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外國老板與我們 / 段春青
2016/09/22 07:25:00瀏覽58|回應0|推薦0

 

許多外國人來到緬甸,喜歡這裡的工作效率和需要支付的薪金不高,可也因此不注重培養。說得氣憤一些,大部分是來緬甸賺錢還欺壓緬甸人的!我見過好些,大聲辱罵是很平常的事情。我就有一回與愛罵人和摔東西的上級談判過,雖然不是罵我,可我聽得見,心裡別扭。她常因小事情或心情不好就把那些年輕人嚇得直發抖,偷偷的哭。都什麼年代了,罵人還不講分寸。最可悲的是,沒有人想去發現這樣的管理方式,已讓他們喪失了最起碼的對人權的尊重能力。我的一個表弟更慘,月薪十五萬,相當於新幣一百二十元,除了要翻譯,隨身跟班,還得為那個老板洗衣擦鞋做飯,做不好還得受罵。我讓他辭職,因為只專業於翻譯的都已經三十萬了。

我由此反省到我們自身的弱處。首先我們受的教育沒有明確的專業體系,中文初中或高中後就一大批年輕工作者;有緬文大學文憑的,也只是一個形式;接觸的外界資訊不廣……諸類的不夠強大,讓我們不懂得為自己去理論和辯護。按我,以前也愛委曲求全。可接觸的世界越大,越明白人生來平等的道理。在報社,我自知寫報道是在自我能力範圍內,也始終明白自己應該做的事,因此我不受那些無謂的氣,也能理直氣壯的為無故受罵的同事說理。這是自信和理解本身價值的觀念帶來的人格關系,可這也恰恰是我們大多數青年人所沒有的,從而導致在人權和職業方面表現得異常弱小和逆來順受。

除此,還得說說緬甸人本身。我和弟弟在學校任教,弟弟任電腦老師。斷電時要求校工發電是平常事,可一停電,老校工就極不情願,老罵著走去發電廠。我總與弟弟說忍忍就算,可後來甚至罵起了父母。我就趁校長在校工身邊時與校長說理此事,他便從此不敢再罵弟弟,也對我很客氣。然而我後來知道,他還在罵其他人,因為其他人沒有想過自己受到的害處有沒有道理,只是怕。像校工那樣的,說到底,是社會和學校慣了他的脾性,以至於他以為理所當然,越發自我膨脹了。而許多進入緬甸的精明外國老板,也很快掌握了這大眾化的柔弱脾性,也開始動不動就罵人摔東西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7518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