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P133,L2
2009/10/28 14:25:28瀏覽1236|回應0|推薦0

由所依門故力大者。謂如鐵丸小亦沈水,即彼成器雖大上浮,說智不智所作罪惡,而有輕重。

所依門:指身語意三門所依止,即依其所治(三毒:貪嗔痴)及所治損害(三學:戒定慧)之特性將使所造之業感得現輕異熟甚且感熟於那落迦中;這裡以「鐵」為比喻,同樣是鐵一樣的材料,當做成鐵丸時不論再小一定沉入水中,而做成鐵碗甚至鐵殼船再大也能浮於水上。所以三門所造之業,因其是緣著三毒或是三學,感果輕重差異極大。

此因相者,涅槃經說,諸愚痴者,如蠅粘涕不能脫離,雖於小罪不能脫離。由無悔心不能善行,由覆藏過,雖先有善為惡染污。故應現受異熟之因,變為極重那落迦因。又如少水投鹽一掬,則難飲用,或如欠他一文金錢,不能還償,漸被逼縛受諸苦惱。

緣著三毒所造之業何以如此嚴重?此引涅槃經經文說明:三毒熾盛造業時,就像蒼蠅沾染粘涕一般反覆、貪著、不願脫離,像這樣就算是微小罪惡也無法停止、斷除;因為知見不足無悔過心故不能造做善業、因為隱匿包藏過失,就算先有善行也將會被後來得惡行所染著,由此本僅是造作現受、異熟之業因,經久串習就會累積加重變為墮落極重那落迦之業因。就如於少量水中投入大量鹽巴,這水就不能喝了,又或如是欠錢不還時,被債主逼迫限制。

又說五相,雖是當感現輕異熟,能令熟於那落迦中,謂重愚痴,善根微薄,惡業尤重,不起追悔,先無善行。故說輕微是指智者,能悔前失,防護後過,不藏諸惡,勤修善法,諸惡對治,若不修此妄矜為智,由輕蔑門,知而故行,是為尤重。

所以特別說明以下5種因相,都會跟前面因小感大作用相同:重愚痴,善根微薄,惡業尤重,不起追悔,先無善行。所以在「所依門」中造業感果輕微的就是修習三學(戒定慧)之人,因為他們可以能悔前失,防護後過,不藏諸惡,勤修善法,諸惡對治;但若沒有好好修習三學反而自以為是,了解業果道理後還是造業,那所感之果將會特別嚴重。

寶蘊經亦說,「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輪王位,各以燈燭器等大海,炷如須彌,供養佛塔,其福不及出家菩薩,於小燈燭塗以油脂,持供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此中意樂,謂菩提心及其福田俱無差別,然所供物,殊異極大,是所依力極為明顯。

 

以下特別說明三學中有關戒對業的影響:

寶蘊經上說: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生命都(發菩提心)信奉大乘,每個都具備轉輪聖王般崇高地位,用勝妙無量、如須彌山大小的燈燭供養佛塔,這功德已經夠不可思議了,但還是不如一位出家具戒的法師用普通小燈燭供養佛塔的功德,而且前者功德僅是法師功德的百分之ㄧ。這其中所二者所發菩提心與所供佛塔是沒有分別的,但是所供物差異很大,所造功德的差異更是巨大,顯然這就是持戒對所造業之影響。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RL56&aid=344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