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董卓] 董卓之後(5)
2019/08/31 05:27:09瀏覽2591|回應0|推薦13

涼州四天王

   「涼州四天王」是我給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代稱,他們都是涼州人,都是軍人,用比較小說角度形容四個人的關係,李傕是傲慢的大哥,郭汜是覬覦大哥之位的老二,張濟是獨善其身的老三,樊稠則是快速竄升的新星。

    李傕是四人中形象比較清晰的,他的表字稚然,出身涼州北地郡,在董卓麾下是名聲卓著的戰將,早前劉艾曾評論孫堅用兵不如李傕、郭汜;陽人之戰後出使孫堅求和的,也是李傕。

    李傕的家族應是中等軍公教人員之家,堂弟李應當過京兆丞趙溫的故吏,兩個姪子李利、李暹以及外甥胡封均隨董卓效力,另外李傕還有個同鄉故舊李禎,當到皇帝身旁的侍中。李傕本人「習於夷風」,指揮得動羌胡傭兵,這些人脈大概是李傕在後董卓、後牛輔時代取得領導地位的原因。

    不過李傕也就僅止於一個會打仗軍人而已,離帝國舵手還有很大的差距。史載李傕是個虔誠的信徒,常邀請道士或女巫的降乩,隨身帶滿平安符與幸運物;他在宮門前為董卓立了個「神坐」,進宮前得先拜拜。他不懂宮廷禮儀,也不願意學,在史書上就是一副大老粗的模樣。他雖有人脈,卻是個糟糕的老闆,下屬背叛率不合理地高。

    郭汜雖是李傕並列的董家軍戰將,但他的記錄就少得可憐。我們知道他的另一個名字是郭多,出身涼州張掖郡,有個管很嚴的老婆。李傕曾罵郭汜是「盜馬虜」,但我們不確定這個罵詞所指為何,畢竟偷一、兩匹馬為生的夜賊,和一秒鐘幾千匹馬上下的走私商,都符合「盜馬虜」的詞意。

    張濟則是涼州武威郡人,同樣是公務員家庭出身,至少他的姪子張繡年輕時是縣政府的吏員。比張濟更有名的是他美麗的妻子,《三國演義》稱她為鄒氏,史書則未留其姓名,後來曹操便是為她喪失了兒子曹昂和部下典韋。

    樊稠則是涼州金城郡人,他的資歷可能比李、郭、張三人淺,乃至於董卓在世時,樊稠並未獨立領軍,而是大老闆身旁的首席部曲。不過事實證明,樊稠的作戰能力比起三位前輩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上他內建有英雄氣質,使他在後董卓時期人氣飆漲,但也種下他的死因。

    可能有人會從印象上以為涼州四天王一拿下長安就陷入狗咬狗的窩裡鬥,事實上,四天王政權維持了二年又八個月左右的安定狀態192年六月長安淪陷算起,直到195年二月樊稠被殺為止。當然,所謂「安定」是比較級的說法,單單指這四人沒有互相砍來砍去,整個帝國包括三輔地區仍是一團混亂。

    初入長安時,四天王的政治野心有限,他們似乎只想保有軍隊,對帝國權柄並不熱衷,因此他們追求的頭銜都相當平庸: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都只是雜號將軍,雖然比李、郭先前掛的校尉高一大階,但畢竟不是第一級的將軍位。樊稠等人則僅為中郎將,胡軫為司隸校尉,賈詡為左馮翊。

    四天王拱上檯面的執政官是前將軍趙謙,他接手王允留下來的司徒一職,之後又擔任尚書令。大家如有記憶,趙謙是蜀郡人,曾奉董卓之令攻打劉焉;這麼一來,日前打開長安城門、向李郭軍獻降的那支神秘蜀軍究竟何來,應有明顯線索吧。

    趙謙執政沒過幾個月就死了。同時執政的還有老臣馬日磾,他以太傅身份錄尚書事,但位置沒坐熱就被派去出差「持節慰撫天下」,接下來參錄尚書事的有司徒淳于嘉、司空楊彪、太尉周忠等,

    四天王很快就發現雜號將軍、中郎將的職銜太遜,政務完全交給士人風險也太高,於是192年九月,四天王們的頭銜有了跳躍性的提升,大哥李傕任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原司隸校尉胡軫病死),假節,封池陽侯,並成立獨立辦公室(「開府」);二哥郭汜則擔任後將軍、美陽侯;三哥張濟為鎮東將軍、平陽侯;老四樊稠則為右將軍、萬年侯,官階比張濟還高。長安朝廷由李、郭、樊三人共秉朝政,張濟則返回陜縣大本營,提防關東軍。

    雖然說是共秉朝政,但李、郭也知道自己是「秉」不出什麼東西的,他們還是找上集團大腦賈詡,給他封侯,並拱他當尚書僕射,也就是尚書臺的副首長,賈詡堅決辭讓,最後賈詡沒封侯,進尚書臺也只當個負則官員遴選。不過賈詡雖不居高位,他對四天王政權的穩定仍相當重要,無論是擔任四天王間的調解人,或是四天王與皇帝間的溝通管道,賈詡都頂著「裡外不是人」的壓力努力工作著。

    第三次關東聯盟,便是賈詡面臨的挑戰。(80)

( 興趣嗜好電玩動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a0111&aid=129018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