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1/09/26臺南市>永康區>獨步全國的『臺南名人堂』-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像藝術館、友善分齡多功能的圖書館
2022/01/21 07:28:59瀏覽1549|回應0|推薦5
位於<臺南市・永康區>的「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已於2021年1月正式開幕啟用,凱文在開館前就已經來過一次,今天就要再次造訪這個號稱『臺南市府六大旗艦工程』之一,也是臺南文化新地標的圖書館。

圖書館是由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荷蘭Mecanoo建築師事務所共同打造,是倒立階梯式的立面設計,宛如大樹由下而上逐層向外開展,創造出大量遮陰空間。外觀四周上層立面格柵的圖騰,取材自目前已經比較少見到的臺南老屋窗花紋樣,以現代材料展現舊時代的記憶,連結臺南的歷史與展望。圖書館是一棟長方形的建築,這邊是圖書館的北側面。

凱文從左邊的「東橋七路」轉「東橋七街」過來,圖書館的大門在「康橋大道」上的東側面。館外園區還有廣場、草坪和遊戲場,稱為「閱之森公園」

這是圖書館的西側面,有一整排高高豎立的藝術長柱,非常壯觀有型,也是攝影愛好者可以發揮的場所。

北側面這裡有圖書館地下停車場的出入口。

其實,圖書館周圍,除了路邊停車外,還有戶外免費的機車停車場,也有一個小型的汽車停車場,T-Bike也沒問題。

從北側面往東側面走時,可以看到圖書館有一處地下室的半室外活動空間,有家長帶著小朋友在這邊玩。

來到北側面,發現這裡有24H自助借書機及還書機,可以完全不受開館時間的限制,真是便利的服務。

這是全國最大規模的24小時取、還書區,各有好幾台機器可以同時提供服務。

來到「康橋大道」,這是圖書館的北側面外觀。

這裡有公車站牌。凱文發現站牌上竟然有USB插槽,可以一邊等公車一邊為手機充電,不過,如果公車來了,可別手忙腳亂,或者忘了拔充電線才好。

來一張位於圖書館正門的東側面全景照,沒注意看,還找不到正門門口在哪兒呢!圖書館是一座地下2層、地上6層的建築物。

前面就是圖書館的大門。

這一面是圖書館的南側門。

回到正門口。圖書館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每週二至週六08:30~21:00開館,週日則為08:30~17:30。

從正門口進入,COVID-19防疫期間,須遵守相關防疫程序及規範。

進到一樓大廳,右手邊就是服務台,也提供借還書的服務,不過,防疫期間,透過自助借還書機處理應該更好。

大廳裡面,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這個挑高三層樓、由保羅.考克斯基(Paul Cocksedge)所設計的公共藝術「陣風(Gust of Wind)」,圖書館的空間美學因此大大加分。

這些看似細碎的玻璃片懸空吊掛著,形成一種不規則美,也讓整個一樓大廳挑高的空間顯得充滿藝術感。這裡有一個舞台,平時不定期會有ㄧ些表演活動,看到有工作人員推了許多的座椅進來,今天應該有表演活動。

一樓這邊有新書區,還有個樂齡區,提供報紙、期刊閱讀區,桌子的設計符合人體工學,空間也很寬敞,也許是防疫的關係,座位的間隔也很大,完全沒有擁擠感。

凱文要先搭電梯,到最上層的6樓,而後由上往下參觀下來。

全棟6層樓,5樓是作業區未開放;B2是車庫及圖書庫也未開放。先參觀6樓,6樓除了工作人員的行政空間及會議室不開放外,還有藝廊、哇劇場、拾光講堂。

6樓到了,梯廳空間非常寬敞。

一進6樓「藝廊區」,就可以看到這個「閱然紙上」的立體書創作展。展示區內的物品,尤其是桌上,絕大多數都是使用硬紙本所設計出來的作品。

「閱然紙上」的展示期間,為2021/10/30~2022/03/31,藝廊區內的作品陸續在布展中。

6樓有一間「哇劇場」

這間「哇劇場」,有一鏡框式舞臺,場地有開放給一般的學校、樂團、藝文團體等申請各類型演出活動。

接著看到的,是「拾光講堂」,這是一個國際會議廳型式的場地。

接著,由樓梯直接走下4樓。

這個樓梯也是如藝術品一樣的設計,沿著梯間四周,成正方形的螺旋狀上下樓梯,且樓梯漆成紅白相間的顏色,鮮明耀眼。

來到4樓,馬上映入眼簾的,是獨步全國各縣市的『臺南名人堂』。這是一個常設展,選出兩百多位過去曾經貢獻過臺南的知名人士,來源包含各界,如:文藝、歷史、教育、政經、體育、科學、技術、醫衛、宗教、城鄉,…等。

兩百多位過去開臺四百年來的臺南名人在此齊聚,絕大部分的名人,都有生平、事蹟的介紹,部分名人還有特別的專欄,圖書館讓大家在這裡一起見證臺南的理性與感性。

首先看到的,是兩位都生於英國-蘇格蘭,一位是為台灣引進現代醫療的先驅-醫師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另一位則是奉獻臺南長達60年的牧師湯瑪斯·巴克禮(Thomas Barclay)。

1865年,馬雅各受【英國長老教會】差派來臺的第一位宣教牧師,隨後在府城「看西街」開辦「看西街館(新樓醫院前身)」,是臺灣醫療傳道的先驅。1900年正式創建「新樓醫院」,是當時臺灣最大的現代化醫院。1869年設立「亭仔腳街」禮拜堂,是今日【太平境教會】的前身。
他翻山越嶺,深入全臺平埔族各部落傳教及行醫。為感念他,臺南「新樓醫院」設有「馬雅各醫學紀念博物館」,【太平境教會】禮拜堂內牆嵌有【英國長老教會】所贈「馬雅各紀念碑」。臺南安平區設有「馬雅各長青公園」。

1875年,巴克禮受【英國長老教會】差派來臺宣教。他創設了【臺南神學院】,發行全臺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翻譯了臺語羅馬字的《聖經》,奠定了《基督教》在南台灣的生根與發展。
1895年【馬關條約】,臺灣割讓給日本。巴克禮受臺南仕紳的請託,和宋忠堅牧師冒著生命危險與日軍進行「和平入城」談判,因而保護府城百姓免受戰火蹂躪。民眾為感念他的義行,為他在【臺南神學院】樹立一座銅像。他一生奉獻給臺南共60年,死後亦葬於臺南。今日臺南【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臺南文化中心對面的【巴克禮紀念公園】,都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

這裡陳列了「新樓醫院重建誌」,感念馬雅各醫師的奉獻。

出生於臺南的王金河醫師,在1956~1960年間,當「烏腳病」在臺灣嘉南沿海一帶擴散時,偕同另兩人開啟近25年的烏腳病診療歷程,不僅免費診治病人、親自為病人料理後事,1963年還成立「手工藝中心」,協助行動不便的病人找到經濟出路。1973年政府興建「烏腳病防治中心」,他秉持醫者的仁心與奉獻,維持免費看診,被尊稱為「臺灣烏腳病之父」

1920年代,任職臺灣總督府土木部工務課的日本人八田與一,至嘉南平原各地實地調查研究後,擬訂計畫建造「嘉南大圳」,平原上的稻米及耕地獲得水利灌溉,稻米、甘蔗及雜作產量豐盛,八田與一因而被稱為「嘉南大圳之父」。民眾為感念其恩德,於「烏山頭水庫」旁建有八田夫婦墳墓及八田與一銅像。

蔣元樞出身《清朝》江蘇-常熟望族,在他「臺灣知府」任內,督辦修復寺廟,從建築外觀到禮樂佾舞,使禮器合制齊全、繪製佾舞舞姿成圖,收錄為《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該書現存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為研究清代臺灣社會之珍貴素材。他共重建臺灣縣學、風神廟與接官亭、臺灣府城隍廟、臺郡天后宮、關帝廟、海會寺等建設,而有『府城蔣公子七寺八廟』之說。蔣元樞卸任後,府城民眾感念其愛民親政,為他建「蔣公生祠」,現為「三官廟」。

這一面,是「臺灣青年獨立」運動的多位有為的年輕人,包含大家比較熟悉的連橫、臺灣第一位留美博士林茂生、戰後首任台北市長及首任臺灣省議會議長達17年的黃朝琴、臺灣第1位留德的醫學博士王受祿、日治時期創辦影響力最大的報紙《臺灣民報》的陳逢源、首位無黨籍臺北市長及「台南幫」精神領袖吳三連、台灣獨立運動重要領袖的黃昭堂及王育德。

連橫,詩人、文學家,連戰先生的祖父,曾著作《臺灣通史》,內容包含:歷史、地理、教育、軍事外交、農業、財政經濟、醫院、宗教、典禮風俗、交通、工商、文藝及人物列傳等,內容豐富完整,實為一本以臺灣為主體的百科全書,影響非常廣泛。

葉石濤先生是出生於臺南的知名文學作家,著作及翻譯達50餘本。「這是個適於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手的好地方」,是他文章中的一段話,後來也被許多臺南人引用形容府城這個好地方。「沒有土地,哪有文學」,他在文章中提到府城的地景,大大小小將近180處,有些是古老的街道,有些是眾所皆知的景點,顯現出他對土地的愛。可參考凱文另一篇文章(點選連結)。

旁邊有葉石濤先生的著作及畫作。

畫家郭柏川以獨特的「東方氣質油畫」風格,任教於臺南成大建築系,教授素描達22年,默默為南臺灣藝術教育耕耘。1952年,「南美會」成立,郭柏川以導師風格的角色,帶領成員推動美術教學、研究與推廣,並强調創新思維、包容不同風格,因而培養出許多愛好藝術的建築師。

這一面又有50位來自各個領域,對臺南歷史發展有貢獻的名人。

這一面也有20餘位名人。

吳清友:「誠品書店」創辦人,是當代最為人熟知的文化創意品牌。
林山田:推動廢除刑法第100條「顛覆政府罪」的刑法學界大師。
高俊明:發表「國是聲明」、「我們的呼籲」、「人權宣言」的牧師。
高清愿:「臺南幫」成員、共同創立「統一企業」。

李昇:名導李安及李崗的父親,曾任臺南一中等校校長,堪稱杏壇之光。
吳尊賢:「臺南幫」成員,創辦「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
黃彰輝:「臺南神學院」第一位臺灣人院長,臺灣母語文化的捍衛者。
蘇正生:嘉義農林棒球隊員,於甲子園出賽技驚全場,獲日本天皇親自召見。
謝國城:畢生致力於推展臺灣棒球運動,被譽為「棒球之父」、「少棒之父」。
林秋錦:臺灣首位本土女高音,傑出聲樂家,是推動臺灣聲樂教育的火車頭。

葉廷珪:當選臺南市第一、三、五屆民選市長,絕無僅有,第一個黨外市長。
何瑞麟:臺灣第一代牙醫,率先研究飲用水加氟、推廣牙齒保健、預防蛀牙。
顏柯明點:臺灣首位女性赴日學習婦產專科醫學,為婦產科醫療的拓荒先鋒。
侯雨利:「臺南幫」最重要的金主,1960年代臺灣首富。
楊金虎:公醫醫師,數度參選高雄市長,屢敗屢戰,70歲時當選高雄市長。
何傳:「永豐餘造紙」創辦人,經商致富後,創立「信誼文教基金會」。

翁俊明:習醫,深具民族思想,是第一位參與同盟會的臺灣人,曾計畫毒殺袁世凱失敗,旅日影視紅星翁倩玉的祖父。
萬榮華:傳教士,任長榮中學校長達28年,把足球運動帶入臺灣,萬能校長。
余清芳:發表「示諭文」,號召武裝抗日,策動「噍吧哖事件」失敗被捕處死。
顏振聲:第一批接受西醫培訓的臺灣人,發表臺灣第一部有系統的醫學史。

『臺南名人堂』為開臺四百年來,在臺南這個地方,對社會有貢獻的許多前人先進,留下了歷史的見證與時代的價值。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國別(馬雅各、巴克禮、八田與一都入選),不分朝代地域(清朝江蘇人蔣元樞入選),讓大家都可以一同緬懷他們的事蹟,值得大力讚揚,其他縣市也可以考慮效法跟進。

4樓除了名人堂以外,還有一般的圖書,以及多功能室及文學沙龍。

這是一間文學沙龍「Ubuntu烏邦圖」書店,現場有販售書籍,也有提供餐飲咖啡,如果要在現場座位區坐著看書,記得要點飲品或餐點喔!

比較吸引凱文的,是這間文學沙龍書店的裡外設計,如同大型的藝術品,既有燈光的視覺感,又有空間的延伸感,有來這裡的朋友,不妨放慢腳步,多欣賞一下。

館內開架式的圖書展示,當然是最基本的功能了。外文書籍都在4樓這裡。

圖書陳列區空間寬敞,而且到處都有藝術氣息,不僅有建築設計感,也有名畫掛列其中,雖人在圖書館,卻宛如身在美術館。

連座位有都有完善的規劃及變化,除了寬敞的沙發區外,還有以厚紙板製成的座位;喜歡坐到戶外吸新鮮空氣的,有戶外座位區;也有面朝外的整排座位區,可以邊看書邊欣賞戶外的美麗風景。

連廁所都很新穎,感覺很有設計感呢!

牆壁上有一面古代的地圖,可惜旁邊沒看到說明,看起來像是兩三百年前的台江內海(今安平、台江國家公園),當時海運興盛,海上有不少的船隻穿梭。

這裡有多功能室,可做為上課、演講、會議等用途,今天剛好有團體在上課。

這裡又有一面彩色圖畫,滿滿的原住民風。

離開4樓,來到了3樓。主要的中文書籍大部分都在這裡,3樓還有討論室。

3樓的展覽區,看到了這座組裝展覽藝術-反(ㄧㄥˋ)派,是可以跟觀賞者互動的作品,而且可以完全反射出附近的環境,很有趣。

圖書館的四周,都是大片的透明玻璃,不僅讓室內採光良好,而且建築是倒立階梯式的立面設計,即使是低樓層,也採光無虞,且降低被陽光直照的可能。3樓的四周,幾乎都是一整排靠窗的個人座位,很吸引民眾。

從東側面這邊看出去,是稍早經過的「康橋大道」,剛好有公車停靠。前方是砲兵學校的訓練場,其實,圖書館的土地,當初就是撥自部分砲兵學校的用地。

3樓最重要的是可以俯視一樓大廳,稍早看到的公共藝術「陣風」,就是從3樓懸掛下去的。1樓大廳已經擺上活動座位,也剛好看到今天的表演團體進來。

畫面很美的一個空間感,即使不到美術館、歌劇院,也能有美術館、歌劇院的美感與療癒。

從這個角度看,還有光線所產生的線條交錯、變化之美。

這面牆壁的圖案,雖顯單調,卻簡潔有型。

西側面靠窗座位,也坐滿了看書的民眾。

窗戶外,是稍早看到的「閱之森公園」。

從不同的角度看公共藝術「陣風」,又是另一番風景,宛如天女散花,滿天仙貝,原來變化可以這麼多。

繼續來到2樓。2樓主要是青少年區、漫畫區、上網區、數位學習區、視聽區、討論室、視障服務區等。

2樓展覽區,又看到另一座組裝展覽藝術-反(ㄧㄥˋ)派。

這裡有一幅「陽台城市文明-奇幻的湖泊城市」圖畫。

圖書館乃依分齡分眾的原則,在各樓層陳列各分類的圖書。2樓的圖書,便是青少年區的圖書,這裡可以看到一整排的漫畫書。

還有各類雜誌月刊。

這裡是上網區,也可以在這裡查詢館內各類圖書。圖書館也提供跨分館的借閱服務。

圖書館也提供小包廂的閱讀區。因應防疫措施,目前這區每一格的空間,僅限一人使用,反而成了個人包廂了。

2樓也有討論室,這是要另外申請才能使用的。

2樓有很大的視聽區,還有視障服務區數位學習區,半開放式的一格一格的座位區。

視聽區的影片,都還滿新的喔!

南側面玻璃窗外,有草坪區及停車區,更遠處也是砲兵學校的校區。

從2樓也可以看到不同風貌的公共藝術「陣風」。

配合2樓圖書區的特性,連牆壁上的裝置藝術也跟著比較活潑。

回到1樓。這是24H自助借書及還書區的後台。其實,不論是自助借書還是還書,背後還是需要工作人員介入後續的書本蒐集及歸位。

下到B1,這層樓,年齡屬性更低了,幾乎全是兒童專區

這裡是服務台,都是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來的。

相較不同於其他樓層的借閱書對象,這裡的書籍分類,是採ㄅ、ㄆ、ㄇ、ㄈ及圖案的方式分類,方便小朋友依圖形化標示,更容易辨識,找書更直覺。

「迷路書車」。在小朋友為主的圖書區,經常會有「迷路」的書,館方就提供這輛車,方便小朋友擺放。

這裡有小朋友的遊戲區體驗區

既然是兒童區,當然就有很多親子共讀、席地而坐(漫讀廣場)、可愛卡通圖案區(故事窩)的看書空間。

更少不了可愛的動物雕像及玩偶。

這一區,就是凱文一開始來到圖書館外,從一樓往下看到的半戶外的活動空間,小朋友在這裡玩得不亦樂乎。

B1的兒童視聽區,都是專屬的空間,也許是考量到小朋友常會不專心,封閉一些比較好,而且有大沙發,可以讓爸媽陪著小朋友一起看。

B1還有一間很特別的烹飪教室(城市灶咖),既然臺南是美食之都,圖書館裡有很多食譜,能從靜態的文字知識,到動態的實地實作,生活就更豐富精采了。

烹飪教室旁邊還有一間咖啡廳(DYC.COFFEE)。

咖啡廳內的空間滿大的,氣氛看起來也不錯。

圖書館也與其他分館一樣,提供「溫書窩」,讓想要K書的民眾,有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可以苦讀。

B1還有一個「五感探索區」,有分場次,一天五場,每場次90分鐘,開放對象為未滿6歲的小朋友。

「五感探索區」是讓小朋友透過「說、唱、讀、寫、玩」五感,培養早期的閱讀素養。

回到一樓大廳,再次欣賞公共藝術「陣風」。

一樓這裡有「希望兒童合唱團」要表演的「希望在唱歌」希望音樂會,場地準備已經就緒。

走出戶外,這裡是圖書館的西側面,附近有許多新建的大樓,圖書館就在旁邊,整體環境的未來發展可期。

旁邊的這一大片綠地,就是「閱之森」兒童公園,將閱讀延伸到戶外,公園裡也有不少的裝置藝術作品。

首先看到的是「喜閱廣場」,人工與天然的草坪共存,形成美麗的大圓形圖案。

既然是兒童公園,免不了會有不少的兒童遊戲場,有鞦韆、攀爬網架等遊具。

還有遊戲沙坑、土堤式滑梯,小朋友玩一整個上午都不會覺得累。

還有一大片陽光草坪,從公園回望圖書館,也可以感受圖書館的壯觀。

凱文今天造訪了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這個像美術館、藝術館的圖書館,號稱是臺南市府『六大旗艦工程』之一,也是臺南文化新地標的圖書館。除了外觀獨特,館內也友善分齡,是全齡民眾都能共享的圖書館。館內還有獨步全國各縣市的『臺南名人堂』,令人印象深刻,也對市政府的用心至感讚歎,是一個可以探訪一整天的好地方。

《相關連結》:「開館前先期造訪」(點選連結網頁)

※※

【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官網(點選連結)

《開放時間》: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每週二至週六08:30~21:00開館,週日則為08:30~17:30。

《交通》:

一. 自行開車:建議導航/Google Maps〔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點選連結。地下停車場有電動車充電站。

二. 大眾運輸:

1. 可搭【大臺南公車】《紅10》,於圖書館門口下車。

2. 可於「臺南火車站」搭【大臺南公車】多線,至【中興】站下車,再沿著東橋七路走,約10分鐘可達。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vin218&aid=17137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