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12 17:35:17瀏覽536|回應1|推薦9 | |
每年的五月十二日是護士節(5/12),因為剛好在母親節之後,通常沒有人會特別去注意。 這一天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的生日,她生於1820年,卒於1910年。 她就像大部份偉大的女性般,勇於突破傳統,具有創新的精神,寧願做自己也不願意屈服於當時的社會環境,例如珍古德,還有證嚴法師等,都是不顧家人的反對,堅持做對的事。她們這種在逆境成長的毅力與勇氣,的確令人佩服。 我發現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天賦異稟,有超乎常人的仁慈與善良,且不畏權勢,至於是不是叛逆、反骨,也就見人見智了。 而我呢,當然具有一般人的善良忠厚與仁慈心腸,但是卻膽小如鼠,害羞成性,自我封閉多於開放心胸(open-minded),從小就是乖乖牌,當然成不了大事。 南丁格爾是英國人,她的父母長期住在義大利,在佛羅倫斯生下她。她出身於有文化教養且富有的紳士家庭,父母為了她日後能成為一位貴婦人家,培養她接受高等教育,所以她精通英、義、德、法四國語言。 然而,她卻鄙視貴婦人家那樣無所事事的寄生生活,1837年的一天,南丁格爾覺得自己聽到了上帝的聲音,要她完成一個使命。她主張男女平等,提倡婦女參加勞動,抨擊當時的社會道德觀念,這在當時來說可是不得了的事。 南丁格爾年輕時已經學習和翻譯了大量護理書籍,希望對人們有所幫助。 南丁格爾意識到護理病人不只是婦女的天賦,還需要知識,1850年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放下安逸的生活,前往德國的凱撒斯韋特接受護理訓練。 1853年克里木戰爭爆發,由於救護條件差,傷兵死亡率高。1954年,英國政府號召婦女前往救治,南丁格爾主動率領38名護士親赴前線進行救護。她著手改善營養和衛生條件,整頓敷料器具和藥物的供應,加強傷口護理,半年內傷兵死亡率由42%降至2%。尤其她對傷兵充滿同情心和責任感,夜晚時常手提油燈在病房巡視。 南丁格爾在1860年用公衆捐助的南丁格爾基金在聖·托馬斯醫院開辦了南丁格爾護士學校(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以後各醫院也相繼成立護士學校。她還提出公共衛生護理思想,認爲要通過社區組織從事預防醫學,她的一生培訓護士千餘多人。 她的主要著作有《護理筆記》、《醫院筆記》等,是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1907年英國女皇頒發敕令,授予一枚功績勳章,使她成爲英國歷史上第一位接受此一殊榮的婦女。 南丁格爾推動了護理工作和護士教育的發展,因此被譽爲近代護理創始人。國際護士會在1963年決定以她的生日定為「國際護士節」,紀念她並激勵護士繼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 南丁格爾的一生,其實一直都在進行醫療體系改革的工作。南丁格爾說過:「一個人早死並不可悲,可悲的是一個人活著卻不作有意義的事情,醫療改革是我人生最後的一場戰爭,是我的生命,只要我一息尚存,就會堅定的走下去。」 去年(2010年)是南丁格爾逝世一百周年,歷經百年演進,護理界開始推動護理師正名,再加上民國102年後將停止「護士執照」考試。從今年起,護理界將其改名為「國際護師節」,也希望大眾改以「護理師」來稱呼護理人員。 在一片失業潮中,獨缺護理人員卻是一枝獨秀出現人力荒。如美國失業率9%,居高不下,大家被裁員嚇死了,不知那天會輪到自己頭上?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出來呼籲:希望美國人多多學護理,這麼好的工作,外國人都來搶,完全沒有「失業」的困擾。 而國內護士荒的問題也是很嚴重,護理界調查發現,目前台灣有證照護士22.5萬人,在執業的護理人員共有13萬名,9萬多人拿到執照後不當護士,成為保險、美容、甚至空服員的熱門挖角對象,國內護理人員平均工作壽命只有七年。另外,香港、新加坡及大陸等國都向國內護理人員「招手」。 值此白色燭光的「國際護師節」,謹以此文歌頌勞苦功高的護理人員。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