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推理] 2018-19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短評(39-57篇)
2019/10/18 23:40:00瀏覽2036|回應0|推薦3

39    那道沒鎖上的門

l   文字不夠精準,例如:「發出慵懶聲音的是名不顧自己儀態的美少女,她正把臉貼在書桌上,手指捏著一撮黑長髮繞起圈圈玩弄著。」我不大懂這裡頭「不顧儀態」在哪。

l   謎團小到幾乎無理可推,其實只要問問隔壁教室的學妹就知道真相了,我也不懂學妹為何什麼都不講。最後的真相和謎團其實也沒啥關係。

l   結尾我以為要冒粉紅泡泡了,結果也沒有。我會覺得「粉紅泡泡」會比「聲淚俱下」適合結束這故事。

 

40    Perfect Story

l   八個人的「準」暴風雨山莊故事,原本以為會因為角色太多而使故事崩潰,不過作者對人物掌握得很好,角色形象鮮明,而且命案沒有太誇張,因此故事不致累贅。雖然有些文字對我來說還是太過自溺,但整個故事讀起來是滿舒服的。

l   推理部分沒有大問題,不過懸疑性沒做出來。我想最大的問題是,在故事中破案並沒有急迫性。陽先生到底是不讓人家下山還是不讓人報警呢?是永遠不能報警或只是今天不要報警呢?如果明天就能下山或報警,那就等警察來就好,有什麼必要在那之前破案呢?如果是要真正滅跡的話,那要做的事情可多了,不是只有一個箱子而已。

 

41    版權爭奪戰

l   故事有個很棒的twist,我承認我被打到了。

l   但整個故事的解釋還是過於牽強。感情上的動機或許說得過去,但就像作者自己也寫了,這方法太痛苦了。而且失敗的風險很高,現場又不是獨立的建築,有點煙不就會被發現嗎?有人早點衝進去就沒戲唱了,不是嗎?。至於東西分三份、很信命運云云,只能作者雖很努力去圓這故事,但仍不是很令人信服。

 

42    蘇公案

l   武俠小說或許可以,但以推理小說論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

l   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東西埋了就埋了,晚上偷偷把東西運出去或脫手吧,怎麼會趁節日一堆人跑去呢?不是自惹嫌疑嗎?而且如果是掩埋數次,會有翻土的痕跡吧,怎沒人發現呢?

l   另外就是太多「帥但對故事情節沒幫助的橋段」。例如一開始劉大膽之死,帥是很帥,但和故事沒關係;和尚與道人那段也一樣,蘇無名怎知道只要晚上騎馬對方就會現身?全洛陽的遊俠就聽兩個人管?

 

43    山間别墅

l   非常吸引人的開頭,暴風雨山莊的變形版,驚悚懸疑兼具,他們在逐一搜查房間那段畫面感很強,一直覺得有啥東西會跳出來。

l   不過似乎沒能將這股懸疑感再拉高乃至爆點,這不是技術面的問題,純粹是創作上的選擇。就我的觀點,如果兇手殺人的動機是那樣,他大可不必搞什麼嫁禍,因為本來就查不到他身上,相反的,殺人手法似乎可以更凶殘,製造更多驚悚。

l   偵探推理段落也可以有些波折,無波無浪地結束可惜了前面精彩的開頭。

 

44    隔牆誘耳

l   文字很不錯,寫香港底層社會生活很有感覺。

l   我想可惜的地方是懸疑感沒帶出來,最大的癥結是:從警方角度來看,這案子很簡單啊!人證物證俱在,不能彰顯這故事的主題。我會建議故事以游的視角進行,比較容易製造出「明明不是我殺的為什麼說是我」的感覺。

 

45    海洋裡的密室

l   非常成熟的文字與書寫,日常生活的情節但也能處理得疏落有致,讀來有興味,短篇幅但幾個人物都很有立體感。

l   整體上貪心了點,涵蓋太多關係,每個部分都略嫌單薄。最核心的小傑之死交待得不完滿是個致命傷,簡單來說,理論很多很有趣,但沒有證據,變成自說自話。

l   如果從傳統的解謎角度切入,這個謎只解到第一層,就是小傑心跳加快;後面心理陰影、幕後黑手等全是作者說了算。如果是從文健文俊兄弟關係切入,似乎又沒搔到癢處。

l   或許可以考慮發展成長篇,讓調查過程更完整。

 

46    誰殺了我

l   我滿喜歡這個故事大綱的,感覺是會賣座的電影類型。

l   細節需要加強。我會覺得鬼魂的部分(例如開頭青少年對話那段)佔太多篇幅,反而二名角色間的牽絆、不同XX間的差異少了點。

l   另外,大概因為小弟也是經過故事背景年代的人,對裡面的時代細節會比較留意。故事中的幾首流行歌是1995-99(裙襬搖搖1999年發行的),溫蒂與小騎士也是那年代的東西;但裡頭提到高中生梳「貝克漢頭」,我不確定是不是指一度很流行的雞冠頭,如果是的話,那是貝克漢2002年世界盃的髮型;但故事中又提到學DOS系統,我的理解是Windows 95出來後就越來越少人學DOS,故事背景如果是2000年以後,那學DOS就顯得很怪異。

l   另外一個可能的矛盾,阿童如果是活到OO才過來的,那他說不會用電腦不是很怪嗎?或是作者是要說他不會用故事那個背景下的電腦?

 

47    炬燁徵信社職缺招募文宣

l   不知是否是系列作之一,單篇而論,開頭委託案件那段全無必要。

l   命案調查細節描寫詳實,平面圖也很專業,但就說故事上還有待加強,例如警方交待案情那段,可以跳接一段回憶敘事,或是讓警察用口語說明,畢竟任何人都不可能逐字覆述問案內容。

l   視角跳躍當免則免,全知式寫法很危險,尤其當某一角色的視角顯示他對兇案並無所知時,他就不該成為兇手。

l   結局我看不懂,偵探是…黑暗兵法,公子獻頭?

 

48    白居寺站

l   文字很好,故事很工整,紮紮實實的重慶生活描寫。

l   不過太紮實了,變得像探案實錄,缺少戲劇性,死者死得沒特別古怪,警方探案只查到一半,抓到人然後一切吐實故事就沒了,不管是懸疑或驚奇度都不大夠。

l   我會覺得有些環節作者不需要重複交待,例如故事一開始已經交待了照相手錶,讀者也知道手錶是關鍵,警方雖不知道,作者實在無需讓讀者還得跟著警方繞老半天再發現這個線索;要不把手錶這節稍微隱藏一下,要不就是比較快地找到手錶,將重點放在「找到後」的情節。

l   還有啊,「約炮」不是重慶方言吧,我在台灣講這詞講了二十年了耶。

 

49    和騎士度過的那一夜

l   故事有趣,我滿喜歡這種「開門遇到設法隱瞞的兇手」的故事型態。筆法也很成熟,對話、場景都清楚而有魅力,北京幾個景也寫得很有趣。

l   不過故事中作者的預設感太強了,偵探才說XX風險,結果就真是XX風險。

l   手法不能說服我,搞這半天,只要師傅說聲:「老兄,我把窗放下來點」或是「老兄,你下車時我去灑泡尿」就GG了。

 

50    三只小熊

l   很有班迪克「捲福」感覺的故事,人物很可愛。

l   但也有捲福的缺點,就是犯罪手法不能說服人。例如故事結尾,穿著人偶裝的XX竟沒企圖呼救、抵抗或逃跑?至少企圖把那個拆掉吧。而另一名角色為何不大聲提醒旁人幫忙,或是設法解開束縛?當時人偶在開放空間裡自由活動,那東西也不是立即致命,人偶也沒有軟倒搖晃的跡象,有什麼必要真拿刀刺下去?

l   然後兇手動機又是什麼?為何還要逐步加重手法?一開始血流成河不才是報復社會嗎?

l   最後一提,簡轉繁錯字太多了,慎記慎記。

 

51    失衡的天平

l   文字很好,中國小鎮一點滄桑、一點污濁、一點溫暖的氣氛寫得很好。

l   但謎題不夠好。我想一個基本的問題:屍體為什麼不能一開始就在辦公室裡?以現場發現時情況來看,即使門大開、有手電筒,大家也要花一段時間才能找到屍體;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兩個證人可以確認第一次醒來時屍體不在身旁嗎?

l   再者,技術上可能控制讓兩個人同時間醒來,又同時再睡下去嗎?我覺得更無法想像的是,你在怎麼預測兩個大男人在那個狀況下,不是抄傢伙衝出去,而是做出那樣的舉動呢?

l   另外是視角問題,既然謎底是這把戲,作者就要更狡猾一點,故事前邊一段「已經八點三十分了,王一晨足足遲到了半個小時」的內心敘事有欺騙之嫌。

l   最後,既然那人不在XX工作,又怎麼能取得藥呢?

 

52    山、微雨、小白花

l   文筆很好,寫高山、寫部落的感覺都很深刻。

l   這篇主要問題就是,謎底實在超出推理小說的範圍。畢竟故事背景是偏現代現實(當然虛構部分很多,畢竟台灣應該沒有原住民部落還在住草屋、女人還有紋面),謎底則可以說是魔幻/奇幻了。

 

53    各自的告別

l   文筆很不錯,四個主要人物寫得各有特色。

l   不過這故事不適合短篇。真相的邏輯很簡單沒錯,但找到真相的過程太順利、太不真實了。畢竟這謎團是死者的「人生」,必然充滿零零碎碎的細節;偶然找到的線索就直通真相,這就太過「作者說了算」,減損這故事的力量。

l   就算死者人生很單純,都沒有其他瓜葛,他和「兇手」會完全沒接觸嗎?沒衝突嗎?又怎麼會沒人知道呢?

 

54    鎖定屏幕

l   文字輕快,敘事口吻巧妙,讀起來很舒服。

l   作者設計了一個十分複雜的故事,但太複雜了,導致作者自己也犯了錯誤。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哪個殺手和委託人會約定用一支委託人解不開密碼的手機連絡啊?那支手機內容將來還要當呈堂證供?

l   另外,先不論時間序和時間長短好了,地鐵站命案後殺手的反應、老公仔「兩次」回應電話的反應等,都有矛盾。

 

55    黑色彼岸花

l   我提一個基本的問題。小說必須合於生活經驗,而生活經驗中,兩起獨立事件多半是偶然,例如我的早餐少了荷包蛋,和美國白宮爆炸,這在經驗上就是兩件完全不相干的事,不會因為剛好發生同篇小說中,就預設這兩件事就一定是相關的。

l   將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用某個樞紐串在一起,這是作者該做的事;例如我的故事結局是「我老婆因為忙著去炸白宮所以忘記幫我準備早餐」,故事本身便是要探尋這樣的關連性。而不會是我一發現早餐沒有蛋,就把老婆扭送FBI

 

56    捕蛇人

l   以「蛇郎君」改編的故事,構想很有趣,蛇郎君是個很有趣的故事,姐殺妹非常驚悚。

l   這篇改編相對而言就太平淡了,變成一場家庭鬧劇,所以是「我睡妳老公幫妳試看看他是否愛妳」的概念嗎?

l   文字部分偏輕小說,雖然沒有一定要用什麼樣的文字才能寫古早台灣,但有些用詞還是怪怪的,例如「異物」,那比較像是形容掉在眼睛裡的東西,要形容妖怪還是叫它妖怪或妖物吧。

l   又例如蛇郎君的對白,「偽物的傲慢令吾感興趣,所以吾順著她的意,直到月中才迎回真物。」我知道有些日本漫畫中譯會用吾、汝這樣的文字像徵古典用詞。但這畢竟是中文創作,用比較正常的文言文或稍古典的白話文寫作會比較恰當。

 

57    暗箱之蟲

l   心理懸疑驚悚作品,故事架構ok,特定的驚悚橋段設計也可圈可點。

l   然而文字過於累贅,用詞文法均不精準,例如一句話:「然而,直到有一天我才發現,原來這種所謂的『正常現象』,才是真正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在我發現影片中不自然的地方後。」其實可以縮寫成:「直到有天我才驚覺這所謂的正常現象其實並不正常。」

l   受累於文字,整篇故事讀來相當辛苦,我不大能融入作者企圖設計的情境(簡單來說就是很出戲),作者所欲傳達的驚悚氛圍也大為減弱。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a0111&aid=13013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