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P155,L8
2010/01/07 18:21:57瀏覽1467|回應0|推薦0

第二正修苦分二,一 思惟生死總苦,二 思惟別苦。初中分三,一 思惟八苦,二 思惟六苦,三 思惟三苦。  今初

第二開始說明修習苦諦,並以二種次第說明,首先探討六道所有苦諦的總相、其次說明六道苦諦的各別相貌;而苦諦的總相又以三種方式說明1.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盛)2.六苦(無定過患、無飽足過患、數數捨生過患、數數結生過患、數數高下過患、無伴過患)3.三苦(苦苦,樂苦以及行苦)

如親友書云﹕「仁和應厭於生死,欲乏死病及老等,無量眾苦出生處。」應如是修。此中修習厭生死者,謂思惟彼是眾苦根源。苦者,謂已顯說欲乏等四。等字攝四,共為八種。此八種苦,是薄伽梵於多經中,明苦諦時數所宣說。

這裡先引用親友書的教示:修行人應厭離生死、並暸解八苦是無量眾苦的來源;而釋尊在許多經典當中宣說苦諦時也常常說明八苦。

修共中士一切所緣法類,如共下時所說共法,此亦應取。諸不共之修事,若有慧力,如下所寫皆當善修。若慧劣弱,可暫捨置所引教文,唯當修習應時義體。

宗大師於此再次殷重地提示:在修共中士道時所要修習的教誡,仍是要依於共下士道所修的共法漸次增上,而且如果修了共下共中士道法類仍有餘力時,對於其他不共的法類也當要好好學習。但如果心力不足,是可以專注在目前修習的部份,暫且放下其他不共的部份,不過仍要「應時義體」專注在目前需要對治的部份。

此等雖是思擇而修,然除應修諸所緣外,餘善不善無記等上,悉不應散。當於所緣遮心掉等,亦莫令隨昏睡沈沒增上而轉,當令其識極為明淨,漸次修習。

所以必須思擇而修,除了如理如法依次第來修,以外其他的善、不善、無記等方式都不應「散」即分心在這些無關的法類,並且要專注在所緣的法類避免內心的「掉」浮躁不沉靜,也要注意不能「沉」昏昧不清,總之要讓心緒保持明白寂靜、依次第來修習。

入行論云,「雖長夜修行,念誦苦行等,若心散亂修,佛說無義利。」此說一切散亂善行,其果微少。又修信大乘經云﹕「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隨其所有信解大乘,大乘出生,當知一切,皆是由其不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此中不散亂心者,謂除善所緣,不向餘散,法及義者謂文及義,正思惟者,謂以觀慧觀察思擇,由此顯示隨修一切功德之法,皆須此二。故說引發三乘一切功德,皆須二事,一除善所緣心不餘散,專一而住真奢摩他或其隨順。二善觀察善所緣境,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毘缽舍那或其隨順。如是亦如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或諸菩薩,或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此中若無真實止觀及隨順二,則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止觀之果。

接著引用入行論偈頌為例證:「雖長夜修行,念誦苦行等,若心散亂修,佛說無義利。」 所以雖有善行但若心緒散亂,所得成果將是極其微少!另修信大乘經也說明:「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隨其所有信解大乘,大乘出生,當知一切,皆是由其不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 菩薩依種種法門來信解大乘、發起大乘菩提心,都是因為菩薩是以不散亂心,正思法義而來,也就是善所緣及觀察思擇、也就是止觀兩項功夫,所以要引發三乘一切功德 皆由止觀而來,以下引用解深密經作例證:釋尊告訴彌勒菩薩要成就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乃至於佛果,要資集入世、出世間一切圓滿功德,都是要依修習止觀才能證得的殊勝成果。所以要真正做到止與止的隨順、觀與觀的隨順,那這樣止觀證得的成果,就肯定是三乘一切的圓滿功德,所以不是真正如理如法做到止觀,所得之成果,那就不一定是三乘一切的功德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RL56&aid=366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