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5/15 23:39:02瀏覽801|回應0|推薦2 | |
udn/網路城邦/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政治肥皂箱/討論區/ 宋楚瑜登陸“軟的更軟,硬的更硬”(五月五日到八日) SCFtw 2005/05/08 23:40 宋楚瑜登陸旗甲鮮明,以兩面大纛撐起“王師”之姿,其一大書“中華民族”,另一大書“三民主義”,在這兩面軍旗之下“大放厥辭”,硬得可以,然而他每話不忘“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兩岸兄弟一家親”、“家和萬事興”云云,像是個走江湖賣軟糖的口號家。這些話胡錦濤都聽在耳裡,知道遇上好對手了。 五月五日登陸,宋楚瑜在西安機場擺明了說親民黨堅決反對臺獨、兩國論、一中一臺、兩個中國,說親民黨堅守憲法一中與九二共識,說親民黨追求兩岸和平,說他此行的意義是“尋血源之根,搭未來之橋”,那是設定全程基調。六日祭黃帝陵,宋楚瑜的基調是炎黃子孫和中華民族,明著夾帶中華民國。七日祭中山陵,基調是蔣經國所一貫主張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寬泛一點說,所夾帶的是死硬臺獨人士之外的中華民國的全民共同願望。八日會汪道涵,宋楚瑜明白表示希望能與胡錦濤談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更強調『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裡面所蘊含的乃是兩岸之間真正的相互尊重,汪道涵回應說他對宋楚瑜的這些意見『都知道而且贊成』。 親民黨和宋楚瑜的操作明確然而細膩,舉個例子。宋楚瑜七日去中山陵,在祭文裡頭說:『……。念茲在茲: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三民主義千秋萬世,一統中國全民共享。』祭完題辭,宋楚瑜寫的是:『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民有,民治,民享。三民主義一統華夏。』人人說要求同存異,宋楚瑜在這裡並不存異,衹是求同,然而在言語中要佔上風,說是要用三民主義“一統華夏”。昨天在黃帝陵唸祭文,主人不希望我唸出“中華民國”這四個字,但是我有我的目的,我就是要唸,結果中華民國露臉露得多了,主人不高興,有所舉動了,那麼我在今天的祭文裡就不唸,反正我今天的預設目的還是差不多可以達到。 宋楚瑜用了三天的時間來鋪排打點,第四天“圖窮匕見”,攤開並解說了他準備與胡錦濤會談的政治主題,在這麼一個著力鋪陳的從民族的歷史走進民族的未來的格局之下,九二共識不共識什麼的就像是幼稚園小朋友之間的爭鬧。 連戰之行有幾分嘉年華的喜慶味,宋楚瑜此行卻是硬碰硬的政治談判,大有不同。宋楚瑜的表演有幾分“打著紅旗反紅旗”的味道,他還藉著大陸的媒體“反統戰”共產黨治下的老百姓,難怪中共中宣部七日下令開始緊縮對宋楚瑜個人的政治性新聞報導尺度,而照宋楚瑜這幾天來的種種“出格”表演來看,宋胡二人在臺北政權的政治定位上最後會達成什麼樣的共識還沒有人有把握,中共中宣部因此甚至通令各媒體不准再提“搭橋之旅”這個詞。 宋楚瑜登陸“軟的更軟,硬的更硬”,路數與胡錦濤相同。如果胡錦濤這回打了宋楚瑜的回票,往後三年的兩岸關係大概基本上就衹能拖著,這樣的長期情勢對三年之後的泛藍總統選情至少不會有利,而且胡錦濤立刻失去《反分裂國家法》公佈以來他對兩岸局勢的主控權和主動。胡錦濤的政治風格韌、狠、準、穩,他在思考這些的時候應該不會忽略宋楚瑜在西安機場說自己此行的意義是“尋血源之根,搭未來之橋”。 登陸至今,宋楚瑜講的一直是他的獨門語言。在這層意義上,宋楚瑜當然不是陳水扁的信差。 胡錦濤如果應付不了宋楚瑜,就不可能應付得了陳水扁。在這層意義上,宋楚瑜已經為陳水扁傳了話。 胡錦濤如果最後與宋楚瑜達成了足以推動兩岸政治關係往前走的共識,宋楚瑜就成了雙向傳話人,功德圓滿。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