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8/14 10:55:25瀏覽383|回應0|推薦0 | |
為了宣傳世大運,台北市政府8/12舉辦了「世大運踩街嘉年華」活動。當現場照片一一傳出,頓時罵聲不斷,有人說像靈車,有人說遊行隊伍老人居多,讓整個遊行感覺更像送葬隊伍,更多人說「這呈現了中華台北獨特美學不意外」。
當然也有擁護者緩頰,大意是說這就是台灣向世界展示本土生命力、為何要對自己的文化自卑…等等。也有人反問「你嫌裡面的成員都是老人,問題是有多少年輕人肯頂著大太陽上街遊行?」
嚴格來說,正反兩邊的說法都沒錯。但如果都沒錯,這個遊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1. 1. 目標群眾: 除了「奧運」、「世博」、「世足賽」等第一級的體育賽事和會展活動,可以真正吸引相當數量的國外觀光客到主辦國參與以外,類似「世運、「花博」和「世大運」都已屬於第2、3級的國際型活動,以台灣舉辦過前兩項活動的事實證明,這種2級以下的國際型活動,的確是有些「國際宣傳」效益,但「真正吸引觀光客」的效益其實有限。換句話說,如果純粹以吸引參與的目標對象而言,「國內觀眾」還是大宗。(除了被動員的以外)誰會買票進場看開幕看賽事?所有宣傳活動應該要符合哪個階層的美學?答案很明顯-「年輕世代和中產階級」。
對於這群常常接觸國外各種「嘉年華式」活動的人來說,「踩街嘉年華」在他們的心中已經有一些大致的美感標準與樣貌。無論從「視覺製作物(大部分是花車)」和「遊行參與者」兩個主要元素而言,這次的踩街嘉年華的確與他們心中既定的樣貌相去甚遠,加上又是一個(號稱為)國際型賽事的重點活動,心中的這把尺只有更嚴、不會更鬆,現在所呈現的風貌,當然不容易引起認同和共鳴。 2. 2. 本土文化: 我一向很贊成「最本土就是最國際」,也絕對認為我們要以自己的文化為榮,但如果我們細想,無論是高雄世運會開幕的「電音三太子」、或是前陣子引起國內外收視熱潮的電視劇「通靈少女」,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那就是「精緻化的本土文化呈現」。簡單的說,菜很重要,但怎麼炒更重要,如果當時的「電音三太子」不是經過當時開幕活動策劃人員配合燈光、音樂、動作動線、節目編排等軟硬體配合與氛圍塑造,如果當初通靈少女的拍攝風格與節奏是「民視」、「三立」長壽劇風(沒有貶損之意,只是舉例),相信引起的討論與正評會不一樣。 所以,如果這場活動是定位成國際賽事的「踩街嘉年華」遊行,所呈現出來的本土文化,應該是經過妥善設計、具有國際感的、精緻過的本土樣貌(例如聘請一位藝術總監掌控風格品質、媒合宮廟與本土藝術家合作),兼具本土文化與美學標準,而不是現在這樣丟給宮廟自己去弄。
3. 3. 高cp值的迷信: 從最後的結果看起來,我可以做個大膽的假設-這次的「踩街嘉年華」所花的預算一定頗低,而且為了用這麼低的預算辦成活動,應該是運用公部門慣用的一種成案方式-(用政治樁腳關係+小小金錢補助)發動地方團體共襄盛舉,而地方上有能量、有意願配合的團體,最大宗當然是(一些需要賣市府面子的)企業和宮廟。
無論是從世大運一連串與網紅合作的網路宣傳影片,還是從過去類似活動的宣傳手法來看,柯p政府是一個尊奉、甚至迷信「低成本、高宣傳效益」的團隊。以為市民節省的角度而言,這樣做當然沒錯,但如果不想花大錢製作真正有國際水準的遊行,只肯花小錢補助、也不想多花錢、花時間請藝術家協助參與的單位創作製作,就該預期最後呈現的風貌會現在引來罵聲的樣子。
能不能解套?當然可以。如果一開始,就把這個活動定位為「世大運主要場館所在地社區居民為主幹的台灣在地宗教祈福遊行」,像是《世大運土地公祈福遶境嘉年華》,包裝成國際體育賽事「前所未有」的場館所在地的在地宗教祈福活動,目的是為在這土地上比賽的選手、為賽事順利舉辦祈福,與一般人心目中的「國際活動遊行嘉年華」畫清界線,反而可以化危機為轉機,一方面讓宮廟盡情展現自己的宮廟美學(還是可聘請藝術顧問稍加修正),甚至只要再多花一點預算,創造出一個國際視角的視覺亮點裝置配合一起遊行,就可以創造更多的國際媒體曝光,搞不好還能吸引一些文青年輕人參與拍照打卡,增加年輕族群參與。
簡單的說,省錢可以,但要省得聰明。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