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15 13:21:46瀏覽1173|回應4|推薦45 | |
羊媽連續三年翻山越嶺來到這個遙遠深僻的部落,我想我是愛上這片有神眷顧的土地,以及土地上一群保衛家園的泰雅族民。 提醒想去旅遊這個部落的人,一定要先到司馬庫斯網站瞭解洽詢,因為每日有上下山時間的限制、深山生活用品及食宿不易打理。 圖片:羊媽攝於2017.11.4 保有完整的原始森林環境,擁有全台排名第二、第三的巨木,並作為全台唯一實施共同經營制的原住民部落,它是位於新竹縣尖山鄉,有著「上帝的部落」之美稱的司馬庫斯(Smagus)。 「司馬庫斯」曾經被喚為「黑暗部落」,因位於雪山山脈主陵線上的泰雅族深山部落,海拔約1600公尺。直到1979年起才有電力供應,1995年底才開通對外道路。 司馬庫斯族人早期與山谷對面的另一泰雅支族Knazi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在日本殖民時代政策要求下,司馬庫斯的居民遷往較山下等地。日本時代結束後,許多族人再度遷回這個祖先居住的地方居住。 1948年司馬庫斯族人余國進參加附近抬耀部落的基督教聚會,從葉廷昌牧師手中將日文寫成的約翰福音手冊帶回司馬庫斯,是基督教進入當地的開始,此後在許多傳教士的努力下,大多當地居民成為基督徒,經過50年的禱告1999年建立了新的教堂。 1993年起,司馬庫斯部落對外公佈部落附近壯觀的「巨木群」後,隨著遊客的陸續到來,部落原本農作的維生方式也逐漸改觀,觀光成為部落族人收入的重要來源。 巨大的利益曾經帶給族群分裂與危機,經過多年的時間討論、溝通部落的未來,最終確定了「土地部落共有共管」的方向。 2004年成立了「Tnunan-Smangus」組織(土地共有的司馬庫斯),對外名稱為「司馬庫斯部落勞動合作社」。 由部落族人共同規劃土地的使用,集體經營司馬庫斯的旅遊觀光,所得利益均分,並建立一套完善的福利制度,實現了部落自治的小型共產社會。 目前為止,司馬庫斯部落28戶,168人當中,已有高達8成的人加入勞動合作。頭目將部落的各種工作分配由大家集體完成,所得收入全數歸入基金。 公共基金除了發放薪資之外,亦提供部落族人全額的教育、醫療補助,而婚喪喜慶、家屋建造等也都支援。 雖然共營制度未獲政府承認為一種企業,不過2009年臺北市勞工局職訓中心曾主動派訓練師上山協助家事服務、客房清潔職訓;2012年再度開設餐飲管理及文創課程,教族人經營管理、蛋糕烘焙等技巧。 除了「經濟共享、土地共有」,保存自身文化也是一件重要的工作。族人自行開設包括文化、語言、傳統手工藝等課程。族人間平常溝通都使用泰雅母語,這是部落對自己母語文化的堅持。 2009年記者採訪司馬庫斯部落頭目倚岕蘇隆,以泰雅族語這麼說著:「很多旅客反應,希望路能拓寬。但是路窄是我們的特色,路如果拓寬了,大馬路,帶來大規模的開發,對部落來說反而是災難。」被崇山峻嶺所包圍的司馬庫斯,正因為交通的不便,才得以保留部落的文化。 2015年開始實施降低遊客數量,司馬庫斯限制假日遊客單日不得超過1500人。一方面是為了維護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則是因部落人手不足,僅有50多名勞力可利用,無法負荷過多的遊客數量。 2016年記者採訪現任頭目馬賽蘇隆:「我們稱司馬庫斯是上帝的部落,不代表我們全都是好人。司馬庫斯的族人只是上帝選定的信徒,所有事物都是上帝所賜予;土地屬於上帝,部落屬於上帝。我們把個人的身段放下,把上帝、部落的未來放在第一優先,每個部落都應該是上帝的部落。」 司馬庫斯近百位居民都信奉基督教,2016年由當地長老教會推出同名專輯,紀念祖先為部落發展付上的代價,翻轉黑暗部落成為上帝的部落,看見過去經歷上帝的恩典,勉勵部落百年歷史傳承守護家園的角色。 【詩篇第16章】 司馬庫斯同名紀念專輯所得七成將作為司馬庫斯幼兒園的教育基金,另三成則當再版費讓紀念專輯源遠流傳。 影片提供,司馬庫斯Youtube頻道: 購買司馬庫斯紀念專輯,請洽部落: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