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寶特瓶的奇蹟
2011/05/01 00:33:28瀏覽555|回應0|推薦0

      自從人類發明了寶特瓶以後,就快速的取代了玻璃瓶的使用,然而相對的就衍生了環保的問題,因為剛開始寶特瓶尚未知如何回收時,就只好以丟棄的方式來處理,沒想到因為寶特瓶根本不腐化,再加上本身是容器,因此更為佔據空間,所也造成垃圾場的嚴重負擔,讓垃圾場的使用壽命快速結束,在如今台灣寸土寸金的條件下,已是各地方政府之環保單位的頭痛問題,也險些引發鄉鎮間的環保大戰,統計台灣一年所使用之寶特瓶共有45億支之多,足足有4101大樓的高度,那更惶論全世界一年所累積下來的寶特瓶將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個寶特瓶的問題已深深的影響了我們之生活.

      如今台灣有一家公司在本身董事長,於長期奉獻志工的活動之下,就開始思考如何解決寶特瓶的廢物利用,回收再製的構想,想不到卻發現至寶,將寶特瓶回收後,再製成透氣環保運動衣,也獲得國際足協的認証,使用於2010年的南非世界盃足球賽之中,在實際使用上也讓選手們倍感舒適,另外就是將寶特瓶回收抽絲可重新製造出圍巾,地毯等生活用品,大家是否知道只要8只寶特瓶回收就可以製造出一件環保衫,[寶特瓶回收再製布料 台灣布料也揚名世足賽http://youtu.be/iq2qcP2DTH8],這可是一大好消息,因為人類最起碼已找到一個回收寶特瓶的方法與途徑,這樣我們就可以一方面加速消化寶特瓶廢棄的數量,這項技術卻是台灣人智慧與創意的發揮,台灣雖小,但是台灣的志氣並不低,台灣能力雖然有限,但是卻可以將創意用來貢獻全世界,這就是最好之証明了.

      然而就在此次為期半年的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環生方舟,在企業的贊助下設計了一個環生館, 完全使用寶特瓶回收再製的方式完成,而且在年輕設計師挑戰不可能的技術,在製造工程的老師傅,以及建築業的前輩不斷的討論下,一一克服了寶特瓶成為建築材料的可行性,讓過去世界從沒有利用寶特瓶來建構一個公共建築物的例子,沒想到雖然其中有建築強度的問題,有建築物對防火方面的嚴格之要求,更有那地理上台灣本身每年多颱風的侵襲,再考慮到環生館在展覽結束後,如何做到可以建材全然回收的低碳要求,這些種種都是對寶特瓶材料一個嚴格之考驗,慶幸的是在大家之努力下,順利的如期完成,也讓台灣的建築與環保創意在世界級的展覽中大放異彩,這也証明了台灣的新設計力量,也讓國際媒體國家地理頻道用專輯的方式進行採訪,並在國際頻道去介紹台灣的新創意[偉大工程巡禮:臺灣環生方舟http://youtu.be/LG6t0sQMh44],所以寶特瓶之回收再利用,存在了任何可能,只要人類不放棄發揮智慧的機會,那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當然寶特瓶的問題,可能沒那麼簡單解決,但是總是一個開始,相信人類一定還會再度發揮智慧,去克服寶特瓶回收的問題,當然在那之前我們仍然需要在回收,再利用,與減量使用等方面去努力,那樣才能徹底解決這個世紀的問題,讓我們不斷想想45億支寶特瓶的年消耗量,如果換算台灣的人口,那將是每個人平均兩天就使用了一個,所以大家平常要多思考,本身是否隨時都盡力去減少使用量了呢?,也為台灣盡那一丁點的心力吧.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YANG&aid=515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