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12 16:38:33瀏覽855|回應1|推薦7 | |
文章歡迎完整轉寄、轉貼、轉載。感恩喔! 【氣候災難和核災的二選一】 2012馬雅末日預言成為笑話,但,末日前的景象,卻仍給世人留下鮮明記憶。儘管以科學說明所有毀滅方案機率之低,仍然有人敲鍋賣鐵為末日做準備。這種末日情節,說明了心理學上的現象,人們可能對經常發生的真實災難感覺麻木,卻會為了一丁點想像的事件而恐懼。 高爾在2006年推出「不願意面對的真相」後,地暖化的議題終於從科學家之間的議論成為公眾焦點。以往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的人,總以為污染可用工程手段“防治”,然而火力電廠可以移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微粒等有害物質,因為它們只算是“微量雜質”,但二氧化碳並不是雜質或副產物,它是燃燒製程的終端產品,除了不燒,我們無法用任何工程手段移除它。二氧化碳迫使我們必需面對能源選擇。 儘管更激進的環境運動者認為可以透過減少開發、降低經濟成長、推動節能減碳及再生能源技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很不幸地,降低成長不是台灣的選項。台灣因人口壓力,耕地根本無法種出足以養活所有人的糧食,山林更無法提供足夠煮食的薪柴,只有工業和貿易才能維持全體台灣人基本生活所需。我們需要車、冷氣、大樓、燈光、電腦、網路.....,所有現代社會需要的東西。 綠能似乎是出路,可惜現階段的風電、太陽能發電、生質能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取自太陽光,不只是價格高,也不能穩定供電。生質能在許多操作細節上更發生了焚燒雨林種棕櫚油這種反生態增加碳排放的惡行。許多人推崇德國的太陽能經驗,但德國因應非核政策就是使用更多的褐煤而不是太陽能;而且,再生能源價格也使德國的窮人淪為能源難(貧)民。 節能科技絕對是人類必需推動的方向,無論我們用的是哪種能源。但是,更省油的車、更省電的照明和電視、更低價的貯冰空調、更高效的電源供應器,都沒有阻止人類耗用更多的能源。一次google查詢,需0.3瓦(google自己的報告),那FB、Twitter、噗浪呢?無止境的線上遊戲和人手好幾隻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呢?而且所謂的節能電器,例如越來越便宜的LED液晶電視,往往只是讓人類更多的丟棄和更多的製造。 即便我們成功逆轉了用電成長,我們仍然面臨一個殘酷的現實:二氧化碳無國界,暖化也無國界。 過去100年,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貢獻了絕大部份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現在,印度塔塔汽車造500美元汽車、中國大陸想吃更多的豬肉;南美巴西也列入金磚四國,而東南亞國協更是成長最快的消費市場。以往過不上好日子,超過人類一半以上的人口,現在正加速嚮往富裕生活,二氧化碳排放只增不減。 我相信,有朝一日人類將發明更潔淨的能源,但不是今天,也不是短短可見的二、三十年間。究竟要停核電或停火力電廠?這是個道德選擇。說道德太縹緲,台灣沒那麼幸運可以在核電和降低經濟發展二選一,我們只能在氣候災難和核災之間二選一。 瞭解僅存的選項之後,就請大家自個兒上google查一查,福島核災死了多少人,台灣八八水災死了多少人、紐奧良在卡翠那風災死了多少人、美國東岸在去年底珊迪颶風中死了多少人,2008年緬甸風災死了多少人。 方正平‧瘋狂綠生活‧藍海分享延伸閱讀: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