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0-3-20] 不懂音樂之美的文化人 —– 評2010-3-20舒國治〈Bob Dylan來台之隨想〉
2010/03/20 18:32:16瀏覽787|回應4|推薦5

.

文化人容易流於雅痞,在音樂,那主要是由於不懂音樂之美是怎麼回事。

如果Dylan寫不出那種好詩程度的歌詞,他大概衹能憑著他自己扭曲造就出來的那種聲音和唱腔在那個年代紅上幾年。

那種聲音和唱腔不走進搖滾太可惜了,不用電音來配太遺憾了,所以他率先背叛民歌傳統是合理合情的。

美國的大眾音樂史上有很多歌詞名家,一生寫詞上千首,然而由他們寫詞的傳世好歌並不見得多。為什麼?

這些名家中有些確實是文才極高,筆下好詞極多,但好詞碰上了不怎麼樣的旋律,這好詞就被埋沒了,以後不會有人重視。這樣的被埋沒的好歌詞在美國的大眾音樂史上可能有幾千首之多。

在歌,詞以曲傳,這合理,這也是正理。音樂完全可以無詞,音樂之美建立在一個一個音符的流動上。在有唱詞的音樂,一個一個音符的流動以傳達唱詞之情之意為目的,但脫離唱詞的曲調本身之美仍然必須是整體評價這首歌的第一要件,因為一首歌是一首音樂,而藝術的主要類別裡並沒有歌這一類。如果歌詞事實上是一首好詩,那麼這首好詩的藝術價值應該在文學評論 -- 而不是音樂評論 -- 的脈絡裡被揭示。

Dylan的那種粗嘎造作的聲音和唱腔適用的歌範圍很窄,他後來一度走向country風格,在一些歌裡卻仿效貓王的聲音,他的擁蠆大概不覺得怎麼樣,聽慣精緻音樂的人卻看到了Dylan的淺薄和痛腳。

如果確實認為Dylan的演唱藝術造詣有那麼高,去聽他巔峰時期的專輯就好了,何“愁緒”之有?

這些老去的文化人在追念自己的美麗的青年時代,他們誠實,卻不真正瞭解音樂之美之為唯一能與文學等價並立的藝術是怎麼回事。

*****************************************************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486930.shtml
Bob Dylan來台之隨想
【2010/03/20 聯合報】【聯合報╱舒國治】 2010.03.20 02:57 am
(作者為作家)

近半年,大夥皆在談一件大事,Bob Dylan(巴布.狄倫)要來台灣演唱了。

所謂大事,乃Dylan之來台,有可能是這五十年來赴台表演者中,最最最重量級的一位。正因如此,太多的本地知音,不免為Dylan的即將來台感到隱隱的一絲愁緒或什麼的。

這愁緒云云,乃他太浩瀚了、太豐厚了、太教人不知自哪個點說起了。他若真來了,會不會原本如夢或如神一般的期待,霎時要真實的呈現在眼前俗界,豈不是教人緊張極了?再者,他年近七十,老人矣,其現場演出能滿足歷年聽自他唱片所得絕美印象的歌迷嗎?更甚至,大夥實盼他一切無恙,及見了本人,覺得他老態委頓,心生不忍,亦可能歎之惜也。

六十年代初Joan Baez在台的翻版唱片(唱Donna Donna)早已極紅,而不久Peter, Paul and Mary亦唱紅Blowing in the Wind,但台灣尚不多人知曉Bob Dylan。然不多時,人們愈來愈知原來太多歌手所唱之名曲是出自Dylan之手,遂去找他的唱片。而他六、七十年代的所有唱片台灣皆買得到翻版,故曲高和寡云云,壓根不存在。中山北路的西書店,不但買得到他的翻版歌本(數月前,我還在舊書店買到Blood on the Tracks),連他沒幾個人看得下去的意識流文體的小說Tarantula亦有翻印。

一九六四年「動物」合唱團唱紅了House of the Rising Sun,此曲雖是「口耳相傳」(traditional)的老民歌,但「動物」所聽版本,是Dylan第一張唱片中該曲;然Dylan本人學得此曲,亦是不久前在紐約格林尼契村學自Dave Van Ronk。

大約是一九六六年,Dylan赴倫敦演唱,一個叫D.A. Pennebaker的拍片者全程跟著,拍了一部「Don't Look Back」的紀錄片,片中的Dylan,便教人見著了他的英俊、他的青春、他的那股天王巨星的感染力,也使這部所謂「真實電影」(Cinema Verite)的拍片法,為世所廣知。

而民歌新人有所謂New Dylans(新的狄倫)出現之說法,如Loudon WainwrightⅢ、John Prine、Eric Anderson、Tom Rush,不列顛的Donovan更是不在話下,另外便是Bruce Springsteen,當然,沒有一個人能超越他。

Dylan早期的歌,既多民謠(folk)情韻,也富「抗議」之當年風尚。但真要到了一九六五年的Highway 61 Revisited與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以及一九六六年的Blonde on Blonde這三張唱片出爐,才教人見識了他不但是詩人、是民歌手,也是搖滾天王。但七十年代中期的Blood on the Tracks與Desire兩張之出爐,這時三十四歲的Dylan,我認為才是最高峰。但也隨即要經歷妻子Sara離他而去、往後有好幾年極為低落、甚至成為過度虔誠的教徒之抑鬱歲月。

若他來台,該唱些什麼歌?好問題!我若提議,會提I Shall Be Released、My Back Pages、One More Cup of Coffee、Oh Sister、Idiot Wind,或是一些別人寫的歌,像他曾唱Gordon Lightfoot的Early Morning Rain唱得極好,或是像他在Don't Look Back電影中唱Hank Williams的Lost Highway與I'm so Lonesome I Could Cry,或是他唱五十年代初流行,但很多年來被人遺忘,後來被收進《天生殺手》電影插曲中的You Belong to Me。

.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Ftw2&aid=3870842

 回應文章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張鐵志
2011/03/30 15:53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033000016.html
我們的時代 - 時代的氣象人:巴布狄倫與六○年代
2011-03-30 中國時報 【張鐵志】

     你不需要一個氣象人告訴你風往哪裡吹      --Bob Dylan

     狄倫在本周日就要在台北演出了。都說狄倫是六○年代時代精神的反映。當他在一九六一年初來到紐約格林威治村時,甘迺迪總統剛就任,那確實是一個新時代開始。

     他的抗議歌曲為那些正在燃燒的反戰與民權運動提供了更憤怒或憂傷的火種。〈隨風而逝〉(Blowin’ in the Wind)則說出許多年輕人面對時代的困惑。他們知道眼前的世界正在經歷巨大變動,一切既有價值都正在被顛覆;他們渴望改變社會,也希望追求個人的自主,所以要對抗一切傳統權威。但是要去哪裡尋找改變社會的答案呢?狄倫的回答是,不要接受任何既有權威賦予的答案,要自己去風中尋找;而最可怕的是不去尋找,而是沉默、冷漠與不關心,拒絕去觀看這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九六四年的《時代變了》(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則呼籲,掌權的政客和父母不要再繼續擋路,因為新的青年力量正在展現,而時代正在改變。

     的確,就在一九六四年夏天,民權運動組織者展開了「自由之夏」,北方大學生去南方參與民權運動;冬天,柏克萊大學展開言論自由運動,八百多名學生被警察逮捕。次年四月,全國性學運組織SDS發動第一次的全國反戰遊行。這些都只是六○年代後半更廣闊騷動的開始…。

     也就正是在這一年,當狄倫寫下最好的抗議歌曲時,他也將親手敲碎所有人自以為是的妄想,開始自我解構眾人以為的形像與標籤,開始告別革命,不再回頭。他的下一張專輯就叫作「包布狄倫的另一面」。

     從一九六五到一九六六年,他連續發表三張搖滾專輯,音樂更深沉、繁複、晦澀,彷彿預示了時代氛圍的轉變。因為在六○年代前期,甘迺迪總統召喚的青年理想主義,以及不斷前進的民權運動,使得人們普遍相信他們可以改變歷史。但到了六○年代中期以後,詹森總統開始轟炸北越,戰場上的血腥照片震撼美國人民,反戰運動越趨激昂;持續十年的非暴力民權運動並未真正改善黑人的具體處境,以致黑人貧民區不斷出現暴動,並出現主張暴力的「黑人權力」運動與黑豹黨;而反戰的學生運動對於不能阻止越戰感到困惑與痛苦,一派學生組成了「氣象人」組織,決定在美國國內進行恐怖行動,「把戰爭帶回家」。更不要說,一九六八年,金恩博士和要競選總統的參議員羅伯甘迺迪接連被暗殺。

     用六○年代學運領袖、後來成為知名學者的季特林(Todd Gitlin)的比喻:六○年代前期的希望與樂觀,轉變成後期的憤怒歲月。狄倫在這三張搖滾專輯彈奏出的噪音,正符合即將來的狂亂風暴。

     在一九六五年的一首〈Farewell Angelina〉歌中,他說 「天空正在爆炸,我要去一個安靜的地方」。而他真的去了:六六年夏天他發生嚴重車禍,接著消失於人們視野中。一九六七年,在嬉皮的花朵與黑人的暴動中,他躲在地下室用音樂去追尋一個「古老的、奇怪的美國」。

     然後,他接連出版幾張歌詞更內省性、宗教性,音樂則更傳統、鄉村的專輯,所有人都認為與六○年代後期的緊張是如此地不合時宜。但從現在的眼光回頭來看,狄倫或許又再一次成為時代的預知者。因為即將來臨的七○年代正是一個保守的年代,六○年代狂囂的搖滾反文化開始消沉或者走向商業化,嬉皮年代的斑斕花朵早已凋零,而一整個世代的躁動最後竟然選出一個共和黨的總統尼克森。狄倫的保守與內省,正符合狂飆之後的沉澱。

     狄倫曾經這麼唱:「某件事正在發生,但你不知道這是什麼」,但狄倫似乎比所有人都稍微清醒些。人們不需要一個氣象人告訴他們風往哪裡吹,但是,自覺或不自覺地,狄倫似乎正是六○年代的氣象人。(作者為專欄作家)


.

SCFtw2(SCFtw2) 於 2011-03-30 15:58 回覆:

.

"流行歌的歌詞如何反映社會" --- 張鐵志好像總是把這個當作"音樂評論"的唯一內容~~~ ^@@^

.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So far
2011/03/30 15:47

.

http://blog.udn.com/SCFtw2/2762950
[2009-3-20] 轉貼以Bob Dylan為主角的廁所新聞並附Bob Dylan“藝事”簡評

http://blog.udn.com/SCFtw2/2769019
[2009-3-21] 評Bob Dylan〈Blowin' In The Wind〉(1962)

http://blog.udn.com/SCFtw2/3870842
[2010-3-20] 不懂音樂之美的文化人 —– 評2010-3-20舒國治〈Bob Dylan來台之隨想〉

.


GolfNut — 無心的邂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 - Bob Dylan
2010/03/29 00:26

---
DJ
SCFtw2(SCFtw2) 於 2010-03-29 13:37 回覆:

.

What a terrific DJ you are!!! ^_____^

.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_^
2010/03/20 18:41

.

[2009-3-20] 轉貼以Bob Dylan為主角的廁所新聞並附Bob Dylan“藝事”簡評
最新回應時間2009/03/21 10:53
休閒生活音樂 2009/03/20 01:42 |瀏覽 765|回應 2|推薦 9|引用 0

.

SCFtw2(SCFtw2) 於 2010-03-20 18:44 回覆:

.

[2009-3-21] 評Bob Dylan〈Blowin' In The Wind〉(1962)
休閒生活音樂 2009/03/21 23:26 |瀏覽 708|回應 0|推薦 12|引用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