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晨光太極與健康的聯想
2023/06/02 11:56:52瀏覽135|回應0|推薦1

清晨,太極拳下課後,幾個同學跟教練談起養生秘訣,個性開朗的寶鳳說身體跟基因有密切關係,注重營養均衡與食物原型的教練,據他長期研究,基因只佔了百分之三十,其餘的百分之七十來自飲食與作息的因素;隨和爽朗的教練,早期成績優異,年紀輕輕高考有成後,隨即放下基層的教職,專任高層官職,夫妻兩人後來赴美深造,直到六十幾歲返台後,持續藝術與氣功養生研究,所以我們都稱呼他「教授」。

信受基督教的教授,每有機會就會熱心說起飲食對身體的重大影響;年逾八十的教授,精神依然奕奕,帶著學員練拳時,把每個招數獨白出來,讓學員「依聲動作」,大家都依賴他「聲音」學習;我們說教授每天在腦海背誦這麼多套拳譜,教導大家鍛鍊身體,自己的身心一定會很健康;教授除了注意飲食跟作息,他還有很好的情緒管理,記得有位學員,常常無厘頭的玩笑,搞得大家都避不和她互動,唯獨教授能輕鬆地應對,他不刻意討好,也不貶抑的誠懇與智慧,讓這個晨間太極得以永續。

影響健康與苦樂的因素何其多,每個人都有一套哲理,所面對的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等受,是否「一切都是在過去已作的因」(巴利語:sabbaṃ taṃ pubbe-kata-hetū)?或是不是受基因主導?還是仰賴養生來支持?印度古老的耆那教主張苦樂等果,都是過去「業力」所致,所以接近宿命的主張,束縛了生命的活力;佛陀在相應部(36.21)《悉瓦卡經》指出:三受的因有多種,過去已作只是八因之一,這八種原因有(一)膽等起(pitta-samuṭṭhānāni) (二)痰等起(semha-samuṭṭhānāni) (三) 風等起(vāta-samuṭṭhānāni) (四)集合的(sannipātikāni) (五) 時節變化所損(utu-pariṇāma-jāni) (六)不等姿勢所損(visama-parihāra-jāni) (七)突然來襲的(opakkamikāni) (八)業異熟所損(kamma-vipāka-jāni)。

依照現代科學來看,影響身心健康的原因還可以舉出更多例證,但也離不開這些梗概;假使我們把健康與苦樂,都視為過去因所致,那麼會忽略對於現實環境的覺察,以及對於飲食與作息該具備的常識與態度;但是如果把心力都擺在養生飲食,沒有宿世業力的概念,終究還是無法洞察健康的真諦。

清晨聽聽公園同學的健康秘笈,挺多實用的訊息與啟發。

( 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7929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