異位性皮膚炎是全身性的疾病,即使是目前看起來正常的皮膚也須視為潛在病灶,日後也有惡化而大發作的可能。因此,可以一周三次(也就是隔日)使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治療全身的皮膚,來遏止大發作的可能,將疾病的活性控制在最低水位。

 

八、分子標靶治療將是未來的趨勢

正如剛剛所提及,異位性皮膚炎牽涉到免疫系統的失調與過度活化,因此,目前醫藥界研究的趨勢,是針對免疫系統中一系列關鍵的蛋白分子進行調控。其中已被證實有效且近期內可能被引進台灣市場的,是Dupilumab。這種生物製劑藥物已經被應用在氣喘的治療上,主要的作用目標是介白素(Interleukin)IL-4和IL-13,這兩個在過敏疾患中常常過度活躍的分子。根據人體實驗結果,無論是在搔癢的程度和皮膚疹子分布的廣泛程度都有顯著的改善。相信未來對於嚴重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來說,會是一大福音!

 

※本文經節錄獲刊載於自由時報

版權屬作者所有,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kinArt&aid=5367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