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05 09:27:42瀏覽3551|回應11|推薦78 | |
“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且慢,堂堂正正很好,“中國人”先搞清楚。 天可憐見,我比誰都想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廢話就不多說了,堂堂正正的 anything 誰不想要?誰不想當? “小浪”在洛杉基台式文化大革命何時了?處被我將了一軍,壯烈身亡,至死不明所以,我承諾要爲文一解其惑,免得他辛辛苦苦定義出來的“中國: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讓我落得個故陷他於不義的罪名。 不義,因為他沒搞懂事情真貌,脫口妄稱,結果不倫不類;故陷,因為我早知他斤兩底蘊,賭他答不出像樣的東西,有點故意坑人。 小浪被我逼得不得不為“中國人”一詞下定義只能算他求仁得仁。網路本來就龍蛇雜混,碰到龍你當蛇結果自然要啃鋼板。讓你給自己嘵嘵而談的東西定個義若定不出來,後果可想而知。 為避免過度刺激某人本文從此起不提小浪。 要知道“中國人”一詞有甚麼問題,可能造成何種困擾可以從“中國菜”說起。 當我們開口說“中國菜”的時候,what do we mean exactly? 我們的意思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菜”嗎?一如我之前所述,將“中國”定義爲“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樣? 這未免也太可笑了,who in his right mind 會或敢搞這種飛機? 如果你記得我高本衲先前言之鑿鑿地說過,“中國人”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話,請放心指稱我高某就搞這種飛機。這叫做移花接木,花、木是我的,但移、接的人不是我。 “中國菜”裡的中國當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是“中華民國”,可這並不妨礙我們以及全世界的其他人用“中國菜”一詞。 究其緣由,非常簡單明瞭的道理是:此處的“中國菜”是一個慣用詞,表示一種“大中華”傳統上、文化上、歷史上的烹飪型態承傳,和現今當世誰是“中國”並無太大關係。 沒疑問吧? 一如眾所週知的,日本未經白話文運動,所以他們用字保留許多古漢文。“中華拉麵”、“中華”甚麼甚麼的東西很多,還有“唐人”(指我們漢人),“明國”(明代的中國)等慣用詞語,至今未變。 “中國菜”實際上就是“中華菜”,只是我們不習慣叫“中華菜”,但意義上確是如此。Anyway 和政治上的中國沒有關係。 “中國人”呢?“中國人”裡的中國可以延用“中國菜”裡的中國的解釋嗎? 讓我們仔細想想當我們或別人開口說“中國人”的時候,究竟是甚麼意思。 “中國人”在英語裡是“Chinese”。“Chinese”在英漢字典裡一般有三種意思:“中國公民”、“華人”(名詞),以及“中國的”(形容詞)。 形容詞不管,名詞的話“華人”裡的華和“中華拉麵”裡的華意義完全相同。“華人”,就是“漢人”、“唐人”,意指像你我這種族裔,沒有太多別的意思。這部份會搞錯的人不多,除非蓄意。 你甚至可以把世界上的人一分爲二:華人,或非華人,不太可能蹦出一個讓你左右爲難的第三類人。 “中國人”的話如果和“華人”完全同義則屬畫蛇添足,毫無必要。為此我將它定義成“中國公民”或“中國國民” — 現在的中國反正公民權利不彰 who knows 又有何公民與國民之分?我的意思是,他們有甚麼二十歲以上的投票權之類的公民權利 that 未成年的國民不能享有的嗎?他們國民不管幾歲都沒有投票權,管國民叫公民亦無不可。 至此事情可謂真相大白:所謂“中國人”在許多時候意思是“華人”,指的是傳統、文化、歷史上的,如你我之類的人種 — 那為甚麼不直接用更精確的“華人”一詞呢? 在其他時候“中國人”指的確實是“中國國民”,那為甚麼不將它保留給名符其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呢? 我的道理很簡單:你的意思是“華人”,自稱“中國人”很容易被人有意或無意的解釋成人民共和國國民,which isn't true at all。這種現象在臺灣或大陸,甚而海外都十分常見。在大陸喜歡坑你的人叫共產黨,在臺灣一定坑你的人叫民進黨。共產黨喜歡坑你,因為他們心心念念想消滅中華民國。民進黨一定坑你,因為他們也心心念念想消滅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如果明天從地球上消失,他們會很高興,接下來再考慮如何消滅對方 — 別以爲他們“志同道合”就“你儂我儂”,沒這回事。不過我敢擔保這檔事不會發生,因為民進黨絕對不會被共產黨消滅,民進黨也不會被中華民國消滅,民進黨會自己會消滅自己,do it yourself,非常環保。共產黨也消滅不了中華民國,消滅得了早消滅了。中華民國,健康、正常,好得很。仁者壽,壽就命長。 當你說“中國人”一詞意指“中國國民”時為何不直接使用不含傳統、文化、歷史意義的後者,而非用前者不可呢?“中國國民”裡的“中國”是甚麼要說大家再來說,至少你已經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我以爲我的定義較優,因為我把“華人”保留給它原來代表的那種 generalization 的涵義,而把“中國人”保留給另一部份的,specialization 的涵義,如此各得其所,兩不干涉。 更重要的是,我的定義不帶情感成份。我本來就是華人,華人就是華人,和僑不僑有甚麼關係?我也曾經是“中國人”,大陸上有十幾億與我同文同種的華人,讓人家當當“中國人”有甚麼關係?幹嘛自己非得巴著“中國人”的名銜,打死不讓人不可?心態太可笑了! 要不分,大家都是華人;要分,再來細分誰是“中國人”,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誰是中華民國公民,等等。如此各如其份,名至實歸,遠比不清不楚的“中國人”好太多。 說到底,打死不放“中國人”頭銜的只是一種自己說不上來的心理。“說不上來”就是莫名其妙。 李白是那國人?李白當然是中國人。李白的中國是那個中國?Well 如果你知道李白是唐代人的話,李白的中國就是唐朝時期的中國。李白,還是“中國國民” — 古代中國的人。人有古人,代有古代,中國也有古中國,一切都很正常合理。 還是喜歡用“中國人”嗎?我沒意見,言責自負麻煩也自取。對我而言事情的正確性、邏輯性、實用性比較重要。講到底,一個人自己的語言文字首先得過自己那關,自己都無法解釋給自己聽如何而能、而敢咆哮公堂? 習慣,可以改變;情感,可以調適;定義,不能亂來。 “敢不敢自稱中國人”?這問題對我來說很可笑,跟“敢不敢吃白米飯”差不多。問的人自己害怕自稱中國人所以才會問人家敢不敢,因為他覺得這種自稱很危險,否則何出“敢不敢”之言? “中國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沒甚麼了不起或了得起的。漂亮老婆楊玉環改嫁唐明皇,當了貴妃,你就別再以她丈夫自居了,這不是面子問題,是事實問題。誰要誰拿去,搞成“我們倆都是她丈夫”才叫丟人,重新找個瘦點的是正經。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