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3/11/07 草嶺古道健行-芒花季>大里遊客中心、大里天公廟(慶雲宮)、慶雲公園、客棧遺址、埡口觀景亭、桃源谷步道、虎字碑、虎字碑護管所
2023/11/11 17:57:56瀏覽5982|回應0|推薦21
秋冬交替之際,正是芒花盛開的季節,台灣有不少賞芒景點,我們今天就要走一條北台灣熱門的健行兼賞芒的步道「草嶺古道」

走「草嶺古道」可以從好幾個不同的方向出發,我們今天開車停在「大里遊客中心」的停車場,要從宜蘭大里的入口上山。

「大里遊客中心」的入口處,就有「草嶺古道」的藏頭詩。

地圖中間是「大里天公廟」,我們從右邊的「大里遊客中心」過來;另一側是「大里國小」,那邊也有大型的停車場。

「大里遊客中心」,出發前可以先在這裡上廁所。

正值『芒花季』,每年都有不同的活動,也有接駁專車。

在遊客中心的前庭,有複刻版的「虎字碑」。「虎字碑」是「草嶺古道」上很重要的一個景點。

清同治6年(西元1867年)台灣總兵劉明燈北巡,途經「淡蘭官道」,突狂風大作、煙霧瀰漫。便取《易經》的『風從虎、雲從龍』、『虎嘯而谷風至,風至而霧散』,書一「虎」字於現今的「草嶺古道」上,既可鎮邪,也可安民心。

隔年(西元1868年),劉明燈南巡「淡蘭跑馬古道」,於古道入口(今坪林與宜蘭交界處),另提一「虎」字以辟邪逐厲、鎮風止煞。此座「虎字碑」目前移至現今「坪林茶業博物館」中。

「大里遊客中心」前庭的「虎字碑」,分別是這兩座石碑的仿碑。

遊客中心旁,還有「碑」的介紹。

經過建於道光16年(西元1836年)的「大里天公廟(慶雲宮)」,「天公廟」主祀《玉皇大帝》,兩百年來,一直保佑著來往「草嶺古道」的民眾。

『向天公借膽』。早年噶瑪蘭的先民們,欲進「淡水城(今台北)」,必經「草嶺古道」,常會在古道旁撿拾石頭,在「天公廟」向《玉皇大帝》祈求護佑,隨身帶著石頭,宛如信物,平安翻越古道成功歸來,而有『向天公借膽』的比喻。

『向天公借膽』分為『文膽』長智慧『武膽』助事業。另有『三朝做膽』的民間習俗,初生兒出生後的第三天,第一次洗澡前,先取石頭至「天公廟」向天公焚香祈求借膽,再將石頭放於澡盆裡做膽,可保幼兒平安長大。

從「大里天公廟」旁的階梯,往「草嶺古道」前進,會先經過「慶雲公園」

「慶雲公園」的入口步道東側(右側),有舊廟的石柱13支,西側則有「登草嶺詩碑」、「功施神民碑」及舊廟的壁堵石雕。石柱及石雕的碑文都已模糊難辨。

「慶雲公園」的入口步道走到底,左前方便是「草嶺古道」的入口;右側則為「大里國小」上來的道路。

「草嶺古道」全程約9公里,我們從左邊(東方)的大里方向登山(此圖東西向顛倒),古道西至福隆/貢寮火車站。我們今天目標走到至高點「埡(音ㄨˋ)口」,再往左走一段「桃源谷步道」及往右走至「虎字碑」,再原路折返。

入口處有「草嶺古道」及「桃源谷步道」的介紹。

「草嶺古道」連結宜蘭縣頭城鎮的大里地區及新北市的貢寮區,如綠色步道。

我們從早上約09:30起登,一開始就看到幾棵老榕樹。昨天半夜還有下雨,一早天氣還陰陰地,不過地面並未積水,走起來很舒適。

一開始都是柏油路面,偶有泥土路,樹蔭多。

「草嶺古道」從大里這一頭上山,可以走產業道路(柏油路+泥土路),或者石階步道。產業道路蜿蜒曲折,路徑稍長而較平緩;石階步道則穿插於產業道路間,路徑稍短卻略陡峭。我們決定走石階步道上山,從這裡轉進去。

隨著步道往上,開始可以看到海邊的風景,雲層似乎也開始退散,天空逐漸清朗開來。

石階步道往往接到產業道路後,又再接上新的石階。也好,穿過產業道路時,有稍稍喘息的空間。

再次穿越產業道路。沿途石柱上的地圖,地理位置的標示還滿清楚的。

走了約半小時,開始可以看到山頂上的景象,紅色圓圈處,就是攻頂後「埡口」處的「觀景亭」。

來到第一座涼亭。

從涼亭上,可以看到更完整的海岸線及整座龜山島

早上來,靠海的這一面山壁,在陽光下更顯得青翠。

再穿過產業道路。

來到「客棧遺址」

盧宅位於「草嶺古道」的鞍部到「大里天公廟」中途,是清朝時旅客往返台北與宜蘭間的落腳休息點。由於四周並無房舍,因此早期曾是道路上重要的小客棧,可惜當「草嶺古道」交通功能漸退後,盧宅商旅住宿功能也不再。

盧宅的「客棧遺址」,目前僅剩一堵矮石牆,兩旁完全看不到「遺跡」。

繼續往上,又經過了4個岔路。走石階步道雖然較辛苦,不過,的確快很多。

山頂上的「觀景亭」更近、更清楚了。

倒是離岸邊也更遠了。

最後一段石階步道,這一段並沒有遮蔭,大太陽下就比較曬了。

途中休息加拍照,約70分鐘,攻頂來到了「草嶺古道」的至高點「埡口」的平台,比走產業道路約節省10~20分鐘。

「埡口」位於兩山交會點所自然形成的凹地,也就是地理學上所稱的「鞍部」。此處因強大的東北季風沿山谷湧昇,使得風勢增強,終年不息。也因此高大的喬木難以生長,只有較低矮的芒草及地被植物能夠生存下來。

「埡口」上,有一座「土地公廟」,保佑著來往民眾的安危。

「淡蘭古道」開闢於清嘉慶12年(1807年),路線自基隆暖暖,翻山越嶺至宜蘭,是當時台北宜蘭間的陸上交通孔道,直到宜蘭線鐵路及北宜公路開通後才逐漸式微。「草嶺古道」是「淡蘭古道」中的一段,沿途的二個碑「雄鎮蠻煙摩碣」與「虎字碑」可算是古蹟中的古蹟,見證了先民墾拓蘭陽地區的歷史。

這個季節來到「草嶺古道」的山頂,尤其是「埡口」這一區,最重要、最應景的,當然就是欣賞滿山遍野的芒花了。

「埡口」是馬鞍的地形,從這一頭下去,就是往「虎字碑」,最終到貢寮、福隆端的登山入口處。

我們要先往「埡口」這裡的「觀景亭」爬,旁邊也有許多的芒花。

這就是剛剛在山腰看到的「觀景亭」,座位很多,可供休息、觀景。不論是從大里,或貢寮、福隆一路爬上來這裡,都可以有『苦盡甘來』的享受。

從「觀景亭」往下看,正前方是剛剛的平台及「土地公廟」,左方往「虎字碑」,右方則是我們爬上來的山路,很明顯的兩邊高、兩邊低的『鞍部』地形。

這一側是往「桃源谷」的山丘,山谷中有地表湧出的小溪泉。

往海岸邊看,可以看到完整的大里海濱。

我們要從「觀景亭」走一段「桃源谷步道」,一山還有一山高。

一開始就有一個隘口,立了一塊提醒告示,由此去「桃源谷」將近5公里。

回首來時路。

「桃源谷步道」從「草嶺古道」這一頭過去,前半段幾乎都是上坡,而且遮蔭不多,還好接近中午,雲朵多了起來,不至於太熱。

沿途,有不少水牛的排泄物(排遺),行走時務必留意。

從「桃源谷步道」上,可以更清楚地觀察「大里漁港」、「大里海蝕平台」。

「桃源谷步道」有不少平坦的草原,是水牛的食物天堂。

另類的「抹茶山」。

經過「桃源谷步道」的第一座休息涼亭,我們要繼續仰攻。

子日「行不由徑」,期待遊客走在「桃源谷步道」的石階上,避免行走草地,造成土壤及環境之破壞。「行不由徑」的成語可別用錯喔!

來到「桃源谷步道」的第二個休息平台,這裡也是我們今天行程的最高點,從「埡口」上來約1公里,約爬20分鐘。剛好沒有太陽,就在這裡休息一下。

從這個平台,可以看到海岸的另一側,福隆附近的幾個景點,都在視野裡。

旁邊有一區水窪地,應該是水牛們天熱時的救贖,可以在裡面翻滾降溫。

準備下山了,經過剛剛的休息涼亭,遊客明顯多了起來。

這個感覺,比陽明山的「擎天崗」還好,除了山景、草原外,還有海景可賞,如果碰到大太陽,更會有碧海藍天的美景。

回到「埡口」的「觀景亭」。

接著要從「埡口」往下「虎字碑」的方向走,就在前方100公尺處。

「虎字碑」到了。

清同治6年(1867年),臺灣總兵劉明燈北巡,行經此地,遇狂風大霧,莫辨方向,乃取「雲從龍,風從虎」之義,勒「虎」字以鎮之。「虎字碑」有公、母之分,此碑為「母虎」,「公虎」則存於「新北市坪林區茶葉博物館」內。

凱文生肖屬虎,與「虎字碑」合影,該不會有『兩虎相爭』的疑慮吧?還好此碑為「母虎」。

我們繼續往下走了一小段,前方有另一座休息平台,不少從貢寮及福隆爬上來的遊客在此休息、上廁所。

這一段步道,有溪流相伴,比我們從大里方向上來的步道多了一些情趣。

準備回程了。往「埡口」的方向爬,這是芒花最茂密的一段路,目前已盛開約5成。

再次回到「埡口」平台。

此時發現山坡上有好多隻水牛出來吃草,午餐時間到了。凱文想起去瑞士旅遊時,常可見牛隻在山坡吃草,脖子上都掛著鈴鐺『噹!噹!』作響的情景。

下山了,我們上山走石階步道,下山改走產業道路,看看不一樣的風景。

經過這間「虎字碑護管所」,是從大里方向上山的中途休息站。

這間護管所目前已改為「古道客棧」,提供簡餐、咖啡茶飲的服務。

「虎字碑護管所」建於民國59年(1970年),原是【林務局】為林地管理所設置的。民國78年(1989年),因「草嶺古道」遊客人數日增,為遊客解說服務需要,乃改建為遊客中心,一樓供遊客休憩參觀,二樓供「護管所」使用。

回到「大里天公廟」的步道入口處,總共約花4.5小時,是一條不算太累又能賞景的步道之旅,很值得推薦。

我們接著前往礁溪長榮吃Buffet下午茶,為這趟旅程來個滿足的Ending

※※※

【草嶺古道】點我開啟官網

停車:可停大里遊客中心或大里國小的停車場,免費停車。

門票:免門票,無開放時間限制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vin218&aid=18006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