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聲──《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讀後
2013/10/19 08:01:13瀏覽744|回應0|推薦6

 

 

聲音是高明的誘餌,總是釣起最肥沃的人群,眾人的耳朵宛如吸鴉片,音癮難耐,戒也戒不掉。

 

聲音彷彿隱形刺青,流動於時間洞穴,常常毫無預警地溢出,朝生命旅程「嗆聲」,讓人不得不屏息聆聽。

 

異國的居家環境很靜,靜到失去空間感。如果我坐在客廳,片刻不起身、不說話,會感覺牆壁瞬間消失,花朵一瓣一瓣填入,四周充滿繽紛。色彩尚稱民主,聲音卻十足獨裁。來自八荒九垓的「音崽子」,無不伺機侵占聽覺記憶,一音階、一音階慢慢吃盡。

 

靜得出奇,以至於能聽見木造房子熱漲冷縮的聲響,不遠處大西洋的潮水似乎漫至胸口,我幾乎要咳出座頭鯨之歌,而窗外的落葉掀起無形的波紋,彷彿在我的感官地圖震了一下,連室內鬥魚的咀嚼聲都能清晰入耳。

 

我明白,與大自然下棋一定輸。它的位移充滿啟示,不夠敏銳者無法立即覺察。它的立體環繞音響,宛如一組訓練有素的特攻隊,我舉手投降。

 

再遠一點的呢?比如城市。

 

東半球的台北市眾聲喧嘩,從前我晴天騎摩托車,雨天搭捷運,引擎聲和鐵軌聲都是線性的,一條切過地面,一條橫過半空,聲之刀法竟也快、狠、準,絲毫不馬虎!再加上其他共鳴聲,整座台北像一個巨大的腹腔,從其中嚎出的訊息,連外星人也接收得到吧?

 

也曾想過,把聲音紮成一束束的,放在隨身包包內。遇到不講理的人,就拿出「聲如洪鐘」那一束嚇嚇他;遇到美好的人事物,就掏出「聲如銀鈴」那一束按讚。聲之摧毀與聲之催眠,比我們想像中強勁。

 

這些零亂的想像如四散的音符,從無集合奏鳴過。但有一個執著的「捕音人」,迴盪著滿腔熱情,四處探訪聲音的源頭,企圖讓城市的原音重現,他,就是李志銘。

 

李志銘於今年四月出版《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一書,聲音的沖積扇隨豐饒的記憶成形,悄立於上,可見分流、網流,彼此擁有獨立的思想,卻又交相佐證、友善連結。

 

從書寫的模式可見,作者以專業角度為骨,而以個人情感為肉,思路是浪漫的,筆法偏向理性。全書共五篇,文字很紮實,情感很厚實。自序曲的默片,拉開城市印象的布幔,聲源滾滾,晃蕩的理由如此壯闊,再襯上自然美聲,最後餘音嫋嫋,三日不絕於耳。篇篇條理分明,可說是一本極具價值的聲之書。

 

我讀過的聲之書不多,最早是李茶的《寂靜之外:ECM的聲音》;稍後是張翔一的《台灣爵士光譜》;近年來還有馬世芳的《昨日書》以及陳德政的《給所有明日的聚會》。但這些都是音樂之書,與李志銘所探討的「聲度」截然不同!

 

在城市印象裡,他提到三重埔曾是黑膠唱片的產銷中心,曾是早期許多唱片公司的聚集地。也談及一些歌手與詞曲創作者的際遇,聲音與生命交會,滲透出一股化不掉的鄉愁。比如詩人陳克華作詞,王芷蕾演唱的〈台北的天空〉,曾養著一池我對未來的想望;比如葉俊麟作詞,洪一峰作曲兼演唱的〈舊情綿綿〉是父親時常哼唱的青春。然而,他的敘述幅員不限於唱片,台北乃聲茂地帶,聲線異常繁複,總有些聲音排除雜訊屏障,直達耳畔。

 

除了台北,聲之史還延伸至中國、日本、歐美,甚至帶到戰爭場景。「災難之聲」最不容易覆蓋,「死亡之聲」則威脅日常。記得小時候有一部關於警察破案的電視劇《天眼》,每當有人冤死,則出現恐怖的女聲配音,那淒厲的幽魂音,常讓我做噩夢!天知道,父母怎會讓我觀看那種兒童不宜的連續劇?多年後的現在,那份恐懼仍像細針,偶爾扎個幾下。

 

我鍾愛在城市漫遊,無負擔、無目的閒逛常撿到詩意。我也喜歡搭蒸汽火車和國光號,藉以駛進懷舊的氛圍。雖然我沒幻想過當車掌小姐,但剪車票的聲音,極為吸引我,伴隨「打洞」的動作,彷彿鑿光,一個小洞一個羞澀的字,密布的洞就是一首未修潤的詩。

 

人類永遠追求速度,對待速度也永遠矛盾。要飛快,又要慢活,慢吞吞之際,又焦急憤怒。真難伺候!

 

速度刮起聲之風,無論是交通工具還是通訊軟體,無論是運動鞋還是高跟鞋,城市的雜音多到難以歸類,能靜下來的機會少之又少。於是,大自然的旋律撫慰疲憊的雙耳,還我們乾淨純粹的心境。

 

作者提到歐姬芙:「專注於微觀筆下巨大而豔麗的繁花綻放裡聽到人世間最奇妙的聲音,至細至微。」這就是了,就是書寫者的對照。捕音人穿梭於巷弄,企圖分辨花瓣的顫音和樹木的低語,在找尋舊書時,一盞燈眨眼而興起的漣漪,也通通被捕獲了。聲的採集,記憶的書寫,念舊的溫度……匯整而言,可稱為美的索引。

 

讓我再待一會兒吧!當我讀到「麵茶」,讀到茶壺吹出的汽笛聲,彷彿走回童年,看見阿嬤在院子一小口一小口喝麵茶的身影。記憶的閘門開啟,聲之洪流襲捲而來,逝去的、當下的、前方的……跌宕起伏,心靈的簧片振動,久久無法平息。

 

我喜歡他說:「最讓人震懾的聲音,其實是靜默。」書末,他又以「聲音確實令人心神嚮往,但也許有時無聲更勝有聲。」做總結。在靜默與無聲勝有聲之間,這一連串精彩的追溯文字,是值得靜心徐行的懸念。

 

 

( 創作文學賞析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ingling&aid=908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