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董卓] 董卓之後(3)
2019/08/17 05:43:37瀏覽2305|回應0|推薦6

并涼衝突

    簡言之,王允處理董卓餘黨的原則是「捉大放小」,董卓親屬滅族,附董士人處死,至於廣大的涼州軍士們則不加刑責,只是解除武裝。這樣的原則其實不能說錯,但王允顯然缺乏具體落實步驟,更沒有適當的政策宣傳管道,乃至「誅殺董卓」一事從一起單純政治謀殺,上綱成為并州、涼州兩個族群間的衝突,再無法收拾。

    前面提過,董卓集團本來就有很強的地域性,他又整頓了蓋勳、皇甫嵩、馬騰、韓遂等朝野涼州勢力,儼然成為涼州人的共主。而王允這頭是否刻意地組成「并州幫」以對抗,則不是那麼清楚。不過在董卓死後,獲得晉升的,確實只有并州人;呂布從中郎將升為奮武將軍,封溫侯,而且「假節,儀比三司,共秉朝政」;王允的同鄉宋翼、王宏(可能就是王允他哥)分別擔任三輔中的左馮翊與右扶風,共保長安安全。相反地,刺董同盟中,關中出身的士孫瑞、魯旭等人則沒受什麼封賞,也未領任何實權。

    其實王允大封同鄉未必就是要建立一個「并州人的朝廷」。事實上,王允相當努力地想當個獨裁者。他當時是「錄尚書事,總朝政」的地位,呂布頭銜雖響,其實沒什麼地位,王允將呂布視為一介「劍客」,政務上不怎麼聽他的意見(當然,呂布自己也不爭氣,老說些「董卓部曲死光光」、「董卓財產大家分」之類沒建設性的建議)。便是其他士大夫,王允也不給好臉色看,史載,這時的王允極為剛愎自用,凡事只講政治正確,不顧現實考量。王允又禁止侍中、侍郎等官員出入省中(因為當時沒宦官),自己卻整天跑去給皇帝講孝經,將皇帝牢牢握在手中。

    但在董卓舊部的眼中,殺董卓的就是你王子師和呂奉先兩個并州仔,升官的也都是你們并州人,你要我怎麼放下地域情結?於是董卓死訊剛傳出,在東方潁川、陳留一帶燒殺擄掠的李傕、郭汜、張濟等人,第一反應就是找并州人洩憤,而且不是在并州的并州人,而是自家軍中的并州籍士官兵與軍眷,因而「并州人其在軍者男女數百人,皆誅殺也」。這是個完全不理性的行為,可見其恨意之深之廣。

    另一方面,呂布對涼州人也是相當畏懼,他現是向王允建議「盡殺董卓部曲」,被拒絕後,想來在呂布在他能力範圍內,必然盡可能地苦毒涼州人,因此「涼州人皆怨」。最後關中輿論變成「當悉誅涼州人」,而涼州人之間也相互傳言:「蔡邕、丁彥思也不過和董公好一點就被殺,何況我們?今天朝廷不下赦令,卻要我們解散,我們今天一解散,明天就是俎上魚肉啦!」

    至此,王允原本「此輩無罪,從其主耳」的善意完全被淹了過去,雙方敵意持續升高,衝突一觸即發。

    這邊岔題講一個人,荀攸。荀攸在幾個月前和何顒共謀刺董失敗,何顒死,荀攸下獄,董卓死後然荀攸被放出來,按理說該有個好位置,但荀攸卻棄官逃離長安,為什麼呢?

    當初荀攸的刺董計畫中,董卓死後該做的第一件事是「據殽函」,接著才是「輔王命,以號令天下」。換言之,荀攸非常清楚董卓之死必將引來關東軍隊的西侵,長安朝廷得先求自保,否則號令天下云云只是空口說白話而已。

    王允和呂布都沒慮及此點,關中的東方門戶洞開。荀攸大概就是看到這情形,才選則棄官回鄉吧。

    或許只是我們的後見之明,但荀攸的決定是對的。(78)

( 興趣嗜好電玩動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a0111&aid=12856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