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8/21 23:24:55瀏覽4205|回應1|推薦12 | |
今天要造訪三座位於<苗栗縣-造橋鄉>有味道的日式百年老火車站,早上先到「造橋火車站」並欣賞旁邊的三棟日式宿舍;下午再到被列入『海線五寶』中的「談文火車站」及「大山火車站」。
↓原本打算搭火車前往,享受搭車的悠閒並欣賞沿途的田園風光,不過,三座車站都只有電聯車(區間車)停靠,車班不多,實在太不方便,因此決定開車前往。首先來到「造橋火車站」,鄉間小鎮,停車不是問題。車站為長方形格局,站體外圍有迴廊及廊柱,大廳挑高,有採光的玻璃窗。
↓車站前的廣場,有一座以造橋特產南瓜為造型的火車雕塑。以前因為【國1】高速公路上有一座【造橋收費站】而對造橋有印象,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電子收費取代人工收費,以前在收費站前必減速甚至塞車的景象已不復見。
↓「造橋火車站」是一座古典洋式建築的百年車站,和銅鑼、清水、橋頭、二水等車站是同一建築型式的設計,極具歷史紀念及保存價值。
↓苗栗是一個客家大縣,火車站裡外,看到了不少客家歌謠、詩詞的看板。
↓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時,興建台灣第一條鐵路(台北至基隆),清光緒17年(1891年)通車,後續再興建至新竹。日治時期積極興建縱貫鐵路,廢棄清朝時期興建的鐵路,採分段興建及通車,於1908年完成了基隆至高雄的現行鐵路。
「造橋火車站」是於1903年於現址開始設站營業,已逾百年。1935年,木造站房因【關刀山大地震】毀損(銅鑼及清水車站也毀於該地震),加上日本裕仁太子將來台視察,而改建成現行的結構,是合灣第一座混凝土平頂建築。
↓來到車站的入口,入口處的匾額並非古物,而是後來政治人物流行(喜愛)於重要建築、設施上落名,好讓後人感懷、念恩而設置的。
↓「造橋火車站」為無人售票的『招呼站』(台鐵車站共分:特等、一等、二等、三等、簡易、招呼等六級車站)。根據台鐵2022年年報資料顯示,本站每日旅運量約為472人次,在台鐵241個車站中排行第153名。
↓無人售票也無人服務或收票,全由遊客自發性地於進、出站時刷卡,雖然是小站,也設有配合政府實施的『TPASS』通道服務。
↓「造橋火車站」位於【臺鐵縱貫線】的『山線』,『山線』與『海線』是由北端的「竹南站」到南端的「彰化站」,區分靠山的『山線』與靠海的『海線』;「造橋火車站」位於由「竹南站」南下走『山線』的第一站。
↓來到車站的天橋上。凱文喜歡在天橋上看南來北往的火車為既定目標奔馳而過,也看來往旅客上下車時如盯緊獵物的行色匆匆。月台上有旅客正在候車。
↓有一輛『電聯車』由南向北緩緩駛來。「造橋火車站」是站級最低的『招呼站』,因此只有『電聯車』會靠站。
↓火車靠站,旅客也上車了。因為運量規模低,南來北往停靠的車班,每半小時各只有一班,錯過了,就要再等半小時,會很心酸!
↓火車約只停留2分鐘,便緩緩離站了。小站雖然比較有人情味,火車司機恐怕不會特別等一下遲到的旅客的。
↓雖然是小站,臺鐵為了落實友善無障礙空間,站內天橋幾乎都已經裝設了無障礙坡道及電梯,連小站也一視同仁,值得嘉許!
↓我們要出站了。
↓又看到另一片客家歌謠看板「蒸甜粄」。
↓走出「造橋火車站」,旁邊有一處也是百年建築的日式宿舍園區。
↓造橋已經開發兩百年,「造橋火車站」於1903年設站時為木造小站,負責載運造橋盛產的磚、瓦、木炭等物產,帶動了火車站周邊的發展。1935年,據傳因日本裕仁太子將來台視察,而將火車站改建成合灣第一座混凝土平頂建築(如同前述,其實主因是【關刀山大地震】造成毀損)。
↓前方這間就是百年歷史的「站長(驛長)宿舍」,是一間『四向斜瓦(四面落水)』屋頂的木造宿舍。
↓『造橋的文化財-造橋驛』。的確,造橋小鎮,卻擁有這座百年完好的火車站,是珍貴的歷史文化資產。
↓昭和13年(1938年),造橋火車站因業務擴充,站長(驛長)將原有的網球場改建為「驛長宿舍」,以台灣檜木為建材,室內寬敞,功能具備,是當時地方政治的中心;而原本驛長使用的「第一官舍」則改由副站長(助驛)使用。
↓目前宿舍區由縣政府重新整理後,已成為一休閒園區,並外包經營中。右前方是「驛長宿舍」,後方遠處則是原本的「第一官舍」,即「副站長(助驛)宿舍」。
↓這是「驛長宿舍」的後側,可以看出日式建築地基墊高的結構。
↓「驛長宿舍」有『出窗(でまど)』的設計,為突出牆身的窗戶,構造上,有固定於牆柱的兩片板(一寸厚的實木板),做為結構牆突出牆面,頂部則封一片薄木板,並上覆瓦片來保護。
↓箭頭處,就是『出窗』製造出來的空間。側面下緣圓圈處,有兩個透氣窗。
↓在地基上方的透氣窗『地窗(じまどぢ)』,是與地板面位置相接的矮窗,一般在對角線的位置,也會有同樣的地窗,以達到自然換氣的效果。
↓在地基的透氣窗『床下換氣口(ゆかしたかんきこう)』,在木結構住宅的地基設置小開口,用意在使一樓地板通風,可以降低濕氣。
↓還有『戸袋(とぶくろ)』的設計,是推拉門打開的時候,被安置的地方。一般是安置在房屋的外面,從外側無法看到裡面的狀態,因而被稱為「戶袋」。
↓紅色箭頭就是拉門及拉開後安置的地方。
↓拉門後方,是一條廊道,廊道內還有一個門,門後才是真正的室內空間。也就是說,廊道是隔開室外與室內的緩衝空間,也可減少對室內空間的干擾。
↓宿舍還有『緣側(えんがわ)』的設計,是日式住宅常見的通道。這是設置在建物的周邊,以木板鋪設而成的場所,大多設在房子的南側,也是隔開室外與室內的緩衝空間,常做為從戶外買菜回家時,直接提進廚房而不經過客廳的通道。
↓箭頭處就是宿舍的「緣側」。
↓另一個特色,是『下見板(しみいた)』,又稱為「雨淋板」,下見板於上、下端均覆以「泛水板(雨押) 」,上端保護雨淋板,下端保護土台免受雨漬侵擾。
↓為加強其耐候性,通常會在雨淋板表面塗滿焦油,形成暗褐色的深沉質感。
↓爬到一個小平台上,可以清楚觀察「驛長宿舍」的外形結構。屋脊邊框上有日式傳統的「獸面瓦(鬼瓦) 」,可以約略看到獸面雕刻。
↓另一側這一間,是原本驛長使用的「第一官舍」,後來改由副站長(助驛)使用的「副驛長宿舍」,目前做為外包經營廠商的行政辦公室。
↓兩間宿舍間,有一水池(「驛池」),並有小拱橋相連接。這個時候,天空竟然飄起毛毛細雨來了。
↓從「驛長宿舍」後側的平台,可以欣賞水池及「副驛長宿舍」的風光。
↓還有倒影美景喔!可惜,天下小雨,如果晴天來,必有藍天白雲的倒影,會更加迷人。
↓從拱橋往「副驛長宿舍」前進,那邊還有更多的介紹。
↓「造橋火車站」設立於1903年(明治36年),三年後(1906年)才初派站長。當時派駐的站長及站務人員都住在外地,乃於1910年建造站長的宿舍,稱為「第一官舍」,為『雙向斜瓦(前後二落水)』屋面。隨著新的「驛長宿舍」建好後,「第一官舍」改為「副驛長宿舍」,形成兩間宿舍分立於「驛池」兩側的景象。
台鐵各線曾是往返各大小城鄉間主要的交通方式,許多人搭火車離鄉背井,到遙遠的都市求學或是服兵役。鐵路陪伴遊客成長的歲月,懷舊之情近年來常化作商品,如:「懷舊鐵路便當」、「永保安康」(永康車站至保安車站)車票,…等。也有不少車站轉型為文化休閒車站,如:南投車埕車站成為觀光車站。
↓清代建設的台灣鐵路,因路線標準問題及數座大橋陸續遭沖毀,日治後,開始重新規劃建設新的鐵路。1908年完成基隆到高雄的縱貫鐵路,堪稱日本治台最重大的成就。之後,又陸續開通多條支線;惟原本計畫的環島鐵道,因二戰爆發而未能實現,直至光復後才完成。
↓「造橋火車站」1903年初次設站時,當時車站附近沒有任何民宅建築。現行車站則建成於1935年,車站設立迄今逾百年,現存站房也近百年,是值得珍惜的歷史資產。
↓大正3年(1914年),苗栗的「錦水礦場」陸續探勘後,每天產出瓦斯量達五千萬立方呎,為【日本國】之最,乃設施了「錦成軌道」人力輕便車,專門載運人員與物資。也曾鋪設五分車窄軌鐵路(軌距0.672公尺),搬運農產與山產。
↓也介紹了<造橋鄉>,這裡主要出產礦源(天然氣)、木炭、瓦窯、畜牧(牛乳)等。
↓<造橋鄉>的開發雖已有200年,惟取水不易,僅能由鄰近山泉處挑水使用。及至車站建成、人口漸多後,才於1916年左右在「副驛長宿舍」門前挖一座古井,是本地區的第一口井。然因水源不足,又有汙染之虞,古井便改為清潔及農用水,另於1936年集山泉並以鐵管接回,並設立第一座過濾式供水塔。
↓這就是當年挖的古井,目前仍保存良好,是一口百年古井。
↓這座則是後來建成的過濾式供水塔,外型完好,但已停用,算是為造橋地區留下歷史發展的見證。
↓「驛長宿舍」除地基為水泥鋪設外,全屋皆為木造結構;「副驛長宿舍」則為水泥外牆,窗戶設計風格也有差異。
↓「副驛長宿舍」仍保留著當年使用的廚房設施,看到磚造大灶。
↓還有小灶。
↓在「副驛長宿舍」的後面,是整個園區的第三間房舍「員工宿舍」,不過相形之下顯得殘破,尚不知鄉公所有無整修計畫。前方有一條「造橋鄉公所步道」,可通到「造橋鄉公所」,約500公尺長。
↓從「副驛長宿舍」往「驛長宿舍」看,兩宿舍間以「驛池」及小拱橋相連接,「驛長宿舍」為原本的網球場改建的。鏡頭左下角這一塊以紅磚為起來的方形區域,推斷為原本驛長使用「第一官舍」時的浴廁空間。
↓這就是前面提到的,當年的五分車鐵路所遺留下來的一小段,彌足珍貴。
↓回到「驛長宿舍」。「驛長宿舍」會不定期地推出各種展覽或活動,目前正為下一檔的展覽整理中,我們透過玻璃往裡面觀察。這是大廳,內部都是木質地板。
↓這是主人區,鋪著榻榻米。
↓有個玄關區,是供脫鞋後進入大廳用的區域。
↓正佈置中。
↓「造橋火車站」周遭,有許多的鳳凰木,還開著火紅的鳳凰花。
↓回到「造橋火車站」,正有一台「莒光號」快車飛馳而過,這是小站民眾看得到吃不到、無福享受的無奈與淒涼。
我們今天的「造橋之旅」,先逛了百年老站「造橋火車站」,也欣賞了百年日式驛長宿舍及副驛長宿舍;透過百年古井及水塔,見證了造橋鄉的發展歷史。中午吃過飯後,我們要轉往『海線五寶』中的「談文火車站」及「大山火車站」。
※※※
【造橋火車站】:點我開啟官網
<交通>:
< 自行開車>:可直接導航「造橋火車站」,站區內有小型免費停車場,另鄉間小道白線、不妨礙別人處皆可停車。
< 搭乘大眾運輸>:
火車:可搭乘臺鐵『山線』火車,於「造橋火車站」下車,除上下班時間車班較多外,平均每小時約只有2班車。可於新竹站、竹南站或苗栗站轉搭電聯車(區間車)抵達,較為方便。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