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27 13:52:51瀏覽7077|回應5|推薦19 | |
台灣很會捕魚,也很能吃魚。無論相對漁獲量或相對食魚量,我們都超過國際水平。 當然曉得要選新鮮的,但是,魚離了水後就像人的年紀一旦過了四十,鮮度開始快速下坡。儘管冷凍、冷藏等保鮮技術日新月異,總是如各種保養美容或化妝,不過用以減緩下坡的速度而已。 因此,才會有「現撈仔」這個詞來強調漁產鮮度。然而,漁市裡隨便問,保證都是現撈仔,包括進口的鮭魚、?魚通通都是。我們只吃魚而不曾了解魚,所以真正好騙;「現撈仔」實指當地捕撈,未經冷凍處理的漁產。 抓了幾年魚,甲板上見識過不少,也吃過不少前一刻還游在水裡,永遠不會知道冷藏或冷凍滋味的魚;真正的「現撈仔」;啊,那滋味,天上才有 … 這部份不能講太多,對大多只能在漁攤買魚的是有點殘忍,而且,恐怕會被說成:「口口聲聲海洋文化,竟然滿嘴海鮮。」 海洋文化理應包含海鮮文化,是我們糊里糊塗吃魚,而且吃過頭了,才會使得海鮮文化扭曲變形而污名化。文章裡常常寫魚,或討論魚類生態或漁業種種,常被(質)問:「那你還吃不吃魚?」我的回答是:因為接觸魚、認識魚,所以吃魚懂得有所選擇 --- 可以吃的魚才吃,不該吃的絕對不吃。 關鍵在於「有所選擇」。吃魚沒有問題,胡亂吃才有問題;就像愛情本身沒有問題,但胡亂愛就會出問題。 看看營養專家怎麼讚美魚這種食物:魚類是高營養及人體基本所需養份的最佳來源;由於魚類蛋白質含有大量氨基酸,並且易於消化,甚至,完全消化;大部份魚類屬低脂性,熱量比一般肉類低,且魚油所含為不飽合脂肪酸,是心藏病或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食物;很多醫生建議,特別是兒童及老年人,在餐食中增加漁產食品 … 吃魚無罪,但需有所選擇,我們的海鮮文化才可能擺脫污名。有生態顧慮的不吃,如?仔魚、鯨鯊、珊瑚礁魚類等;採捕方法嚴重危害海洋生態的不吃;稀奇古怪的不吃,如深海睡鯊、曼波魚(翻車魚)等。 生物都有「迴避」本能,越能廣闊游動的魚,越能避開沿岸污染。所以,選擇浮游魚比吃底棲魚健康,吃離岸魚比吃沿海魚健康。離岸又浮游的,稱「大洋浮游魚」,英文為deepsea。結果,市面處處是「深海魚油」、「深海健康魚產」等,完全混淆了浮游、底棲基本分別,我們不了解海、不了解魚竟然到這樣的程度。 又因生物濃縮現象,微量的脂溶性有毒物質(有機氯、重金屬等),經由食物鏈累積,食物鏈層級越高的掠食性魚類,其體內累積的毒物越多;所以,有所選擇的,吃食生態(食物鏈)位階低的魚,會比吃位階高的魚健康。 「吃得好,吃得健康」誰不曉得,但除了從講究食物關心人體健康外,現代人吃魚,還需以不妨礙海洋環境、海洋生態的健康為原則。以生態角度來看,浮游性魚類一般較底棲魚沒有數量匱乏的問題;尤其既是浮游性又是食物鏈位階較低的小型魚類。魚的高低貴賤,大多是我們以價格扭曲了其價值。 台灣過吃魚習慣比較怪異,越是稀奇古怪的被認為越滋補;越少的、越貴的、越保育的,越是有人嗜食。有位魚類專家說:「台灣吃魚習慣,可說是整個方向都吃錯了。」專家們也鼓勵,多吃養殖魚產,讓我們快速枯竭狀態的沿近海海域得到休養的機會。 也許不少人要問:魚攤上這麼多魚,又沒寫名字,也沒註明出處;哪些是浮游魚,哪些是底棲魚?又怎麼看得出其食物鏈高低位階?更何況用什麼漁法捕撈? 顯然,我們吃很多魚,但不認識魚;我們抓很多魚,但普遍沒有漁業常識。又有人說:「就是吃魚嘛,何必這麼麻煩」。這句話等同於:「我們只負責吃,不負責瞭解。」或「我們只動嘴,不動腦。」我們的海鮮文化因而長久停滯在最底層的生存需求 --- 只為了滿足口腹的腸胃型思維。 海鮮文化因為不求長進而扭曲變形,而被詬病。這些,已經為我們贏得「海洋野蠻國家」的惡名,並且,讓我們糊里糊塗吃掉了沿海生機而不自覺。 認識魚、認識漁業,不是為了成為專家,但這是海島子民的基本常識,讓我們懂得有所選擇,不僅關係到自己的健康,也關係到採捕者的方向,更關係著我們將擁有怎麼樣的海洋。 ──摘錄自《腳跡船痕》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