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想象天堂 摘錄26 約翰·伯克/白帆譯
2024/08/21 08:53:45瀏覽246|回應0|推薦2

摘錄26

約翰·伯克/白帆譯

第17章 人生回顧


霍華德·斯托姆從外面黑暗的恐怖中被救了出來,此時,他發現自己和耶穌在一起,在空中停下來,望向他所知道的上帝之城。耶穌用悅耳的聲音呼喚,七道光從光之城,穿過遙遠的距離,加入他們。霍華德認出,他們是天使或聖徒,比他想象的更輝煌、更美麗,只有耶穌自己能勝過他們。耶穌問他,是否想看看他的一生;霍華德不確定會看到什麼,但他同意了。他是這樣向我描述他的人生回顧: 

這些天使圍著我們成半圓形。我被抱住了。現在,我面對著他們,耶穌的手臂仍然環繞著我,抱著我……懸在天堂外的空中。他們回顧了我的一生……耶穌希望他們按時間順序,來展示我一生的場景。我的一生並不像有些人描述的那麼全景式、瞬間式,而是從出生到現在,按時間順序排列的,一刻一刻,一生一世……詳細地;包括了解、體驗與我互動的人的感受……整個重點都在我與他人的互動上——當然,最初是從我的父母、姐妹開始……學校和朋友。

對霍華德一生的回顧,並不是他所期望的,場景似乎不是在他的記憶中存留的,而是從第三方的角度呈現的。他和天使們一起,觀看了他一生中發生的許多場景,其中許多場景,他已經忘記了。他不僅看到事件的本身,還看到事件對他人的生活造成的影響,以及對那些與他互動的人的思想和感受造成的沖擊——這些都是霍華德在事件發生時不知道的細節。

我在回顧與父親的關系時了解到……我和他一樣,參與了這段破裂的關系。他對我來說,不是一個好父親,我對他很生氣,心中充滿了恨。所以,我盡我所能,下意識地,有時是刻意下意識地,盡可能地對他叛逆和冷酷;這只會讓他更加惱火,讓他成為一個更有敵意的父親。所以,我在一生中都覺得自己是個受害者,別人都是壞人,但我發現,這是雙向的。我們都在玩游戲……作為父母的兒子;我讓他們失望了。我和父親沒有任何關系,可憐的母親……因為我和父親不說話……我們關系也很糟糕。我幾乎很少見她。我和姐妹們的關系也很差。我不是妻子的好丈夫。

整個重點都在人身上,而不是事物上...隨著我的人生場景不斷往前推,從青春期到成年期,我看到自己完全遠離了神、教會和所有屬靈事物,變成了一個持有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之人,我的人生目標,就是成為森林裡最大、最壞的熊...事實上,有時,我贏得晉升、榮譽和獎項,但這段回顧影片卻將之省略。我對耶穌說:“你省略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那是我活著的目的,獲得獎項!成為肯塔基年度藝術家:為我舉行的盛大宴會和巨額現金獎勵等等。”祂說:“這不是我們想讓你看到的,因為這些並不重要。我想讓你看到的,是你如何對待那些孩子。”


霍華德幾乎無法觀看天使重播他人生的一些場景。他對自己那樣忽視孩子而感到特別苦惱,因為他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和成就,而沒滿足孩子們渴望被愛的需求。

現在,我開始體驗耶穌和天使的痛苦,看到我生命中的罪惡,我感到情感上的痛苦...對孩子,我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我知道我沒有——因為我很忙。我試圖成為某個大人物...[他們的]足球比賽、樂隊音樂會、合唱音樂會和戲劇表演;這些都可以等,因為我忙著成為重要人物。我在做讓自己成為某號人物的事情。回想起來,在情感上,我拋棄了孩子們,這種影響是毀滅性的。 

回顧他的一生,霍華德明白了,他自我中心的天性主宰了整個人生,導致他把自己的欲望置於周圍人的需求之上。霍華德此刻對自己殘忍自私的行為感到羞愧,因為這些行為也讓耶穌和天使們傷心,他懇求他們停止評論。但他還是堅持將回顧影片看完,原因只有一個:盡管耶穌和天使們對他的生活方式感到失望,但仍向他傳達無條件的愛。

無論我們看到我在生活中做什麼,他們都向我表達深深的愛,即使他們表示不贊成我所做的事情...使用粗俗的詞語,只因品味低下。以粗魯或空洞的方式使用神的名,是對我們造物主的侮辱。當我們目睹自己褻瀆神和基督耶穌時,我為這位天堂朋友受到的傷害感到震驚。... 這是我見過的最善良、最仁慈、最有愛心的那一位。我意識到,祂是我的救主,甚至是我的造物主;祂擁抱著我、支持著我,試圖讓我更多地了解我的人生。[而且]耶穌非常有感情。神是一位非常有感情的造物主,對我們飽含深情...

祂不喜歡我所做的,因為那些事情將我從命定中帶離,我本應成為祂所喜悅的人……當你看到一個人,不僅沒有發揮出他的潛力,而實際上與之背道而馳……我被創造出來只有一個目的,而這正是我所缺少的。

天使告訴我,我們無法通過自己所做的事情來贏得神的愛。因為神的愛是無償的,沒有附加條件。我們活在愛中,因為神非常愛我們。感謝神,有一種方法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並且得到寬恕。……耶穌是神對墮落世界的救贖之舉。……如果一個人不被神的愛所帶領,就會被仇恨神的負面情緒所統治。對神最大的恨,就是對祂冷漠。

瀕死體驗之后,霍華德對一切都變得一清二楚,他只是感激自己又獲得了一次活下去的機會,神原諒他的錯誤,他也愛上深愛上他的神。

 蝴蝶效應

據瀕臨死亡 NDE的研究人員說,在神面前回顧一生,往往對一個人的生命產生最顯著的影響。它清楚地告訴人們,神真正關心的事是什麼,祂向人們展示了,人的每一個小動作都會對人際關系,產生一代代的影響。有些人在臨死前,會看到自己的一生在眼前閃過,就像伊恩·麥考馬克一樣。加裡在車禍時就經歷了這種感覺:“我脫離了身體,就像從衣服裡滑出來一樣。那一刻,我在車上面;好像車頂被拆掉。我能看到自己的身體;我能聽到蘇珊的哭聲。我的一生在我眼前閃過……就像重播一樣。一切都在一瞬間從我眼前閃過。我沒有恐懼,也沒有悲傷或困惑。”

大多數經歷者都在神面前回顧人生,神溫柔地引導他們去看, 什麼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大多數人生回顧都是從這個光之生命提出的問題開始的。表達方式可能會有不同,但他們聽到的,基本上都是同樣的問題:“你用我給你的生命做了什麼?”這不是在審判,而是在愛中詢問,以激發人的反思和學習。

想象一下,當你在世的人生結束時,你會重新回看自己的一生——是每一刻。想象一下,有一天,神向你展示你對神忠誠、充滿愛的服事,這在神的經濟學中如何產生看不見的、善的連鎖反應。瑪麗·尼爾博士在皮劃艇中,被淹埋在水下,在瀕臨死亡過程裡,她重溫了她的一生,感受到了耶穌的擁抱:

我的人生回顧,展示出我所有的好與壞。我們做的一件事,就是回顧自己一生中許許多多本為可怕、恐怖、悲傷、糟糕或悲慘的事件。而且,我並沒有孤立地看待每一個事件,也沒有關注它如何影響我和我的小世界,最讓我驚詫的經歷是,我看到了這些事所產生的連鎖反應, 當這些事發生 25、30、35 次后……[以及它如何]改變我和周圍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展示,這確實是真的:美來自萬物。這真的是一次改變人生的經歷。

通過這次經歷,我能夠清楚地看到,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決定和每一次人際交往都會影響更大的世界,遠遠超出我們所能欣賞的方式。

神記錄了每一個想法、每一個行為和每一個動機。祂應許會獎勵那些愛祂並忠實於祂的人。耶穌提醒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人子要在祂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祂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馬太福音 16:26-27)。在瀕臨死亡的生命回顧體驗,似乎是一場預演。這不是審判,而是一個機會,使我們為真正持久的永恆而活。不要等到你經歷人生回顧后才為重要的事情而活!

最好的感覺

我為 18 歲的本·布裡德洛夫舉行了葬禮,他在逝世的前一周,在油管 YouTube 分享瀕死體驗的視頻,此視頻在網上瘋傳。基德·庫迪和金·卡戴珊在推特上轉發,《人物》雜志也對此進行了報道,他的信息影響了全世界數百萬人。男孩本和他的家人是我們教會的成員和私人朋友。他一生都活在心力衰竭的邊緣。當他來我家過夜時,我們必須確保孩子們不要玩得太瘋,否則他的心臟會衰竭。男孩本的心臟很虛弱,但他的屬靈心臟卻很強壯。男孩本愛上帝,也愛他的朋友,且熱愛生活,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在瀕死體驗之后所分享的人生回顧。

男孩本告訴妹妹艾莉,他經歷過的每一刻都一瞬間在眼前閃過,“那是一種最美妙的感覺!”在《天堂何時開始》一書中,艾莉說:“哥哥知道他已經准備好迎接更重要的事。” 對於那些忠實於神的人,神有一天會說:“做得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馬太福音 25:21)。

想象有一天,你會看到積極和消極的漣漪效應。人生回顧之事,就清楚地表明,耶穌說的是實話,祂說:“...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馬太福音 10:26)。皮姆·范·洛梅爾博士指出,人生回顧通常發生在“光之同在下,在人生回顧的場景展示中,人們不僅會看到自己的每一個行為或話語,還會看到過去生活的每一個想法。” 瀕死體驗者能夠看到他們的想法、話語和行為如何影響他人。 范洛梅爾說,心臟驟停可能持續幾分鐘,但人們可以談論他們的人生回顧好幾天。

馬克是一輛吉普車的乘客,行駛在太浩湖的雪山路上。當汽車失控撞車時,馬克被壓在吉普車和電線杆之間。他離開了身體,回顧了人生:

我描述此事,會基於我人生中每個行為的一系列感受。不同之處在於,我不僅再次體驗到了這些感受,而且我對周圍那些受到我行為影響的人,對他們的感受有了某種同理心。 . . . 我在嬰兒時期被收養。我曾經是個麻煩制造者。小時候,我常會傷害其他孩子,還吸毒、酗酒、偷竊、瘋狂駕駛、成績差、破壞公物、虐待妹妹、虐待動物——這些壞事可以列得很長。所有這些行為簡而言之,都與情感相關,與我自己和相關人員的感受有關。但最深刻的,是一種來自母親的奇怪感覺。我能體會到她聽到我死訊時的感受。她心碎了,非常痛苦。……我覺得,這麼快就結束這段人生真是一場悲劇,我從來沒有真正做過什麼好事。這種感覺讓我意識到,我的人生還有未完成的事情。

揭開秘密

無論文化或宗教背景如何,對人生的回顧似乎在世界各地都是一致的。史蒂夫·米勒 研究了非西方、非基督教的瀕死體驗:“在我的非西方樣本中,我發現,他們的人生回顧與西方的沒有顯著差異。”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的描述,一個人將其描述為“我與整個人生的電影”,另一人說,這是“我人生的全景回顧”,還有人說,它“像微軟幻燈片( PowerPoint) 一樣”演示。他們所有人都震驚地發現,它不僅是對他們整個人生的生動、立體的觀察,甚至是對他們秘密想法和動機的觀察。這經歷與聖經預言的一致:“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祂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裡得著稱贊。”(哥林多前書 4:5)。

雷內在澳大利亞悉尼的街道上打滑,撞到樁子上,他“死了”:

我來到一個擁有虛緲四壁的房間,面前是一個 30 多歲的男人,身高約 6 英尺,有著紅棕色的披肩發,留著一撮非常整齊的小胡子。他穿著一件簡單的白色長袍,光芒似乎從他身上散發出來。我感覺他年長,且智慧非凡。他用無言的慈愛、寧靜、和平來歡迎我。我覺得,“我可以永遠坐在你的腳邊,心滿意足”,我覺得這個想法/說法/感覺很奇怪。我對他長袍的面料著迷,試圖弄清楚,光是如何編織出來的?!

他站在我身邊,指示我向左邊看,在那裡,我重溫了人生中不那麼令人欣慰的時刻;我重溫了那些時刻,不僅看到我所做的事情,也感受到我所造成的傷害。有些事情我從未想過會造成痛苦。我很驚訝,有些是我擔心的事情,比如小時候偷巧克力,並沒有出現,而那些當時我並不知道會造成傷害的隨意言論卻被計入其中。當我內疚時,我被引到那些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事件上。雖然我覺得自己不配,但這個天平似乎傾向我這一邊,我得到了偉大的愛。

耶穌承諾,最重要的,不是人看得見的事物,而是那些看不見的、為討神喜悅而做的事,最終會得到回報。“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馬太福音 6:1、4-6 )

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世人眼中獲得成功。大多數人不會富有、成名或有權勢,世上的榮耀也會隨著死亡而消逝;然而,每個人都能成功完成神讓他們來到這裡要做的事情。祂最看重的,是內心和動機。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希伯來書 11:6)。第一章中的士兵喬治·裡奇站在耶穌面前,他人生中的每一個場景都重現在他面前,包括他秘密的想法和動機:

從神同在中散發出來的,是無條件的愛、是一種令人驚訝、超出我最瘋狂想象的愛。這種愛知道我身上所有不可愛的地方——與繼母爭吵、暴躁的脾氣、我無法控制的性幻想、自我出生以來的每一個卑鄙、自私的想法和行為——但神的同在還是接納我、愛我。當繼母彎腰吻我,道聲晚安時,我看到自己轉過身去,看到了自己的想法:我不會愛這個女人。我的母親死了,威廉姆斯小姐走了。如果我愛她,她也會離開我。我看著十歲的自己,站在同一個餐廳的窗戶前,而爸爸去醫院,接媽媽和新出生的弟弟亨利回家。我看到了自己的決定,見到弟弟之前,我就知道,我不會喜歡這個新來者。……二十年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讓我仔細審視。好的、壞的、令人幸福的、平凡的。這種包羅萬象的視角帶來了一個問題。它隱含在每一個場景中,就像場景本身一樣,似乎來自我身邊活著的光。

你是如何度過你的一生? 

穆迪指出,這種包羅萬象的反思性問題在瀕死體驗中很常見。他們的措辭顯然會因每次體驗而異,但通常涉及一個問題,即這個人是否准備好面對神或准備好死去,以及這個人如何度過他或她被賦予的生命。主要的重點是引導瀕死體驗者思考他們的人生。

耶穌告訴我們:“時候將到,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因此你們在暗中所說的,將要在明處被人聽見;在內室附耳所說的,將要在房上被人宣揚。”(路加福音 12:2-3 )。這信息很明確:現在,就要為真正重要的事而活。

關系問題

世界告訴我們,金錢很重要、權力很重要、聲望很重要——我們瘋狂地試圖向彼此証明我們足夠成功、足夠重要、足夠強大;但最終,關系才是真正重要的。多麼諷刺的是,在試圖通過成就來証明我們值得被愛時,我們可能會錯過接受神的愛,錯過將愛分享給周圍人——而最終,這對真正的成功來說,是最重要的!

每個人都想改變世界;沒有人想愛他們的鄰居!然而,神需要我們做的就是,愛神,這樣,我們就能愛鄰居如同愛自己,如此,就能改變世界。在世人眼中,我們可能成就大事,建立大公司,領導徹底的政治變革,甚至以神的名義來領導大型非營利組織或教會——這些都很好。但如果我們不愛自己的家人、鄰居、同事和神安排在我們人聖路上有需要的人,我們就沒有完成神賦予我們的首要任務。

耶穌告訴我們,在末世,神會說:“當你們失去愛、不願服事、未給人衣服、不喂養他人、不關心那些最微不足道、被遺忘的弱勢群體時……你們就沒有做這些在我身上。當你們愛、服事、給人衣服、提供喂養、關心那些最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時,你們就做這些在我身上了——現在,來領取你們的獎賞吧”(馬太福音 25,我的釋義)。正如杰弗裡·朗所指出的,瀕死體驗者發現,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如,小小的善舉)在他們或他人的生活中卻很重要,也很有意義。同樣,人們在人生回顧中也看到,他們高估了不重要、微不足道的事情。

耶穌說,重要的,是那些看不見的小事:“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甚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路加福音 14:13-14)。我是一名大型教會的牧師,在閱讀了史蒂夫·斯約格倫的人生回顧后,就重新專注於這方面,我們可以做很多偉大的事情,但“沒有愛,我們什麼都不是”(哥林多前書 13:1-3,我的釋義)。史蒂夫領導著一個大型教會,做了很多好事,然而在他的瀕死體驗中,神引導了他:

隨著時鐘的滴答聲,我聽到神說話。祂告訴我關於我的人生,以及祂想改變的一切。就好像我們去了一趟木棚,這是最積極的表達方式。神給了我許多改變人生、令人難忘的信息,我將帶著這些信息進入墳墓。有些,我可以分享,有些,則更涉及個人隱私……我們不只是用語言交流,也用記憶和圖像。神讓我知道,祂多麼看重我。我周圍那種完美的接納感,幾乎無法描述,然而,即使在這種非常私密的擁抱中,我的一部分也知道,我生命中的一切都不是神為我准備的。我跌倒的次數太多了,天使可能都頭疼了。盡管我犯了許多錯誤,神還是完全接納我,並愛我——並告訴我,祂將如何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感覺到,神將給我機會,讓我放下生命中那些成了偶像的東西,讓我開始接納他人。我將成為我應該成為的丈夫和父親。就在重症監護室裡,我意識到,我不知道孩子任何一個朋友的名字!我要成為我本應成為的雇主、鄰居和朋友。

“人若...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約翰一書 4:20)。耶穌說得很清楚:最重要的,不是我們在世人眼中變得有多偉大,也不是我們取得了什麼成就,而是我們如何去做這些事情,以及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我們是否是出於對神的愛和服事他人的動機?耶穌告訴我們,“...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仆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 10:43-45 )。

責任

瀕死體驗者認識到的一件事是,你不能假裝、隱藏、掩蓋或掩飾任何事。在神眼中,關於我們的本相是完全已知的,我們不能責怪任何人,也無處可躲,無可找借口。即使我們花了一生的時間自欺欺人,也會完全認識到真相。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承擔責任。神希望我們現在就這樣做,就可以擺脫一切偽裝。然后,在祂的幫助下,我們就可以成長為祂想要的人。

一位瀕死體驗者注意到,“我徘徊在那些我難以認識到自己責任的事件中,直到我准備好接受它。”他想向那些被他傷害的人解釋他的理由,但只需要承認他所做的一切。然而,他也注意到,沒有人譴責他。他甚至感到“一種溫暖的支持”,盡管他很難理解這種“支持”怎麼會愛他。“難道它看不到我在生活中有多麼天真嗎?”他想知道。“我被野心、自私、恐懼——是的——甚至是喜悅或興奮所驅使?”他還看到了他的思想、言語和行為如何對他人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所有的一切都同時展現了出來——我的整個人生!”他回憶道。

杰弗裡·朗觀察到,瀕死體驗者通常是自我評判的人。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耶穌說:“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我又告訴你們,凡人所說的閑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為自己所說的一切虛話)句句供出來。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馬太福音 12:35-37)。

一位女士說:“我看到了我是多麼自私,我願意付出一切來回到過去並改變自己。”另一位男士回憶道:“接下來,他向我展示了我的人生回顧。從出生到死亡,每一秒你都會看到和感受到,並且 [你會] 體驗到你的情緒和你所傷害之人的情緒,感受他們的痛苦。這是為了讓你從另一個角度審視自己是怎樣的人,以及你如何對待他人,你就會比任何人更嚴厲地審判你自己。”

審判

林迪,一位參加我們教會的女士,告訴我,“我一直害怕審判。我知道基督徒不會被定罪,但因為我過去所有的罪,我知道自己會被追究責任。所以,說實話,我對天堂並不感到興奮。但當我在那裡時,情況就不一樣了——我對我的人生回顧感到非常興奮。”

林迪聽到一個聲音(她認為是耶穌的聲音)在給另一個人回顧人生,說:“讓我們看看你為侍奉我、愛別人所做的一切事情;讓我們看看你生活中的關系,以及你是如何愛他們的,從而通過他們服事我。”林迪回憶道:“很有趣的,全都是關於人際關系。沒有關於成就,沒有關於我們的‘成功’——全是關於你如何愛別人。”接下來的,是她所害怕的部分,但是聲音說,“讓我們看看,你怎麼錯過了更好愛我的機會。讓我們看看,你如何可以更好地愛別人,以及錯過了哪些關系,及你如何可以更好地愛他們,從而更好地為我而服事。”然后聲音說,“歡迎回家,感謝你一生如此愛我。”她意識到,這聲音,真的沒有譴責,而是激勵她不要錯過機會。從那時起,她就開始努力讓婦女擺脫性交易。

經歷過人生回顧的人也意識到,神對我們的愛和憐憫,不是基於我們的善行或惡行:而是無條件的——是一份免費的禮物。“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夸。(意思是,當你信主時,神以祂的恩典拯救了你。你不能為此居功;這是從神來的禮物。救恩不是對我們做善事的獎勵,所以我們誰也不能為此自夸)”(以弗所書 2:8-9 )。

正如我們將在下一章中看到的那樣,有兩種審判。一種決定我們是否接受或拒絕了神免費的愛、寬恕、收養和救恩的禮物;另一種審判是獎勵我們。以弗所書第 2 章繼續說:“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 2:10)。神希望我們有信心,我們永遠不會從祂的面前被趕出去——我們在基督裡是安全和有保障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善行或惡行不重要;它影響著我們對永恆的體驗!

人生回顧不是這兩種審判中的任何一種。它只是一個清楚的提醒,神知道我們的一切,我們有一天都會做出解釋。當瀕臨死亡的研究人員宣稱,由於回顧人生,所以不存在審判,他們不明白聖經所揭示的內容。但同時,當基督徒說瀕死體驗不可能來自神,因為瀕死體驗者不會面臨審判,並引用“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審判”(希伯來書 9:27)時,他們也不理解聖經。在地上的故事結束之前,在我們所知道的人類歷史結束之前,根本沒有審判(見啟示錄 11:15-18)。

如果這位光之生命就是耶穌,那麼人們不會感到被審判也就不足為奇了。耶穌告訴我們,“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約翰福音 3:17-18 )。每個人都已經感受到被審判——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審判他人,拿他們與我們自己比較,並為自己辯解——但這一切都適得其反。

神想讓我們從証明自己、審判自己,或相互比較中解脫出來,這樣,我們就可以自由地完成祂造我們所要做的一些美妙的事情。在時間的盡頭,有兩個審判,正如我們將在下一章中發現的那樣,即將到來的審判台,審判不會像宣判——它將像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宇宙頒獎典禮!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forever&aid=18093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