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15 02:51:37瀏覽4784|回應7|推薦11 | |
我們在『什麼叫做「場」?』一文中首次接觸到「場」這個東西,又從『基本粒子還基本嗎?』文裡認識了一大堆「子」,包括「希格場素粒子」。這些場啊子啊的觀念都十分重要。 以後我們會談到黑洞、宇宙、時空緣起、質能來由等等。這些跟力、場、粒子、都密不可分。在宇宙大霹靂之初,所有的力、場、粒子、物質、能量,甚至整個空間和時間,全都搞在一起,全部都被限制在一個比我們可能想像的到的還要小的範圍內(叫做普郎克常數),然後整個宇宙包括所有物質、能量、時間、空間、一切的一切,從那個數學原點開始爆炸、膨脹、擴展,最後形成這個世界、地球、你我。 黑洞的份量比宇宙原點小得多,但性質和宇宙原點有許多雷同之處。在談這些原點﹝叫singularity)之前,我們還得先知道一些別的東西。 『李政道和列德曼』那篇裡的列德曼,寫過一本書,書名叫《神子》。這不是在講神的兒子耶穌基督,而是在介紹希格場素粒子,我們現在都知道,這素粒子是個玻色子,整數自旋(= 0),而且還沒找到。現在開始就簡稱它為「希格子」好了。 好像在我們提過的宇宙四種力當中,希格子沒參與是不是?希格子什麼來頭,有什麼用處? 希格子如果被發現的話,質量應該還蠻大的。這可真尷尬,越大顆越重的粒子反而越找不到。因為發現基礎粒子得靠加速器,新粒子都是靠「打」出來才得以被發現的。而粒子越大,質量越高,須要的撞擊能量也得越強(E=mc2)。現有的加速器是沒指望找著希格子的。十多年前德州一個原本有可能建成的超導加速器計畫被取消後,發現希格子就更難了。 希格子是所謂「標準模型理論」裡唯一尚未被發現的基本粒子。標準模型裡鼎鼎有名的物質粒子「輕子」、「夸克」,和非物質粒子「光子」、「膠子」、W+、W-、Z˚,我們在『基本粒子還基本嗎?』裡都介紹過了。最後一顆就是這「希格子」。希格子太難找了,所以列德曼管它叫「神子」(God Particle)。 希格子除了(將)能解釋物質為何有質量以外,還可以解釋「系出同源」的電磁力和弱力有何不同。「神子」將解釋為何電磁力的玻色子「光子」無質量,而弱力的玻色子W+、W-、Z˚都有質量。 上世紀後半葉,薩倫姆─溫伯格─葛拉蕭(三人)因共同發現電磁力和弱力原為同一種力(叫電弱力),預期中的W+、W-、Z˚粒子的存在經實驗得到證實,而獲得1979年諾貝爾獎。實驗也印證這些粒子的質量與理論的預期值不謀而合。 電力與磁力早在十九世紀(1864年)已被馬克斯威爾理論合一(這是 what);過半個世紀後,愛因斯坦以狹義相對論時空合一(叫做 spacetime)成功解釋電磁力(這是 how)。再經過半個世紀,電磁力又與弱力合一。再來電弱力是否應與強力合一呢?理論上是的,模式也有了,問題是怎麼個合法。 追求統合理論,乃至宇宙終極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或譯「萬有理論」)史上不乏成功與失敗的例子。1920年代,卡魯薩和克來恩共同將廣義相對論擴展至五度時空,從而發現四組公式,其中有馬克斯威爾的電磁力公式,也有愛因斯坦的時空公式,還有別的公式。愛因斯坦隨後研究卡魯薩─克來恩理論那些「別的公式」,希望將電磁力和重力合一解釋,最後功敗垂成,這就是有名的「統一場論」。當然,那時人類還不知道宇宙除了電磁力和重力外,還有強、弱作用力。所以現在想搞個「新統一場論」,就更難上加難了。其實現代的「弦論」想完成的就是此一目標。我們以後再來講弦論。 上述物理學家溫伯格著有一本名為《最初三分鐘》的書,講解宇宙緣起,非常有名。這本書我還沒看,因為我讀過他的其他書籍,不是特別欣賞他的文筆。無論如何,溫伯格的《最初三分鐘》,和他的電弱力理論、模型,最為人所稱道。 宇宙誕生的最初三分鐘,發生了許多名副其實的「驚天動地」的大事。事實上三分鐘已經嫌久了,第一秒鐘才可觀呢。許多性質在那會兒都已經確定了。越前面發生的事越多、越重要。宇宙四種力早在大霹靂之初第一秒(其實是第一個十億分之一秒)內就已經一個個分了家。最早分出去的是重力,然後是強力,再來是弱力,最後是電力和磁力分開。現在要用加速器去還原宇宙第一秒的景況,藉以瞭解當時怎麼分的,原來合在一起什麼樣子,自然也得從後尾巴開始一步步還原回去。這倒不是科學家們做事情守規矩、有板有眼,而是越早的宇宙越熱,越高能,越難以實驗「重建現場」,機器得越造越大、更快更強,才有可能還原當時情境。 宇宙最初四種力合一之時那獨一無二的力叫「超力」(Superforce)。現在的理論「相信」(也就是希望)這假設是正確的,所以朝這方面在努力。「超力」這東西有得講,非常有意思,容後再述。雪梨大學的保羅‧戴維斯著有一本就叫《Superforce》的書,精彩程度不下三國演義,讀到讓人掩卷喘大氣。 質是之故,加速器的功率除了用能量單位表示之外,有時也用溫度或時間來表達。溫度或時間,都可以表示機器能達到的是宇宙最初時期的那一個階段。 回來講希格子。 「希格機制」解釋說,「希格場」遍布宇宙真空,有非零強度值。萬物(就是所有粒子)在希格場裡與希格子互動,從而獲取質量。希格子自己本身也同樣以此獲取質量。希格子的質量將影響標準模型理論的有效性。標準模型理論如果要在普郎克能量的層級(非常高的能)繼續有效(意即:如果欲將強力甚至重力與電弱力結合的話),希格子的質量必須在某特定範圍內才行。當然,還沒找著希格子,一切都是空口白話。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覺,咦,為什麼「標準模型理論」裡沒提重力子?前面說過,「希格子是標準模型理論裡唯一尚未被發現的基本粒子」。重力子不重要嗎?還是被人不小心忽略掉了? 不是這樣的。 標準模型理論一開始就故意將重力排除在外。它希望能先將電弱力與量子色動力理論合一,而量子色動力理論,如果各位還不頭暈,會想起我們在『基本粒子還基本嗎?』裡提過,正是強作用力的理論基礎。也就是說,標準模型理論希望先合成電弱力與強力,此外尚不敢奢求其他。因此,標準模型理論也是一個與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兼容並蓄的「相對量子場」理論。而狹義相對論,現在我們都知道了,是不包括重力的。而此一「相對量子場」論未來成功與否,希格子的發現至關重要。別忘了,還有重力沒個著落啊! 人類多了不起呀!短短幾萬年的文明,已經窮天地之心,極萬物之義了。宋儒張載云:「為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是人本主義精神的極致,令人熱血澎湃,沛然莫之能禦。可是當陳子昂登上古幽州臺時,感念天地之空悠寂寥,悚然而歌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那種百年孤寂與無邊驚恐,更教人心悸、動容。太上忘情,天道無親,人存活在無親無情無心無性的宇宙裡,微不足道,更渺若粉塵。套一句吾友 SCFtw2 常說的話,人應該「將本求利,自謀多福」才對啊。 人類加油!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