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25 12:31:32瀏覽487|回應1|推薦5 | |
每次學期完就是虛脫,在絞盡英文腦汁逼出兩篇報告後,最想的是來一道台灣流行歌宴饗,於是在 YouTube 找中文歌和台語歌,關著門大唱 KTV,之後一整天嘴上心裡都在哼這曲「千里之外」。已經是一年前的流行歌,我今天第一次聽就被電到,費玉清加上周杰倫的混搭效果,對我這種資深費迷是一種不協調的美感新體驗。 從國中到大學,當我的同學為羅大佑李恕權和林強瘋狂時,我就已經很老古板地愛聽費玉清。我一向喜歡悠揚美聲,同學們的音樂對我而言或太「吵」或太沈重,他們則覺得我的音樂太不真。老實講,費玉清就算是唱悲歌也總是唱得太美好而少了那麼一丁點兒的情與感,這首「千里之外」也不例外,歌詞雖然無所不用其極地淒美,給他一唱,淒美就是會變成優美。 「千里之外」MV裡,周杰倫唱了「那薄如蟬翼的未來,經不起誰來拆」後, 好像一個美麗的意外,費玉清的聲音在此時揭幕而起 ,我想任何人看到這裡很難不去作比較。 如果說費玉清與聽眾溝通的音樂語言是「美」、羅大佑的是「思」,那周杰倫的應該就是「情緒」。我聯想到的是現在女兒最愛的音樂團體 My Chemical Romance ,他們的嘶喊很不「美」,在青少年團隊裡算得上有一點「思」,但最重要的是:他們的音樂很貼近年輕人的「情緒」,我看到女兒青春期的不安在My Chemical 的 Black Parade 喧囂中得到共鳴而寧靜,雖然我對My Chemical 老是把死啊血啊掛在嘴上很不安,但我們這種老一輩的人若只因自己聽不來就說成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話,對年輕人誠實的情緒是一種歧視,一種暴凌。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忘了自己少不更事時是如何在所謂的靡靡之音裡找情緒的出路。 同樣的「千里之外」 ,費玉清和周杰倫唱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愛情故事。音樂,也像愛情,各種風味樣貌,凡人各取所需。這樣的組合是兩代人、兩種心思相逢與相識的契機,也算是一種有緣「千里」來相會吧。 |
|
( 興趣嗜好|偶像追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