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曹董的內心的掙扎與企業之永續的拔河.
2011/04/26 04:14:54瀏覽309|回應0|推薦1

問題不在薪水的問題, 相信曹董也不是計較那一丁點薪水的人,

只是科技人對國家政策被制衡而無法落實的無奈,

只是企業主對永續產業將面臨政客無情打壓的悲痛,

只是人才對社會亂象所造成的厭煩,無法忍受的悲痛,

只是市井小民無力對抗政治惡勢力的霸凌,不得不的抉擇,

只是身為父母在憂慮,長期如此對下一代深遠影響,

只是做為社會中堅一份子,無緣繼續服務社會的現實,

只是下一代的尚且不了解事實真相,無從表達本身的意願,

誰願離鄉背景的在異地討生活,在那異鄉尤如一片枯葉在水中逐流,

更深一層的是辛苦數十載,歷盡萬難才建立的企業,

設法尋求那永續的生命,找出一條出路,

不讓那對社會,國家發自內心的責任之承擔,

只好犧牲自身的不幸,望企業精神不因個人因素而失去國際競爭力,

讓企業永留世間,也算對自已一生之交代.

那知所牽動之蝴蝶效應將是否由如海嘯的襲捲而來,

只會他一個人離開嗎?, 那他的家人呢?, 還只是一個空中飛人而已,

只會是他一家人的離開嗎?, 還是跟隨他多年的幕僚也會心動呢?

是只會一小群人的動心嗎?, 還是他主導的企業也跟進去尋求出路呢?,

或是更擴大為一個集團的牽動呢?, 那後果恐怕不是稅金收益的短少而已,

而是GDP的開倒車,因為如今之成果,是數十年的累積,是多少荊棘路途下的結果,

最後是上下游產業的牽動,是數千個專利利益的損失,是整體產業的未來的改變,

是未來下一代發展上的更艱困,是傳承上的一個中斷,又再度歸零上的現象,

相反而是讓對手在短期內獲得助力,對國內形成更大的阻力,

是產業漣上的一項重大挫敗,豈可小而觀之,國家發展前途的試煉才開始而已.

惶論那些用負面責難的政客,正進行一個汰強趨弱的遊戲,

排擠異已的作法不可取,也讓人們更了解何者才是阻礙國家未來發展的元凶,

劣幣驅逐良幣,莫非是政客打擊對手之最佳方法,

而反對黨如果認為想從中獲利,那將是大錯特錯,

因為現在人民之素質,已非過去資訊不發達的年代,事情總有昭雪的一天,

而人們需在此次國家焠煉中看清楚政客面具下的真相,

如果反對者,仍在坐高山觀虎鬥,那也將會被視為一種對國家之背叛,

曹董的抉擇,外人真能了解嗎?, 未必.

雖不是曹董本人, 但是在產業同樣打拚30年的小兵,

誰願意落業不歸根, 誰願意在外漂泊, 這是我們從小看到一起長大的故鄉,

如果因為戰爭而離鄉背井,那是時代悲劇上的不得已,

然而如果只是因為國內政治內鬥下的受害者,

那麼將來一定會有天下大白的一天,

可是那結果已是由如台灣經濟的火山爆發的慘烈,

王永慶董事長過往讓民進黨壓迫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我們要重演一次嗎?, 那麼我們從 王董事長身上到底學到了什麼呢?,

我們所受的教訓還不夠嗎?, 大家想一想, 這樣的結果真的是我們要的明天之未來嗎?

我們這一代享受榮華富貴的日子也有限了,

然而我們的下一代呢?, 難道要看政客如此摧毀好不容易建立的道德觀嗎?

我們打拚30年或50,為的是什麼呢?,

坦白說,也就是想給我們的下一代更好的環境而已,

讓他們不要像我們過去那樣艱苦的長大, 不是嗎?, 否則,何必呢?,

冒著一天工作16小時的辛勞,

冒著身體健康的爆肝風險,

冒著7-11的工作讓妻小難得靜下來體會天倫之樂,

冒著父母長輩不能體諒,為何晚輩為了工作,卻忽視親情孝道,

冒著子女將來是否會原諒這段忽略的歲月之回億,

這就是科技人之悲哀, 因為台灣沒有豐沛的天然資源,

而只有區區2300萬人口而已, 卻要承受國際科技產業成長的千斤萬噸壓力,

也許有些人認為那是科技人自己的選擇,

可是年歲已高,想轉業那是談何容易,

考慮生活之經濟壓力,自身的專長所在,

與本身在國際產業面所辛苦打下的人脈資源,

這些種種是那些政客了解嗎?

科技人所求不多, 只想在自已專長上尋求突破,

那種成就感就如同音樂人在靈感來時所寫下一曲動人的樂音,

也像畫家在完成創作後數年,能夠將畫作陳列在美術館展出的興奮,

就像媒體人在進行專題報導後,獲得普立茲獎認同的喜悅,

更像料理達人在做出一道佳餚,讓客人品嚐後,那種發自內心稱讚的美味,

請大家為您的下一代, 為您的妻小, 為了您的長輩想一想什麼才是對的吧.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YANG&aid=5137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