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茶韻仙骨 (四) / 曾紀鑫
2016/12/08 05:40:35瀏覽246|回應0|推薦2

望著眼前的雨簾,聽著沙沙的天籟,品啜濃濃的綠茶,感受秋日的豐富與大自然跳動的脈博,仿佛一瞬間,我就思接千古、神游八極,進入了中國茶文化的氛圍與反思之中……

茶的用途可遠溯神農氏之時,但是,發現茶、會喝茶,還談不上茶文化。茶的發展歷史並不等於茶文化的歷史。只有當人們把飲茶當作一種精神享受,產生了與之相應的各種文化現像和社會功能,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茶文化。茶文化萌芽於兩晉南北朝,形成於胸懷博大的唐王朝,後經歷代發展、補充、完善,才構成了中國茶文化的整個格局。

如果沒有文人的參與,茶不過是一種單純的物質形態。也並不是所有的飲料、食品都能形成博大精深的文化,“柴米油鹽醬醋茶”中,也唯有茶才發展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中國人含蓄、沉靜、忍耐、務實的性情與茶相互契合,中國人需要茶,選擇了茶,發展了茶。先是漢代文人的喜好讓它塗上了文化的影子,再是兩晉南北朝的政治家們提出“以茶代酒”“以茶養廉”來對抗當時的奢靡之風。於是,飲茶就注入了一定的社會內容,並透露著一股精神與情操的內涵,茶的文化功能由此顯現。到了我國封建社會最為興盛的時代唐朝,茶文化在佛教的發展、科舉的完善、詩風的盛行、貢茶的興起、嚴厲的禁酒等多重因素推動下正式形成。一個輝煌的時代造就了無數輝煌的人物,陸羽便是其中之一。《茶經》的問世,標志著茶文化這門獨立學科的誕生與成熟。

一部《茶經》,在七千多字的篇幅裡,廣泛地收集了中唐以前關於茶文化的歷史資料,深刻地論述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飲、茶之事、茶之出、茶之名、茶之圖,幾乎囊括了茶學的各個方面,包括茶樹形態學、生物學、育種學、栽培學、制茶學、審評學、分類學、地理學、藥理學,同時還涉及故事、散文、詩歌、傳說、寓言等體裁的文學作品及文字學、音韻學、審美學、歷史學、考古學、文獻學等多種人文學科,真可謂包羅萬像,令人嘆為觀止。

《茶經》的價值,不僅僅是搜集、整理了前人的有關茶文化歷史資料,更在於其難得的創造與構建:它首次把飲茶當作一種藝術過程來看待,創造了從飲茶、選水、煮茗、列具、品飲等一整套中國茶藝,貫注了一種美學的意境與氛圍;它首次把“精神”二字貫穿於茶事之中,強調茶人的品格情操,把飲茶視為一種“精行儉德”、修身養性的方法與手段;它首次把儒道佛的哲學精蘊、思想文化與飲茶過程融為一體,創造了中國的茶道精神;它首次勾勒了中國茶文化的總體輪廓,搭設了中國茶文化的基本構架……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茶經》問世後,影響極為深遠。民間一改往日飲茶舊法,紛紛仿效、學習陸羽所倡新法;無論官方或是民間,歷代一再刊行《茶經》,自唐至清,版本約有二十種之多;《茶經》之後,相繼問世的一百一十多種茶書,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陸羽《茶經》的影響;《茶經》於1191年傳至日本,促成了日本第一本茶學著作《吃茶養生記》的誕生,為日本的“茶道”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茶經》傳於朝鮮,形成了朝鮮獨特的“茶禮”;目前,《茶經》已譯成日、英、俄等多種文字,遍布世界各地。

家在竟陵城下牛背讀書,門臨柘水之濱雁橋發跡。”有誰能想像得到,當年的一個無父無母的棄兒、一個不甚起眼的放牛娃,竟憑自己的獨特天份、執著努力,創造了一門至今仍具強大生命活力的純粹“國學”——中國茶文化而名揚千古,遠播全球。

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跡。

然而,陸羽之後的國人,在他所開創的茶文化道路上,最多也只做些修改、補充、考據與訂正之功。

唐時的博大、剛健雄風一旦消失,我們的國土縮小了,民族的性格變得柔弱了,人們的創造活力也相應地萎縮了。

茶正式與國外貿易在南北朝時期就開始了,但是,它在傳向世界各地的過程中,除東亞外,其他地區僅只接受了茶葉這一物質形態,並未理會附著其上的中國茶文化。中國向西方傳播了有益於他們身體健康的飲料,卻沒有、也不可能傳去中國茶人的清靜純樸、廉潔自省、修身養性等精神情操。綠色茶葉這一和平像征之物,非但沒有換來友誼,反而引起了西方的貪婪與野心。為了改變茶葉輸入的貿易逆差,英國殖民者將一箱箱鴉片源源不斷地運抵中國。清朝白銀流失,國人肌體遭受摧殘,從而導致了一場鴉片戰爭的爆發。

在論及英國殖民者的殘忍與霸道時,我不禁想起了當時不少清朝要員們顢頇而愚昧的嘴臉。他們以為洋人生命的物質基礎就是茶葉,認為只要不再輸出茶葉,洋人們就沒法活命而不得不屈服於大清的天威;他們以為洋人的腿是直的不會彎曲,一旦開戰,哪裡是咱中國人的對手?他們還以為中國就是世界的中心,其他的地方皆為不毛之地,那裡的民眾全是一些沒有開化的野人蠻種……令人悲哀的是,持這些看法的官員占據龐大的優勢,算得上當時整個清朝統治者的普通共識。

一個朝廷愚昧無知到這種地步,如若再不警醒,我們民族就真的半點出路也沒有了。一場酷烈的鴉片戰爭,一次血與火的洗禮,中華帝國才從沉沉的迷夢中驚醒,才睜開朦朧的雙眼打量世界,才第一次開始了與世界的真正對話,才被動地打開大門艱難而蹣跚地融入世界文明體系之中……

還是讓我們回到“茶”字上來吧。

茶,目前已成為世界三大飲料(另兩種為可可、咖啡)中飲用人數最多的一種。我們的祖先發現了茶樹利用了茶葉發明了茶文化,傳播海外,已發展成一股蔚為壯觀的“茶潮”。而在國內,不論是茶的物質形態,還是文化精神,卻反而落後了。我們的茶葉生產,一直停留在手工工具階段,從來就沒想過使之科學化、機械化。直到西方實現了由手工到半機械化、機械化、連續化的過渡,我們才零打碎敲地引用人家的先進工具,如1925年從日本輸入用於綠茶初制的揉捻機和粗捻機,1933年輸入制造紅茶的克虜伯式揉捻機、大成式揉捻機和印度的烘干機等。直至今天,我國有關茶園耕作、管理、采摘的整套機械及茶葉生產機具等方面仍落後於不少工業先進國家。雖然陸羽創作了《茶經》發明了茶文化,但一直沒有被人們上升到科學體系的高度來整理認識,加之近代戰亂頻仍,許多古老的茶文化內容早已湮滅無聞,在茶的國度與茶文化的故鄉,對我們祖先的創造反而知之甚少。中國茶道久不存焉,我們只有在日本茶道裡才發現、知道了自己昔日的部分身影,以致有人“反客為主”,誤以為中國古代史書所載之茶道乃由日本傳入。茶的原產地為中國,這一無可否認的事實也因茶葉種植、生產的落後,茶道的的失落與湮沒而遭人懷疑,出現了“原產地印度一元論”“原產地二元說”及“原產地多元說”等觀點。

茶與茶文化發展至今,正經受著來自多方面的衝擊與挑戰。

如何發明有益身心的茶飲占據市場,如何使節奏緩慢的茶文化適應今日的快節奏生活,如何讓昔日的茶藝茶道去其繁瑣陳腐的形式使之煥發新的生命活力……這些,無疑都是中國茶文化在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所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嶄新課題……

神思恍惚中,秋雨不知在什麼時候柔了、小了,細細的雨點在和風中斜斜地飄來舞去。在輕靈與飄逸中,我分明感到了一股秋天豐收的醇厚與濃釅。一旁的菜園地裡,藤架上結滿豆角,有淡紅色的喇叭花在蓬勃開放,蘿蔔菜、水芋頭長勢格外喜人。就連那些野生的狗尾巴雜草,經過一番秋雨的洗滌,也顯得十分精神。草莖昂首秋空有如一條條拂塵,和風蕩漾,天地間,仿佛潛隱著一位道士正以一雙無形之手將它們搖動、輕掃。

我走下山門台階,步入柔柔的細雨中,認真地觀賞憑吊。眼前是工藝精巧、古樸典雅的陸公祠,祠內立有一座約三米多高的陸羽銅像,呈現了他精心品茶的風貌。陸公祠後,是一座名為西塔禪寺的雙重檐歇山式高大仿古建築,分為上下兩層。古雁橋、山門、陸公祠、西塔禪寺連為一體,一氣呵成,構成了陸羽故居建築群主體。四周小河環繞,偶有魚躍,驚起一片綠波;河邊楊柳依依,頗有“拂堤楊柳醉秋雨”的韻味。我漫步前行,眼前突然一亮,西塔禪寺之後緊傍綠水邊,兀然聳立一座潔白的陸羽全身石像!只見他面目清秀,滿頭長發束於腦後,右手持茶杯,左手握經卷,栩栩如生,一副典型的具有茶韻仙骨的“茶神”形像。石像底座,刻有“茶聖陸羽,功垂千秋”八個大字。

走出陸羽紀念館,不覺雲收雨霽,秋雨洗過的天空顯得藍幽幽的,更加高遠明淨。一道脈脈斜暉灑滿大地,周遭頓然一片燦亮。

亮光激發了我的神思,不禁想起了唐代詩人盧仝的贊茶詩句:

一碗潤喉吻,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汗輕,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生清風。

在詩人筆下,飲茶的過程,也就是人格純淨與精神升華的過程。陸羽曾在《茶經》中特別強調,真正的茶人,應是“精行儉德”之人。飲茶不僅生津解渴、提神醒腦、延年益壽,還能激濁揚清、洗滌靈魂、陶冶情操。

在一個喧囂浮躁的平面化、零散化、碎片化社會,我們更需要純粹的中國茶道精神,需要真正的茶人品格,需要陸羽的茶韻仙骨以正本清源。

(全文完)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8437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