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10 19:48:56瀏覽948|回應0|推薦17 | |
. SCFtw2 【nāma】此詞有二義 《大般若經》中之『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不見菩薩名』指心,即“不見菩薩之心”。《大般若經》為最早結集也最有份量的大乘文獻,其結集應始於西元前一世紀結束之前。《心經》之得名即因內容重點為“心”。《心經》是《大般若經》的極度精簡版。 《心經》代表了一種意識形態,非常唯心,強力主張心在主觀覺識過程中的作用的壓倒性重要性。在哲學認識並說服之後,這是個心理或者說是“心性”修練。在覺識過程中的主觀性非常強,客觀性逐漸被被抹除,修練者用意志來壓服感覺,輔之以某種“意識導引”,從而產生一種心理假象。整體而言,這屬於心理作用。 《大般若經》這段內容可以用現代白話來說~~~ 《大般若經》:『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應行般若波羅蜜?多佛告具壽舍利子言: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觀: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不見菩薩名;不見般若波羅蜜多,不見般若波羅蜜多名;不見行,不見不行。何以故?舍利子!菩薩自性空,菩薩名空。所以者何?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自性空,不由空故。受想行識空,非受想行識。受想行識不離空,空不離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何以故?舍利子!此但有名謂為薩埵,此但有名謂為菩提薩埵,此但有名謂之為空,此但有名謂之為色受想行識,如是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見生不見滅、不見染不見淨。由不見故,不生執著。……』 ***************************************************** 《心經》名句『五蘊皆空』後面接著『色即是空』,這是說色蘊乃為空。 要瞭解這句話必須先瞭解佛學裡的色蘊、色、名、空這四個詞。 先說【五蘊】(梵語 pañca skandha,巴利語 pañca khandhā)。pañca是五,skandha是蘊。“蘊”舊譯為“陰”或“聚”,梵語skandha的意思是增積或聚合。我認為“五聚”之譯比較好,因為悉達多認為色、受、想、行、識這五大類“有感物存在現象”構成或聚合成這些有感物的心理存在和肉體存在。悉達多認為靈魂不存在,也認為“我”不存在,那麼依他之見存在的應該衹有或衹是肉體和非我/無我的心識,這兩樣東西合併成“生物”,一個生物眾緣聚則生眾緣散盡則滅,五蘊之身到最後歸於老死,這就是悉達多的“有感物存在現象觀”。肉體可以被視為一臺從生到滅之間自動操作的機器,那麼一個“有感物”的存在就衹是一個能感覺能認識的心智體的存在,因此“五聚”說到底衹是“一聚”—– 一蘊 —– 那就是非我/無我的心識/心/識蘊,這是個大缸子。在五蘊中,色蘊的內容包括物質現象/物理現象(至少因為肉體的存在與維持必然與環境物質極其頻密地交融並互動)、肉體現象/生理現象、和心智現象/心理現象,而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都屬於心的作用。五蘊是五個不定形的抽象容器,裡裡外外有一大堆東西翻騰攪擾,種種五花八門的人類存在現象互相搞來搞去,因緣互相配合,就造成了從出生到老死的人生過程。 ***************************************************** 我中風後至今“造句”非常吃力,詞序錯亂,舉步維艱,為文速度極慢,而且文句硬而無氣,衹能慢慢來,預定的下文內包括“色”義的邏輯蹩腳之處。 ============================= “色”依定義包括除了“心”之外的一切現象,但心與色不得不重疊,因為色包括物質,而心的對象也包括物質,所以色不能不包括心,心也不能不包括色,最後必然出現蹩腳至極的邏輯錯誤,這是個不得不出現的錯誤,因為悉達多必須與心與色對稱。五蘊是悉達多弄出來的,他必須承受。視覺系統和光現象悉達多哪裡懂?所以現代人就不能追究他的那些理論缺陷。 高老衲說『所以應該是「我空」不是「五蘊皆空」。五蘊,明明在那裡天天作用,哪裡空了?』 悉達多反對有靈魂,原因 —– 照我看 —– 正在他必須塑造“無我觀”。為了能離苦得樂,悉達多就必須塑造“無我觀”。既然無我,哪兒有靈魂呢?靈魂當然是心智之主,外在現象為客,一個無主之心是什麼?衹有識蘊的心是什麼?行尸走肉嗎?人人說有靈魂,但悉達多以“我觀”代替靈魂觀,然後把我觀消滅掉,然後才能讓人離苦得樂,這是一步一步來。他用心良苦,不過太扭曲了,太不自然。 空觀或無我觀乃是一體,無我觀應該是悉達多思想的樸實的“人生學”核心,而空觀應該是悉達多思想的璀璨的“哲學”核心。順著悉達多的思想行跡,無我觀的產生應該早於空觀,事實上依據小乘文獻悉達多本人對空性理論的闡說不多,諸主要弟子所記憶所記錄的有關於空性的教誨內容以實際修練方面為多。 高老衲說『佛菩薩就只這幾個字能玩,玩來玩去不覺把「空」這字給 endow 給過多乃至互異且交疊的多重意義』 ***************************************************** 高老衲說:『看來心經是觀音菩薩的「修練心得報告」,』 高老衲說:『我同意他的人沒有靈魂,不同意(他的?你的?)只有識蘊(consciousness)的心是行屍走肉,因爲事實上人類並不行屍走肉;』 高老衲說:『悉達多的「我觀」大概就是 consciousness 了,否則還有其他可能嗎?』 ***************************************************** .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