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話卡 / 段春青
2017/03/23 09:21:32瀏覽42|回應0|推薦0

 

人們在叫喊著賣電話卡,兩千一個,相當於新幣三塊錢。再過去,一千五一個,或者買個電話,就附送卡。這多好!賣菜的婦女真的擁有了電話。剛開始,看見一則平面廣告,賣菜的婦女給踩三輪車的丈夫打電話:“收攤了,可以來接我了!”看著那個畫面,心裡有些不確定。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則應該認真的廣告。也是同一時期,一位攝影者抓拍了一組奶奶和孫女研究著電話的畫面,孫女在教奶奶用電話。這自然而溫馨的照片,用作了電話卡廣告。平民奶奶和孫女出了名,然而生活卻困苦艱難。記者通過采訪報道後,網友紛紛要求電訊公司支付她們肖像權費用,好讓小女孩上學。最後給了一些,也算是過去了!

這之前,電話卡昂貴而具有身份像征。猶如車牌,一些獨特的號碼,你想都別想。我買電話卡,就難了一些時候。動輒就幾十萬,號碼字數越少越貴。還得等。也可以向政府登記申請,號碼就能出在個人名下,可得排隊等候。我只好買轉讓的。那時朋友在瓦城幫我找,找到說買時,已經遲了,別人已經出更高的價買走了。

我是後來在仰光買的。轉賣,因此注冊資料原件也附給了我,已不能換成我的名字,還說不能丟了它,沒有了資料,我這電話以後不能再轉賣出去。小小的電話卡,從此成了我的資產。

現在,滿大街都是用橡皮筋綁了胡亂堆放在木板上的電話卡。雖然號碼字數較長,可功能一樣。

它再不能成為有錢的像征了!就連以前排著建的小木棚子,此刻也都空著。那時在木棚子下邊,會有一個小桌子,一個女孩子坐在後面,守著桌上的電話。人們打電話,按時計費,她就收錢。或是菜市場上,有電話線的人家也會把電話用一個高腳凳擺放在屋外賺錢。才一兩年,幾乎看不見了。

現代富裕的人,非要在同樣物質上分出個高下。這次這股奔騰的電話卡潮流,雖然沒有撒哈拉沙漠當年的風沙暴強悍,但足以崩塌這麼多年來在這個範圍內以權錢分割人群的社會支架。

還有,我得炫耀!母親生平第一通自己電話的來電,是我打給她的。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9831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