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2/06/28 11:30:35瀏覽134|回應0|推薦0

轉-22022.06.28

記得有一年我在清萊的假期,曾跟著來自美斯樂的學僧,回到他們山上的

老家,這些孩子的父母通常遠在曼谷上工,或是到台灣當勞工;其中的彩沙彌的父母則是在馬來西亞幫傭,他的童年是跟爺爺奶奶在山上長大,所以他不但會照顧自己的起居,也燒得一手好素菜,寺裡的長老或小沙彌,都喜歡吃他做的菜餚。

有一年我從曼谷經過清邁,輾轉旅行到清萊時,隨身的後背包裂開了一條縫,當我猶豫要不要把背包扔掉時,這位沙彌說他可以幫忙修補,他立刻接過這個揉皺不起眼的背包,抽出時間把它補牢,看到一道道來回疊合的棉線交織痕跡,我心想這位Liso族少年,莫非也遺傳了少數民族的善於紡織細胞?

歲月是流雲,每道流雲都有各自的軌跡,日後只知道他進了研究所,聽到這些可賀的訊息,每個老師都是為之開心的;然而,也許是縝密的特質,卻讓他對於長老的要求感到壓力,寺院的長老過去接受的是師徒制教育,如今對待晚輩的態度還是嚴謹,甚至還會有幾分勘驗的特質。如果沒有忍耐與溝通的自我提醒,往往會因為不被諒解而困住。

同樣是來自山上的業師,以過來人經驗輕輕的描繪這些點滴,從佛法中受益的他,還很自然地說,他建議他來一起共讀金剛經啊,因為金剛經中有說:無人、無我、無眾生相,如果「人、我」都是空無自性,那麼別人的指正或批評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顯然他是從經典中得到受用,想把自己的妙方跟同儕分享;經過師兄弟的力薦,彩師出席的比例越來越高,感覺到他已經開始面對自己縝密心思的攪擾,也但願他與每個眾生的情緒,都能夠得到般若空慧的撫慰與妥善梳理。

(照片提供:牡丹)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7541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