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05 14:34:26瀏覽272|回應1|推薦1 | |||||||||||||||||||||||
五代十國吳越王錢鏐評價 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王錢鏐。 當然,吳越國的立國基礎不僅是捧中國的LP,錢鏐及其子孫算是能君,在統治期間也力行「以民為本、保境安民」的國策,盡量發展江浙一帶的經濟,加上力避兵戎,吳越國十三州可以說是五代十國亂世中唯一的樂土,富甲一方。中國南方成為中國經濟的中心,可以說是吳越國建立起來的基礎. 另外,目前杭州的觀光資源,基礎幾乎都是吳越國時期建立起來的,四周各個著名的寺廟觀塔不說了,最重要的西湖,當年曾有術士向錢鏐進言,若將西湖填平,在上面建造王府,可有千年王氣,當時王朝永續長存的重要性,就像現在為了維護GDP成長一樣,破山敗水都是必要的,錢鏐的回答卻是:「百姓借湖水以灌田,無水即無民。況且五百年必有王者起,豈有千年而有天下無真主乎?有國百年,吾所願也。」反而成立「撩湖兵」,專司疏浚西湖事宜,從吳越國開始,杭州終於成為「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要是填了西湖,之後就沒有蘇東坡在西湖的千古風流,也沒有南宋臨安的經營,至今絕無可能成為大撈觀光財的杭州. 錢鏐王是唐末吳越國的創建者,更是一位智勇雙全、文韜武略、顧全大局的政治家。他制定了「以小事大,善事中國」的方針,始終「奉中原正朔」,稱藩納貢,和睦共處。在趙匡胤建立宋朝後,錢王之孫錢弘俶又納土歸宋,免卻江南百姓遭受生靈塗炭之苦。 唐末時期,在杭州臨安,出了個錢鏐,自幼習讀四書五經,因家貧販私鹽為生,21歲從軍。在唐朝僖宗時(公元875至888年),錢鏐率鄉兵平黃巢之亂中出過大力,後又因平定幾大叛亂,被授為「安亂定國功臣」。公元902年,唐天復二年,被冊封為「越王」。公元907年,受後梁太祖之封,稱「吳越國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 奠定杭州「人間天堂」基礎 錢鏐憑借智謀和實力,在亂世中爭得統領江南一郡十三州(包括今浙江省和江蘇、福建的部分地區),在位41年,享壽81歲,謚號「武肅王」,為當今錢氏載入史冊的先祖。 錢鏐治理江南立有奇功(見附表)。他採取「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保境安民」的國策,重點放在經濟建設上,修築海塘、治理太湖、建立杭城、疏浚西湖,發展農商,為弘揚和發展吳越經濟文化竭盡全力,為杭州成為「人間天堂」、中國六大古都之一,和歷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錢鏐子孫秉承「以民為本、保境安民」的國策,使吳越國雖處五代十國的亂世,但卻自成一方天堂。轄內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富甲天下,盛世達80多年,是五代十國中延祚最長的一國。 孫兒「納土歸宋」實現統一 公元978年,錢鏐之孫錢弘俶順應歷史潮流,謹記先祖遺訓「審時度勢、納土歸宋」,實現華夏版圖的和平統一,得宋王朝的禮遇。宋朝編出的《百家姓》,開頭四大姓是「趙錢孫李」,第一位趙姓,是皇帝的姓,而錢排在國性之後,可見當時錢氏受禮遇之深。 錢鏐的歷史功績,得到後人的充分肯定,范仲淹、司馬光、歐陽修、蘇軾、岳飛、韓世忠、王十朋、朱熹、文徵明等大家,都為此寫過評述文章予以讚譽。 錢王功績澤蘇杭 ■ 修築捍海石堤:公元910年,錢鏐率領民眾修築捍海石堤,有效地防止了海潮侵襲,使杭城不受潮水危害,也使原來鹵漬不毛之地變成大片良田。 ■ 治理太湖水利:公元914年,錢鏐派七八千名士兵在太湖沿岸浚河築堤,天旱時引水灌田,水蕩時排水入湖。86年內,吳越國十三州,除一次水患外,幾乎年年風調雨順,成了「魚米之鄉,甲富東南」的全國最富庶地區。 ■ 杭州建城:錢鏐帶兵士民眾挑土搬磚,將杭州建成周圍七十里的都會,使杭州移民不斷增加,形成「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的大好局面。為使杭城更美麗,他還帶千人疏浚西湖,灌水古運河,使之舟楫航運、百姓飲用均為方便。 ■ 發展農商:錢鏐鼓勵吳越百姓從事茶葉、棉麻、稻穀、蠶桑生產,致力發展瓷器、造船、採礦、製鹽業,並開發航線,使當時吳越國的貿易遍及日本、波斯等國。
後世評價 「時維五紀亂何如?史冊閒觀亦皺眉。是地卻逢錢節度,民間無事看花嬉!」——北宋·趙抃 目前在西湖南岸,建有錢王祠,供後人瞻仰錢王業績。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