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1/12 06:22:50瀏覽2541|回應0|推薦1 | |
西方封建時代受盡不平等的痛苦,所以在法國大革命要求平等,而有天賦人權,人生而平等的說法,男女平等亦是自此衍生;國父以為這是不現實的齊頭點的平等,認為人生而不平等,認為平等必隨民權而來,沒有民權就沒有平等,並且主張不限制人類發展的政治上立足點的平等。
但是國父在經濟上又主張均富,嚴格來說,這即是要求經濟上的齊頭點平等,但是小弟以為國父不至愚蠢到認為,人人甚或家家的經濟是有可能平等的,所以小弟以為國父心中是會有小弟之低坡度平等之模糊概念的,只是他老人家操慮太多,年華有限,沒有機會將此理論說出來罷了,而後世子孫將國父當神,對他的話不是陽奉陰違,就是當作聖經,只知奉行,不敢超越,所以對此自明之理,不敢鑽研,小弟不過因緣際會思慮及此說出罷了!
而國父的立足點平等其實主要是就個人才智的發展而言的,但個人才智的發展根本亦不是僅靠個人的努力就可以達到的,這就是窮人家小孩很難出人頭地的道理。即使在政治地位的立足點平等上,小弟有個例子亦可以證明,即使在先進的西方社會,都不認為是對的,這是玉鳳妹妹的大哥告訴小弟的,他說澳洲為保護農業,農夫的投票權是一般公民的兩倍,換句話說,他們有投兩票的權利。政治上立足點不平等的例子不勝枚舉,您看連勝文不費吹灰之力即上國民黨中常委,能不人比人氣死人。
小弟再以類如現代的聖旨,所謂之「男女平等」來加以說明,小弟曾為文《瑞典之「男女平權」走到盡頭》,而證明「男女平等」不論就現實與理想來說,就好像小孩要與大人爭平等一樣,均是不可能達到之烏托邦,所以小弟主張家庭平等,因為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有男女老幼,因此即使要求家家平等仍是天方夜譚,但總比「男女平等」要較可能達到。
小弟因此有「低坡度平等」之理論,此即我們要承認西方的齊頭平等,的確是天真可愛的幼稚理想,因此與其強求而讓一般女性被社會氣勢壓力逼至其意願不合之境地,或讓各各公私立機關不至因為標準過高放棄努力,而根本就陽奉陰違完全忽略,不如設定較可能達到之「低坡度平等」,讓政府能說話算話,不欺騙百姓,而根據各人或各家之各種不同狀況,如納稅、健殘、學經歷或身分等等,各給以法定坡度之各種不同可能達到之適當橫軸位準,並給與在短期限內達到之保證,使能實事求是,加以落實,使人家因而能相信政府,因為人家要的不是口惠而實不至的口號,人家要的是可以做到的實惠,即使或有不平,或比某些其他人家少,因為這些都不重要,總比連最基本的立足點平等都做不到要現實吧!
小弟教朋友和平追討債款時,常要他們懂得讓對方分期付款,因為與其要對方一次完全付清欠款,不如耐心的與對方談條件,考慮對方之還款能力,使其在對方能力範圍內而願意支付,否則再怎麼強求也是沒有用的。所以當我們要向政府要求或為應有之權利時,與向人討債有何不同,因為既然政府該給而未給,當然就是欠吾等的債款,一次向她全部要回,她保證推拒拖延,所以小市民要懂得慢慢追討,一丁點一丁點耐心的跟她蘑菇,這樣才有可能討回一些,總比一毛都拿不到的好,且不要寄望她全部還您,因為她欠的人太多,債務太大,所以那是幾乎不大可能做到的夢。
這裡可以舉個例子,假設我們希望男女之勞動參與率達成某低坡度之平等,何不先設定現有男性勞動參與率的八成為現在之國家最高標準,現有女性勞參率的三成為國家最低標準,得到的五成坡度,為我們認為最好之「低坡度平等」,待真正做到了,而大家認為似可再進步,那時再提高一些,如廿分之九,如此這般循序漸進,適可而止,是不是較好呢!
就以勞動參與率做例子,政府可以將人民分類,如移民女性、移民男性、殘障女性、殘障男性、大專女性女性、博士男性等等,以社會現狀之女性勞動參與率百分之卅做低標,男性勞參率八成做高標,而得到的五成坡度低坡度平等做位準(如圖一),分別給與移民女性四成、移民男性五成、殘障女性六成、殘障男性七成、大專女性八成、碩博士男性八成五之最佳緩坡度進步為努力標準(如圖二),訂定十年計畫以達成此目標,而到時檢驗之標準即以坡度是否緩和、一致(如圖三)或陡峭(如圖四)的上昇,做為衡量政府能力與努力之標準。
當然最後得到之結果必然出現曲線的波動上昇狀況(如圖五),但意思是一樣的,這曲線大致仍可算出其為緩和、一致或陡峭的上昇。到時如真達到了這個最佳緩坡度進步的坡度,可再進一步提高標準以再降低坡度,如此這般以漸進之方式達到某個最低標準之坡度,絕對比以往之強求不可能之平等要好吧!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