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倪匡與我3/18
2006/05/08 11:14:39瀏覽1701|回應0|推薦4

●這個故事的架構,靈感來自小友葉李華… … (一九八七 ‧ 十二 ‧ 卅一)

  收到倪匡那麼熱情的回信,我當然欣喜若狂。接下來數個月,我儼然以倪匡的筆友自居,持續和他魚雁往返。在 一 封信中,我以姑且一試的心情提到:『我自己偶爾也會有一些古怪的想法,您有興趣的話,或許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小說中的素材。』

  而在下 一 封信中,我便大膽寫出一個具體的想法:『如果有一個金庸迷,迷到了瘋狂的地步,而這個人本身是研究電腦或基因工程的,他就有可能希望用自己的能力,把金庸小說的人物或情節延續下來。他可以造出有高度智慧的機器人,或者是利用無性生殖培養出試管嬰兒,在這些「人」的快速成長過程中,將金庸小說的人物性格與完整情節輸入其頭腦,最後的成品就是各個金庸筆下人物的化身了。這麼多英雄好漢、俠客俠女或大壞蛋,突然出現在現代社會中,他們會有什麼表現呢?如此再聯想下去,可以掘取的題材簡直無窮盡了。』

  倪匡非常喜歡這個點子,隨即回信:『你的設想,真是驚人之極,也有趣之極,絕對可以用… … 小說的題目都忽然想好了:金迷!』我自然是興奮之極,天天期望讀到這本衛斯理的新作。不過,後來基於種種原因,倪匡並未真正寫出這個故事,而是改頭換面寫成《招魂》這本書。雖然事與願違,我仍然十分高興,因為倪匡在該書序言的開頭,特別註明:『這個故事的架構,靈感來自小友葉李華 ── 他是來自台灣,如今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攻讀物理學的學生,酷愛科幻小說,成為忘年交。』

  如今回顧這段『佳話』,我彷彿看到一個初生之犢,他是多麼希望間接參與倪匡的創作。後來,和倪匡交往越來越密切,這份衝動有增無減,只要逮到機會,我就會提供點子或素材供倪匡參酌。倘若真的派上用場,我心中就會 有說不出 的喜悅。在此忍不住舉一個例子:當我讀懂『蓋婭理論』之後,立刻轉述給倪匡聽,還送了他一本《蓋婭,大地之母》。不久之後,倪匡告訴我,他在《洪荒》一書中所創造的『三大生命』,就是『蓋婭理論』的更上一層樓。

──原載《皇冠》二○○六年四月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hwa&aid=26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