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1/25 01:00:50瀏覽1679|回應2|推薦30 | |
法國電影The Chorus Les Choristes(譯:放牛班的春天)在2004年上畫,一渡好評如潮。故事講述一所專為問題少年而設的寄宿學校,來了一個老師(Mathieu)。 Mathieu是一個不被讚賞的音樂家,失意之時,他選擇轉投學校執教,結果去了一間偏僻的問題男生寄宿學校。他負責的班級,學生頑劣非常,甚至有暴力傾向,對師長更是毫不尊重。校長為了整治學生,採取強硬手段,只要學生犯錯,馬上嚴懲,尤如看待罪犯。於是,校內經常出現師生角力。Mathieu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憐惜學生,於是多番護短,企圖感化。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男生頑皮搗蛋,校長認為無弱可救,Mathieu卻寬容接受。而正因為這份難得的接受,一直被看扁的孩子開始認知到自己的價值。曾說不再寫曲的Mathieu為了孩子重拾樂譜,組成合唱團,培養音樂修養,訓練集中精神和互動配合。就這樣,原先乖張的孩子們有了寄託,漸漸找到前所未有的學習目標。 法國電影最美妙之處,來自那份反樸歸真。電影The Chorus沒有任何震撼場口,一群小男生,差不多全是素人,沒有演戲經驗,就是那所學校,也破得不行。只是,在導演帶動下,卻說了一個真樸故事。Mathieu在校第一個接觸的孩子是孤兒Pepino,這孩子看似愚鈍,卻有一夥堅定不移的心,他一直深信父親會於一個星期六前來接他回家;由始至終衷心守候。結果,Pepino跟Mathieu結下不解之緣。組織合唱團,Mathieu意外發現人稱天使面孔卻頑劣十分的Morhange,原來擁有天籟之音,是塊難得的瑰寶。可惜這孩子迷失於媽媽把他送到寄宿學校的安排當中,終日找麻煩企圖引人注意和發洩不滿。 頑童總有成年人不能接受或理解的劣行,說穿了往往只因青春期賀爾蒙作怪。過盛的精力得不到發洩,頭昏腦漲之時,就是愛作無聊的事。孩子缺乏自制,當下最須要的是包容而非更嚴厲的約束,但又有多少成年人有能耐無邊無際地消化他們所製造出來的麻煩?Mathieu額外包容,全心全意教他們唱歌,讓他們在枯燥的寄宿生活中有點寄託和娛樂。過程中老師和學生產生了感情變化,甚至是學校氣氛,也難得地和諧。可惜,沒有校長的欣賞和支持,Mathieu結局還是被開除;一班男生的春天消聲匿跡。如此無奈的事,古今中外,又磨滅了多少有心人的心志? Mathieu看到Morhange有音樂天份,找上他媽媽商量如何重點栽培。孩子看到媽媽跟老師一起,一時妒嫉,從天降下墨水蛋,弄得老師一身髒。Mathieu了解Morhange容不下別人分享他媽媽的心情,沒有特別責備,只是不讓他繼續當獨唱歌手,把他涼在一旁。事實上,這比任何懲治更讓這孩子感到煎熬。然,老師找上最適當的時間把這孩子再度扶起,讓他的優秀呈現眾人眼前,贏得該有的掌聲和尊嚴。當Mathieu和Morhange對望的一剎,我們知道甚麼是識英雄重英雄。Mathieu可能是一個沒有人會欣賞的音樂家,但看在Morhange眼裡,他就是那個唯一的百樂。同樣地,Morhange在眾人甚至是母親眼裡雖然是一個「麻煩人物」,Mathieu卻可以看得出他的與眾不同,出乎意料的好。 故事中Morhange最終因Mathieu推薦入音樂學校,成了有名的音樂家,因一次回鄉的機會,重遇Pepino並說及那年在寄宿學校遇到Mathieu的一切。整個故事不催淚,卻震盪心絃。面對強權,老師和同學可以作的不多。整部電影中,印象最深的是校長因為失竊而要求全體學生三個星期不能燒柴洗澡。天氣那麼冷,老師不忍,結果前去偷取校長存下來的乾柴偷偷替學生生火燒水用。當整個浴室水蒸氣迷漫的時候,我們知道,學生得到了該有的人道對待。 Mathieu最後因事被開除,不但從此不能再教化和保護他的學生,甚至不能跟他們道別。誰知孩子心裡有愛,從天降下寫上感言的紙飛機,送別這不一樣的良師。凡發生過的必留下痕跡和影響,Matheieu在校也許只存在了一個學年,但在孩子心裡,帶來永遠的變化卻。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