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董卓] 涼州三明的年代(18)
2018/04/07 05:42:00瀏覽2458|回應0|推薦4

        這是第一章的附錄,講一下刺史到州牧中間的演進。第一章、涼州三明的年代到此告一段落,下週會休刊一週,之後再開始連載第二章、屠家子的野望。

--

附錄:刺史州牧

歷史課本或一些文章提到東漢末年「刺史改州牧」時,常有類似這樣的說法:「東漢朝廷為鎮壓民亂,於188年接受劉焉的建議,提升部分『州刺史』為『州牧』,同時賦予民政和軍政權力,因此導致了後來的方鎮割據。」

    我以前讀到這段時心中總是充滿疑問:明明後來很多方鎮都只是刺史,曹操是兗州刺史,劉表是荊州刺史,他們明明也都統治一州,也有軍隊,這樣一來,刺史和州牧的差別到底是什麼呢?

    要回答這問題,我們得回頭看兩漢四百年「州」制度的演變。

    依漢朝最初的制度,地方一級政府是「郡」或「國」,郡太守或是國相為行政首長,那是二千石的高位,僅略低於中央政府九卿的中二千石。

    西漢武帝時創立了「刺史」一職,其功能並非行政而是監察。刺史們在地方上沒有常設的辦公室,他們通常在八月離開首都長安,巡遊所督各郡,檢查是否有豪強欺壓百姓、郡守違法、收賄、冤獄等情事(即「六條察州」),隔年初回到京師,向朝廷報告。若發現違法情事,刺史也沒有警察或司法權,他們只能向三公提出檢舉,三公再派出特別調查員,以決定是否罷黜官員。刺史的官階(品秩)很低,僅有六百石,比大縣縣令品秩千石還低,因此有激勵條款:刺史若監督一州九年,表現優異,就有機會直升郡守。

    換言之,刺史是京官,不是地方官,是朝廷放出去的耳目。

    由小刺史「督」大郡守這樣的設計,西漢時一直有爭議,反對派認為小官監督大官「輕重不相準」,建議將這位置改名為州牧、並將品秩提高到二千石;贊成派則認為小官當監察官才有幹勁,大官掌監察就只想混退休而已。光是是西漢年間,刺史改州牧再改回來就有兩次,不過無論名稱,職務性質都一樣,惟一差別就是六百石與二千石的品秩高低。

    東漢政府沿用刺史的職稱與六百石的品秩,但工作內容已有所調整。首先,刺史在地方上有了辦公室,也有自己的屬官與幕僚,他們不再巡迴於洛陽與駐地,而是常駐地方,改由計吏向中央報告業務。其次,刺史若認定違法情事,可直接罷黜官員;此外,刺史也有察舉權,每年可推舉轄區內一人為茂才。

    在這種設計下,刺史權力暴增,並且與地方產生利益結合,開始有了地方大員的架勢,而現實上行政需求又強化了此一趨勢。東漢對郡守有「二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發」的規定,因此若遇上跨郡事務,單一郡守不能跨越郡界,自然無法處理,此時由常駐地方的刺史負責,自然比中央另派專員處理更省錢又有效率。因此到了東漢中期,我們可以看到朝廷指示州刺史辦理賑災、整肅吏治、開闢道路等業務;到了東漢末期,大規模的民亂非一郡可應付,刺史帶兵於是經常可見,例如豫州刺史王允帶兵討伐黃巾之亂,涼州刺史耿鄙率涼州六郡郡兵處理亂事(雖然失敗)

    簡言之,在東漢末年時,州刺史原本就有一定程度的行政與軍事權,188年東漢政府依劉焉的建議改刺史為州牧,並未更動職務的實體內容,也不是新創設了一個軍政權一把抓的藩鎮職位,僅是將原本職位的品秩,由六百石調整為二千石而已。

    這項調整帶來的非在體制上的變動,而是實質面的影響。先前由於刺史品秩低,擔任刺史的只能是資淺的官員(千年公務體系慣例,若無犯錯,調整職務時頂多平調,不能調降);因此即便實際上「并州刺史」比「少府」握有更大的實權,你還是不能讓董卓這種當過河東太守又當過將軍的人擔任「并州刺史」,那是一種羞辱。

    因此「刺史改州牧」的真正目的,便是為資深官員開一扇外放地方的便門,用劉焉的話來說,就是「清選重臣,以居其任」。

    那麼資深官員擔任州首長,與資淺官員有什麼不同呢?可以想像的差別就是,資深官員的幕僚群比較龐大且有經驗,資深官員的名聲較響,地方官員、豪族比較容易買他的帳。例如劉焉以九卿身份轉任益州牧,原本在中央任職的益州精英董扶、趙韙便隨劉焉入蜀,益州出身的官吏賈龍也大力支持劉焉。

    另外一提,漢末「刺史改州牧」的目的就是應付亂事,最初的三個州牧:劉焉任益州牧對付馬相之亂,劉虞任幽州牧對付張純、張舉之亂,黃琬任豫州牧對付地方賊寇;在此前提下,州牧掌兵權自是必須,但這並非表示州牧一職本來就管兵。

簡言之,州首長(無論它叫州刺史或州牧)權力的擴充是一段漸進的過程,並非188年一道詔令的結果,因此即便你的頭銜只是刺史,只要有實力,照樣可以在檯面上嚇嚇叫,相反地,並不是每個州牧都會變成方鎮,例如黃琬,平定亂事後就被乖乖召回京城,最後還死得不明所以(18)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a0111&aid=11143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