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商業週刊1234期之『不賣晶片,只賣腦袋』
2011/07/25 02:56:38瀏覽970|回應0|推薦2

 

     在上週於觀看《夢想家57號》節目在報導安謀公司,過去在設計個人電腦時,其時對ARM架構也曾接觸,只是當時未加以深入,沒想到十數年後,ARM之市佔率已提升至28%,在此有所感觸,就提出來給後起之輩,做為EE未來之發展方向吧!

      從商業週刊1234期中共有三篇記者前往美國劍橋的專訪,發現幾乎ARM將成為INTEL未來之最大競爭對手,更可能是5年後另一個很像APPLE的黑馬,這讓台灣電子業的工程師必須重新去認識ARM架構,因為ARM公司之思考架構充份迎合了未來之趨勢,台灣的IT產業經過30年之歲月,在Wintel環境中經濟規模成長至如今的地步,也造就了如,台積電,HTC與鴻海等國際級公司,看來Wintel的包袱是愈來愈重,而市場降價之風氣也愈來愈有壓力,這其中起因在市場規模在網路助長下也愈來愈大,資訊愈來愈透明,成本壓力不再是材料成本與加工成本的狹隘思維,更進展到未來使用面的方便性與消秏成本-秏電量,而擕帶性的要求也帶動使用者對產品之『短,小,輕,簿』觀念,更增加了『長時效,低秏能,易充電,時尚性』的新要求,過去在Linux作業系統發展了數十年,但是沒有大廠之支持,一直在產業中若隱若現,可能也是沒有適當的低秏能硬體可以配合,才讓規模未見起色,反而為了擴大使用面而去迎合Wintel的硬體架構,無形中也沒有充份達到精減的目的,所以ARM之未來發展性將是非常可以期待的,然而再加上個人電腦已擴展至非電子業專屬的使用領域,國際經濟產業在一片工資上漲的風聲,也帶動自動化的趨勢,那勢必溶入自動化設備之需要,可能將是ARM未來很大的一個潛力市場.

 

A)全球95%手機,都繳專利費給ARM:

      每支智慧型手機內就有5至6顆晶片使用ARM的專利,約14元台幣而已

      如果以平板電腦的產品來比較,Wintel架構下,晶片需跟Intel買,價格由Intel決定,新晶片上市更是價格高達近100美元之多,產業面中的任何人都不能向Intel要求降價,深怕得罪了Intel,就可能拿不到貨源的憂慮,當然這也是Intel的包袱,因為Intel從晶片規格,設計,生產等一條龍的控制下,其負擔之成本也可能很高,可能是一方面要在市場上取得產業的控制面,另一方面考慮預留下世代之開發成本,再來就是Wintel過往的包袱,為了相容性之原故,不得不採取的市場策略,但是看來此策略在未來將受到很大之挑戰.

B)全球有61億顆晶片採用ARM架構,市佔率28%:

ARM從手機,洗衣機,電視,汽車等處處可見,同樣的在五年內,股價成長399%,而Intel股價成長22.4%,ARM市值增加370%,Intel市值增加4.8%.綜合看起來ARM與Intel形成了趨線交叉的現象,可能原因是Intel為了固守過去的相容性,一直在設計上疊床架屋,而ARM卻在橫向發展上,向不同類型的產品提供精減的去蕪存菁之效果,這是設計理念上的不同,就像您在高級旅館中去選擇固定的套餐,還是去選擇BUFFET一般,如果Intel無法脫胎換骨的話,那麼可能看壞的機會頗大.

C)劍橋的ARM與矽谷的Intel:

      ARM在劍橋的崛起,是出乎大家的意外,而Intel在矽谷霸位,看來理所當然,相對的各自的週遭工作環境之不同,可能也是公司文化的不同,但是有此可知,在鄉野僻境仍然有機會成就一家市佔率28%的國際公司,那麼台灣其實也有類似的例子,就像竹科的知名聚落,眾所周知,但是在台灣其他地區仍有像巨大公司在產業上擔任國際翹楚的地位,近年來IT產業中的二,三線廠在大廠排擠下,與規模又無法承接國外知名大公司之訂單,這種雙重擠壓之下已汲汲可危,從報導ARM文章中,可看出ARM在面對客戶之態度與Intel對應下游的姿態,是絕對不同的,所以說台灣的中小企業如果能夠重新思考經營策略,再度發揮過去螞蟻雄兵的精神,那也可以不必成就『台勞』的悲歌,網路的發達,已讓都市與鄉村距離之縮短,客戶之意見可能不是一份意見調查報告由E-mail寄來那麼單純,與其在竹科與台北之間的奔波,不如享受一下田野之間優遊的拜訪,這不正是全球趨勢的一種潮風.

D)產品設計理念,將因時代趨勢在改變,而工程師的設計態度是否也改變了呢?

      不斷在產品的超頻,不但增加秏能,也增加了秏材,更是將來在維護上的負擔,ARM全然依客戶的要求去設計有效率的組合,不但省電,也省成本,相對的反而提升了客戶的競爭力,這是兩種不同的設計思維,這一波的世紀地震與海嘯桃災,讓全球對秏能的重視,ARM也因為過往在替客戶設計的挑戰中受挫,反而抓到其公司的企業文化,進而在十年之設計經驗累積能量下,趁勢而起,所以新時代的設計,可能要拋棄過去由晶片公司給您的公板設計,反而是回頭去找晶片公司提供最為精減的設計範本,對台灣IT產業的工程師,可能要重新花腦筋在設計上突破,而不要只做一個線路的剪貼作業員而已.

E)客戶產銷策略,從NOKIA到APPLE:

      看ARM之產品策略可知,對客戶是來者不拒,有要求才有進步,少量不是接單與否的藉口,積少成多也可成就28%市佔率,未來ARM在三年內可能會成長至50%市佔率,對台灣來說,未來全球的節能減碳已是確定之趨勢,那種超大量的產能就讓世界工廠去作,反而可以思考市場面,在新智慧型電器的設計上去著手,雖然日本早已先攻下第一步,但是台灣仍有機會,因為我們與世界工廠之聯結不會斷,反而世界工廠在將來需要此方面之動力,另外就是工資上漲之趨勢不會變,然而就設計上如何精減已非常重要,同時更需具有自動生產之設計,在這其中更有自動化設備的需求甚殷,台灣在此方面之潛力是無可限量的,就待企業如何去推動.

F)產品特色才是未來生存的基本條件:

      過去產品設計沒有相容性,就沒有市場之觀念要加以拋棄,在網路未發達前,產品需靠通路才有生存空間,而通路之隴斷已被網路打破,新興市場之崛起能量不容小觀,從網路行銷與直銷,不但可創造知名度,不但在金流與物流都已具規模,反而是產品特色與節能減碳才是王道,看看NOKIA,再看看APPLE,更看一下HTC,產品必須要從硬體與軟體進行整合性的創新設計,光靠硬體賺錢,絕對是死路一條,而台灣過去30年來的IT產業在軟體的發展,可說是乏善可陳,如何急起直追就靠企業的智慧,鴻海與宏基近來的疲憊,可想而知,過往全然接受上游既成的設計,無法區隔市場,反而落入削價競爭的泥沼,反觀是界定市場區隔,擬定特色規格去要求晶片設計需求,反而可以殺出血路,網路規模已足夠大,量已不成問題,未來雲端不能只有一片,因為容易塞車,更不能只有一種雲端,那風險太高,萬萬絕對不可有那成天在更新的雲端,千千萬萬的『特色私雲』也會刮起狂風暴雨,而在您的產品特色是否與他人不同,所以有大陸龐大新興市場的胃納量,有華人特色的需求,是歐美知名大廠所不能及,再加上設計與量產的基本條件都不是問題,這些種種都是台灣發展下一世代之新契機,就看企業之思維重新擬定策略而已,不要再做『ME TOO』,而要做『WE ARE DIFFERENT』.

      本人已退休,只能提供想法,望台灣IT產業的新兵,再創新高峰吧!

 

PS:厄運降臨 消費PC走向黃昏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12050901/112011072500124.html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YANG&aid=5464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