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音緣(十)遠離顛倒夢想
2021/06/26 16:20:26瀏覽97|回應0|推薦0

六、得菩提果

6-1得涅槃果(三乘共果)

(原文)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說明)「以無所得故」有承前起後的功能,因為無所得為因,後無所得而得;無所得而得涅槃果與佛果。菩提薩埵(梵語:bodhisattva),簡稱菩薩,即發心上求無上正覺,下度一切有情者;如何才能上求下度呢?必得親證真如實相智慧,否則妄想煩惱心用事,難免罣礙與恐怖,自是無法不能上求下度。菩薩成就利濟眾生的事業,身心都依深般若羅密多而行,就像一個行路的人,眼睛明亮,加上有日光照耀,就可以自由來去;無明眾生猶如盲人騎瞎馬,必定險象環生,甚至有生命的危險。

    罣礙來自於無我計我、無常計常、不淨計淨,不解性空,因此認身為自,則被身罣礙,因此有老死的恐怖;但菩薩徹悟性空真理,一心修行正道,心猶如虛空沒有住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都不動,因此沒有罣礙。所以菩薩依深般若法,而究竟解脫苦厄得到涅槃,這種真智與精神,破除了顛倒夢想;凡夫沒有正知見,日常所行猶如睡夢之中,意識的錯覺與幻覺,必須依靠般若薰習,拔除無始以來的邪見,心中的恐怖與罣礙自除。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ng214&aid=164346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