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董卓] 亂世的序幕(13)
2019/01/26 06:20:32瀏覽3688|回應0|推薦7

戰滎陽

  

前面提到,關東聯盟分為北、東、南三路,並未會師一處。不過北、東兩路地理位置接近,兩路軍的領袖應該有過一次會議,至少兩個話事人袁紹、張邈參與這次會議,確認袁紹「盟主」的地位。袁紹也努力盡他盟主的責任,給東路軍一些沒有正式官銜的小老弟們加上雜號頭銜,曹操是奮武將軍(當初你不要棄官不就好了嗎?),鮑信是破虜將軍,鮑信的弟弟鮑韜則是裨將軍。

    俗話說「相見不如懷念」,這場會面造成的問題比解決的問題還大得多。

    這時候董卓遷都、火焚洛陽的消息傳來,這些長年在洛陽鬼混的士族公子們想必非常震撼,然而一如鄭泰分析,沒上過戰場的公子們一想到董卓和他手下的涼州部隊,心態先矮了一截,大家都按兵不動,等有人先出頭。

    曹操忍不住了,身為少數上過戰場的關東人,他懇切地向各位大哥哥們提出建議:「我們舉義兵以誅暴亂,大軍都已就位了,大家還在等什麼?假設董卓今天是以皇帝名號,在洛陽設防,向東方發號施令,雖然正當性薄弱,但我們很難處理。但今天不是這樣,他燒毀宮室,劫遷天子,直接毀了自己的正當性,現在海內震動,不知該聽誰的命令,這是大好時機啊,一戰可定天下,機不可失!」

    但聯軍仍是不為所動,曹操決定不等了,他帶著自己的部隊離開酸棗,直趨洛陽東邊的要塞成皋。

    有幾點常見的迷思要先釐清。第一,有些創作或是電玩受《三國演義》影響,會將這場戰役形容成曹操「追擊」董卓,現在我們知道,董卓並沒有隨著皇帝西撤,他留在洛陽城外,自然沒有「追擊」的問題。第二,包括《三國志武帝紀》在內的某些文獻或創作,會讓我們以為這戰是曹操獨自帶球硬切,用他很少很少的兵力去挑戰董卓,事實上參與這場戰役的還有衛茲及鮑信兄弟,衛茲還是以張邈部將的身份參加。前面提到,鮑信回泰山募得的兵就有二萬,衛茲不知從張邈那邊獲得多少資源,具體參戰人數多少不確定,但應該不是之一、二千人的小部隊就是了。正確點來說,這場滎陽之戰是由「陳留四人組」曹操、張邈、鮑信、衛茲一起打的。

    曹操部隊進入河南尹境內,可能先到中牟縣收編了楊原、任峻的人馬,也因為楊原的號召,河南尹東半部的縣份都持反董立場,曹操部隊於是毫無阻礙地一路西行至河南尹中部的滎陽,這裡是上古的黃河水運重鎮,有運河接通淮、泗地區,秦漢帝國的最大官方糧倉敖倉就在黃河邊上。就在滎陽城外汴水邊,曹操遭遇了董卓的部隊,領軍將領是徐榮。

    此戰細節不詳,只知道從日到夜打了整整一天,最後以曹軍的慘敗坐收,衛茲、鮑韜戰死,曹操中箭,座騎受傷,靠著曹洪讓出馬匹,曹操才在夜色掩護下逃離戰場。雖是如此,曹操也打出了風采,據說徐榮本來是要帶兵去打酸棗的聯軍總部的,但看到連一支偏師都那麼難啃,就決定退兵不打了(好像太隨便了一點)

    這場滎陽之戰是曹操出道第一戰(之前打黃巾算是熱身賽),雖然失敗但還是很值得紀念,曹魏政府後來做了愛國歌曲《魏鼓吹曲》十二首,接在開場曲〈楚()之平〉之後的就是〈戰滎陽〉(歌名很適合來開雞排攤),歌詞寫到對手的強悍(「二萬騎,塹壘平」)、戰事的慘烈(「勢不集,眾幾傾」)以及戰後絕望的政治局勢(「同盟疑,計無成」),不過最後還是用「賴我武皇,萬國寧」做結尾,滿跳tone的,古今愛國歌曲都差不多。

    曹操一戰敗掉了他大多數的資本,他回到酸棗,仍試圖說服聯軍協同作戰,但這時他說話更沒份量,連張邈都無法挺他了。曹操一氣之下便離開酸棗,去南方揚州丹陽郡募兵四千人,但才剛往北行軍沒多遠,揚州兵就鬧兵變,跑到只剩五百人,曹操邊走邊收人,總算有一千多人,他不想回酸棗給張邈看到他的落魄樣,就跑去河內投靠袁紹了。

    這場戰爭值得一提的還有徐榮,他稍後還會出場,容後慢表。

    東西軍第一戰,東軍慘敗,原本就很縮的公子們更是縮陽入腹,但又沒人敢說解散,只好「每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袁紹這盟主也當得很難看。

    董卓得到這個情報,他開始思考:擺平這些公子哥兒,或許根本用不上暴力。(57)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a0111&aid=12435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