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被科技威脅的現在》科技與所得重分配
2016/05/25 11:39:21瀏覽563|回應0|推薦3
被科技威脅的未來──人類沒有工作的那一天》 作者在書中一直強調的,其實是“就業機會”,因為就業的薪資,是所得分配的最主要機制。薪資是經濟體運作重要機制,就像人體的動脈和靜脈,心臟把動脈血(薪資)打到全身,然後,身體再把靜脈血(消費)送回心臟,循環不已。如果薪資少了,消費當然也就少了,經濟就阻滯了。“就業的薪資,是所得分配的最主要機制”這個觀點,個人是認同的。

但,新科技也造就了非典型就業,一個人可能打好幾份工,甚至一邊上班一邊兼職網路創業或自由接案。如果觀察科技進步對人類是好或壞,只用就業機會,可能會有些狹隘,因此我改成以“所得重分配”來評價。

“所得重分配”是中性名詞,可能重分配得更平均(好),也可能變得更集中(惡化)。當然,也有一派說法,雖然所得集中,但因為科技導致生產力增加,即便一般人感受到剝奪感,但實際生活福祉要比前人更好,例如不容易生活必需品匱乏、較好的醫療照顧、很低的代價就能買到3C產品等等。但我們要評價的是,萬一科技進步,再進一步惡化所得分配,導致一般人的收入無法支持基本生活的可能性及因應措施

作者在書中一直強調的是科技消滅掉的工作機會比新增的還要多。這在前文,個人以消失的柑仔店舉例解釋。這是服務業的部份,製造業呢?農業呢?

製造業在美國消失已經是常識,大家初始時是怪罪全球化的委外製造(其實就是責怪中國製造搶了飯碗),但我們要指出,能夠委外製造,得力於現代發達的資訊科技,美國公司得以透過網路即時管理地球另一端的工廠。

即便因為中國製造成本上揚,出現製造業回流美國,然而工作消失不僅只是在美國,富士康在大陸的EMS精實製造模式,也一直在消滅他的競爭對手。而在富士康爆發員工宿舍跳樓潮之後,郭台銘直接用機器人取代人工,就算是富士康到美國本土設廠,想必也會把這套生產管理和自動化帶過去,能增加多少就業機會?

作者在書中舉例,是傳統得不能再傳統,毫無科技感的紡織業回流美國,因為全自動化生產機械,人力剩下只需要紗線捲和布匹上下貨的需求。

農業也是如此,美國農夫現在是開著衛星定位的大型機具耕作,施肥、除蟲、除草、收成,全由GPS控制,省時省事。我個人甚至覺得,幹啥要有農夫坐在農機上頭咧?

科技創新是否一直都在消滅就業機會?那我們該如何解釋eBay、淘寶、露天、Yahoo拍賣上這些辛勤經營的賣家?

我這裡就不舉Google、FB、微信、微博這些科技巨頭,它們很創新,可是它們聘請的員工相較同規模的傳統公司少太多了。但,有了它們,網路才創造出許多新工作機會。以淘寶為例,催生了許多淘寶村,以及大街小巷亂竄的快遞送貨員。而且,很多網路賣家只是兼職,這很難用傳統的就業機會來衡量這類科技創新是好或壞。

但傳統就業和薪資的調查還是很有用,它告訴我們,不只台灣,而是全世界,薪資成長相對經濟成長是停滯的。

eBay、淘寶、露天、Yahoo拍賣這些新科技,是否有促進所得分配更平均?我沒有定論。但我傾向相信這些賣家絕大多數是把它當補充收入來源,對改善所得分配沒什麼幫助,至於是否如此,有待進一步的數據分析。但,網路世界有個奇特的現象,就是大者恆大,永遠只有幾個成功的賣家吸聚更多的買氣,這也是我傾向相信新科技無法改善所得分配的原因。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eenStyleBlueOcean&aid=58578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