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30 17:35:27瀏覽1084|回應0|推薦9 | |
我們很佩服大崁國小輔導室老師的用心與勇氣,不僅要面對孩子不快樂的問題,還願意被公開報導、社會輿論。 有哪一位老師或家長,會願意對外說:天哪,我的孩子竟然越大越不快樂? 但是,當孩子跟我們說「我不快樂」時,難道我們要懷疑他的感受? 更何況,有些孩子還無法用字句清楚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心情,只能用他的行為、成績、或是在被關心引導時,一點一滴透露出他的心聲。 很有趣、也很不幸的是,在我們進行孩子的多元智能評量後,所分析出的結果與大崁國小有類似的發現:越高年級的孩子,有越沒有自信、也越沒有興趣的趨勢。 通常,家長看到孩子的評量結果,先是震驚、抗拒,但是,平復心情之後,莫不焦急地詢問:怎麼辦?我該怎麼辦? 是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們關心他、了解他的心聲,發現他在學習過程中或生活上遇到了什麼的問題,進而幫助他、引導他,讓他在未來學習的路上,既使面對升學壓力,因為了解自己、懂得發揮自己的優勢及學習特質,可以讀的更快樂、考的更有自信! 中國時報 2007.06.26 大崁國小用快樂指數量表對小朋友做調查,發現小朋友喜歡自己與自信心程度,竟隨年紀而遞減,愈低年級者愈愛做功課並準備考試。
大崁國小輔導室利用「快樂指數量表」對一到三年級小朋友提出10個問題,四到六年級學童提出20個問題,再將得出的指數做交叉分析,發現孩子愈大愈不快樂。
輔導主任趙景宜說,低年級快樂指數比較高,多在88%到97%之間。但「我會開心做完每天的功課」、「考試時我都會認真準備」,一到三年級卻逐年遞減。
對自己信心度 也逐年齡遞減
四到六年級孩子對「有關心我的家人」、「家人會帶我出去玩」和「爸媽會陪我作功課」等呈正面期待。可是有幾個問題卻明顯遞減,如「我在學校能遵守秩序」、「考試時我能認真準備」、「我喜歡自己」、「我對自己有信心」,愈高年級指數愈低,六年級學生只有26%回答能遵守秩序、20%有認真準備考試、59%喜歡自己、對自己信心度更低到49%。
趙景宜分析,大崁國小孩子平均快樂指數83%,普遍稱得上「快樂」,但統計結果顯示年紀愈小愈快樂。依快樂指標內容分析,中低年級學生因為「喜歡家人」和「有關心自己的家人」而感到快樂,高年級較偏向「家人帶我出去玩」會讓他們開心。
家人陪伴是快樂的重要因素
另外,「家人」的陪伴也是快樂的重要原因,「家人會陪我看電視、做功課」都是孩子認為快樂的重要原因,趙景宜認為父母的陪伴在學習和快樂感受中尤其重要。
至於「考試準備」的指標中,低年級有15%做不到;五年級學童35%做不到;到六年級更高達80%做不到。趙景宜認為這對師長來說是個警訊,是否因為高年級孩子學習出現困難,而使自信心與喜歡自己的指數每況愈下。
中國時報 2007.06.26 高年級孩子真的比中、低年級學童不快樂嗎?不管是市區還是郊區學校,很多校長聞訊後頗不以為然,直說都是小學生,差別能多大? 板橋某國小校長就直言:「哪有人這樣比」。他認為,每個孩子對快樂的定義不同,每個年級孩子也都有不同壓力,強調快樂不應該這樣比。他還說,隨著年紀增長,雖然孩子了解的事情愈多,負擔的責任加重,但不代表就會不快樂。 也有汐止地區的某校長聞訊後遲疑了一下,回應:「小學生不是都很快樂嗎」?她認為高年級課業的確比較重,但不見得就不開心;若依此邏輯,高中生是不是也比國中生不開心?該名校長指出各年級孩子理解力不同,端視學校調查時怎麼問,否則結果恐怕毫無信、效度。 金山地區有校長則說,偏遠學校完全沒發現上述現象,即使以前他在永和地區任職時,雖然家長給高年級孩子的責任和要求比較多,但孩子快樂差異其實也沒有很明顯。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