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04 23:53:43瀏覽547|回應0|推薦0 | |
沒事常到我部落格逛逛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很久沒有寫電影觀後感了。一來是因為我覺得寫來實在麻煩,二來網路上許多評論寫得都極好,實在不差我這一篇。 但今天,我必須破例,不由自主、不吐不快地破例。 沒錯,只為了這部橫空出世、街談巷議的神級靠片-「台北物語」。 今天傍晚我走出了幾乎客滿的喜滿客6廳,電影結束時滿場的掌聲還在耳邊縈繞,活到快過半百,卻第一次經歷這種前所未有的觀影經驗,感想千頭萬緒,實在不知從何說起。我怕隨心所至地寫,會變成一篇五、六千字的長文。 所以,一方面不想挑戰大家的耐心,一方面偷點懶,我就簡單的從幾個關鍵字,大致寫一下我的想法。 1. 荒謬 已經有許多評論說過這部電影能成為台灣電影史上第一部「靠 (cult)」片的最主要原因,是它的「荒謬」,而且是「從頭到尾、由裡至外、義無反顧」地荒謬,這點我十分的贊同。它的荒謬不只是演技(尤其是兩個字的女主角)、劇情(從頭到尾都是巧合)、對白(對白生硬、不了了之的轉折、太多金句)、攝影(晃動、失焦、人物出框或切半)、打光(同一場戲的光線變換莫測)、剪接(氾濫且無意義的快速剪輯蒙太奇)、音效(完全沒有配效果音沒有混音,導致環境音無奈地必須忽大忽小)、音樂(常常鋪滿整場戲卻又超沒存在感)、幽默感(類似大尾鱸鰻般的橋段)…全面性的粗糙-其實更精確地講,不只是粗糙,更是「反觀眾期待而行」。更別提其實許多配角演員的演技仔細看來其實不弱,但被導演硬生生地用分鏡、剪輯所塑造出來的「沒有節奏的節奏」給搞爛……不管這個「反」是導演故意的,還是真的是沒有能力沒有才華所致,但正是因為荒謬到了底,所以產生了極大的趣味,而這個趣味,又恰恰好跟荒謬呼應、彼此強化,讓「荒謬」和「趣味」成為絕對相生沒有相剋的循環,讓整間放映廳發出一波又一波令人讚嘆的笑聲。 再加上這部片本身的企圖就是「用種種的荒謬諷刺社會現況」,更讓大大小小的荒謬存在得理直氣壯,存在得讓人幾乎相信所有的荒謬都是導演故意的安排。 2. 認真 如果你仔細解析這部劇本的結構,你會發現導演兼編劇,同時也是電影圈的黃老前輩,其實是有非常強大的野心的。一部短短兩個小時的電影(真的很短,所有觀眾都笑得意猶未盡),放進了包括愛情、責任、婚姻、政治、醫療糾紛、土地正義、人生觀…種種議題,而且,其實串接的十分巧妙(如果你不計較所有串接都是用「巧合」的話),忽略那些中途插入的臨演橋段(但其實細想這些橋段是有意義的,是想強化、烘托「荒謬」的這個主題),這個劇本如果找個人好好的修改一下情節與對白、好好的設計一下場景與分鏡,是有機會成為一個言之有物、且會被認同的真的「有說一些事情」的劇本。 但矛盾的是,如果把這些環節都修改得太過理所當然,反而又讓這部片顯得不再那麼「荒謬」。 所以,導演到底是「非常認真地想荒謬」,還是「因為想認真卻無法認真所以荒謬」,可能只有導演自己知道。 3. 歡樂 這部片的價值其實可以分成兩個方面,第一個其實上面已經說的很清楚,以台灣電影產業歷史而言,從製作環節的全面顛覆、從觀眾反應的絕對熱烈,這部片幾乎已經可以確定站穩了「台灣有史以來第一部cult片」的江湖地位。相對而言,在這個世代,第二個價值-「歡樂」,其實更為可貴。 這麼說好了,還記得我看完電影趕赴朋友的聚餐,朋友好奇的問我:「這部電影好看嗎?」 我馬上反問他:「你會為了什麼進電影院看電影?」 這個世代,娛樂的選擇太多了,不輸電影規格的美劇日劇韓劇甚至台劇,不用額外花費就可以看到,更別提你隨時隨地可以在網路上、朋友的隨身碟和雲端硬碟看到一堆高畫質高音質的電影檔案。電影院的優勢,除了螢幕大了一些、音效好了一些、3D/4DX的效果你家客廳暫時還無法做到以外,還有什麼? 沒錯,就是跟一群認識、不認識的人,一同歡笑、一同落淚的、群眾共享+分享式的觀影經驗。 請問在你的印象中,有哪一部電影,能讓幾乎全場的觀眾,3分鐘一小笑、5分鐘一大笑,還在片尾roll工作人員名單時鼓掌歡呼的? 我印象中沒有。但,「台北物語」做到了。 這件「只有進戲院才能體驗」的觀影經驗,在現今網路視頻、翻版盜版橫行,以及大家已經逐漸習慣在手機、在電腦上看影片的時代,對一群想要復興電影院文化、對電影有不可自拔的復古情懷的電影圈專業人士與觀眾而言,意義超級重大。 網紅陳沂說「台北物語」被追捧朝聖的現象是「很弱智的現象」,對不起,雖然她是我的朋友,但其實這次我不太認同她的批評,我敢說,她會這麼評論,一定是因為她沒看過這部片;只要她進電影院看過、與大家一起分享她的笑聲,就會知道這部電影造成的熱潮絕對不是「弱智」這兩個字可以簡單帶過。 也就是說,你可以不服來戰。 但,是爛還是神,請你先「進電影院」看過,再來戰。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