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15 21:02:44瀏覽434|回應1|推薦2 | |
2009/05/15 08:00 我想大部分人的家長從小通常會告訴小孩子為人處世的禮貌、禮節、不要麻煩別人,行為要檢點、不要老想佔人便宜,自己要努力。往往有時候這可以發展一個人的人格,但至於發展到什麼程度,當然沒有一個標準或樣板可言,有的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有的則反之。有的兩個都有、當然也有兩個都沒有的。 有的時候真的不是那個金額的數字始作俑者,朋友間的送禮有時早就超過這些事例的價值。但事實上,在這個幾乎每一樣都是用這個貨幣當做交易管道換取勞務食物的世界的同時,一塊錢,不管是美金歐元台幣,會變成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說了,金錢是一個途徑,「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的同時,也有很多「德性」透過了財貨一覽無遺。 朋友,會在一趟旅行後翻臉;朋友,會在拜訪過後不再聯絡,或,沒有翻臉、繼續聯絡,但往往有人已經忍耐很久,心裡早已默默形成「但書」,「我絕對不會再讓他踏進我家門一步」或「我再邀他一起旅行就是豬頭」這種事情不但存在,而且層出不窮。 A君和我們大部分周遭的朋友一樣,暫時住在歐美,不是從小在那長大,人生大部分的歲月是和台灣緊密相連不可分的,念書、就業等等。對許多因故必須在台灣生活的人來講,不管有沒有出過國,不管是不是常常出國,所謂「因故」就是有家庭學業事業的牽絆,就像我現在「因故」住在瑞典一樣,比較不同的是在短暫可見的未來,前者看不到或想不到有搬離台灣的時機,所以「出國旅行」是「渡假」(把放假用掉就對啦),不是「生活」,是只能在某特定季節停留短暫時間,有著旅行者的瀟灑:相信我,旅行中的財物證件損失絕對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頂多,那只叫做旅途中意外的插曲,通常,如果不是戕害者強取豪奪殺人越貨讓受害者招架不住,老實說,很多時候都是受害者自找的:粗心大意、警覺心不夠、閒散、隨便。比起終年得在當地過日子的「住民」來講,遇到的「不快」種類和消失所需要的時間,遠比旅行者來的多又長,壓力不一樣。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這個「靠」,到底是「靠」到什麼程度才不會讓朋友「靠」? 拿我自己來講,我在瑞典也就是有個能住的地方罷了,朋友要不嫌棄簡陋想來住,可以,但前提自然是由「我」先開口釋放「你=可以」才有後續討論。而且,你來了就不要給我「嫌」,不然外面旅館這麼多,沒有人攔你不要走(哈哈~我也當過客人,所以我知道要「忍耐」,自己做了選擇,就要承擔啊!)。 或許有的人吃四方,交遊廣闊,人還沒出門就有朋友香車接美人,三餐不需要傷神張羅,各景點有24hr地陪一一解說。不好意思,這不是我們這群物以類聚的死老百姓的風格。 以前已經笑過了,由於北歐物價相對其他地方昂貴(瑞典還是北歐國家裡頭比較低的),一離開這裡往歐陸走的「出國旅行」比在「北歐國內」還便宜,總算是習慣這裡物價後(這個習慣多無奈啊)儼然是北歐來的「大戶」。畢竟,一離開住處,哪一件事情出門不花錢?可是對從台灣飛來的「升斗小民」和我們一樣得胼手胝足混口飯吃的訪客,絕大多數時間是享受台灣即使也被哭么連連的上升物價,歐美(尤其歐洲,格林威治時區+1以西的土地上)消費就算不令人咋舌,也是得咬緊牙根才花得下去,就算每一筆不致於都是「心痛的感覺」,但也不會像跟去東南亞消費一樣爽得像大爺。這是時間調適的問題,不是我們這些「偽北歐大戶」真的這樣閃靈刷手,對瓶瓶在台灣都是「心痛的感覺」(一瓶100NT以上的沒牌礦泉水)、或在某些地方掛放一件外套也要花台幣一百可以這麼乾脆豪邁,心不痛不是因為覺得東西不貴且便宜,而是已經「麻痺」了這裡就是這樣,自然沒有台灣才來的心臟怎麼砰砰有力,這種感覺我們也「曾經」有過啊! 大爺的問題就出在,當不尋常的長時間相處後,生活習慣本身就不可能和主人契合的同時,還表現得一副以為自己人還在台灣這個前幾天媒體報導全世界便利商店密度最大的地方,便利、便宜、滿意。更可惡的行徑就是在當發現自己(一)無法以相同或增加幅度在可接受範圍內的價碼得到以上三者或(二)就算人凱不計金額也得不到以上三者時,索性「十足」省自己、用現成。 問題是,哪來的「現成」?當然是從主人那來。 既然是朋友,當然這種便利無可厚非,有道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通常朋友都還會幫忙補給台灣物資,但是我們一致同意,「帶東西」和「免費住處」並不是「交易」,那是「交情」。我們不會為了省運費讓個陌生人來住,更不會為了省運費找個人來伺候。 但是把主人當「免費的7-11」又把主人當「瑪利亞」還一再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叫做「幫主人」、「答謝主人」,就算不到十惡不赦,那也已經達到「恭喜你,沒有下一次了」的境界,而且搞不好從第幾天開始,主人就開始在想到底瘟神還有幾天才走,送客完後如釋重負,「推上車後,我頭也不回的走了」、「比大學聯考最後一科考完還開心!」,A君如是說。 到底奧客幹了哪些好事? (一)每天出門展開旅行前,把一天在外頭要吃喝啦撒所需的東西都從主人家帶。 那個一個禮拜四卷衛生紙不夠我就真不知道怎麼會這樣了,難道男人也有月事?A君說該不會每天拉肚子吧?我說,這個天大的祕密你可千萬別把人戳破了,改天偷塞塊衛生棉給他。 (二)拿了還要嘴巴犯賤說:「反正不吃也會壞,幫你消一點」 主人說:不吃我幹嘛買來壞掉?你何必勉強? (三)以為自己住旅館,愛什麼時候出門就什麼時候出門,讓有計劃出門的主人為了等關門一等再等 不識相 (四)出去買東西主人在時就裝死放在同一個購物籃裡讓主人一起結帳,事後還記得要把自己買的挑出來,但總忘記「東西是花錢才有的」。 在台灣你會這樣嘛?在國外買東西比較不一樣? (五)不主動把個人支出和主人結帳,裝死到底(比如說:車票)或算得很清楚覺得「自己」買某種車票不划算時,想說用主人的零星票。 主人的車票不是自己印的吧 (六)不想拆開大鈔跟主人美其名「借」錢一兩塊、藉口不想留一堆零錢太重放身上,發現記錯金額最終還是得拆開大鈔時,找的零錢也沒還主人。 主人說:嫌重?那怎麼不把剩下的零錢都給我? (七)留下剩餘沒花完也因為離境花不到的「兩張」車票,給一同乘車送客的主人時還要說「當做謝謝你這幾天的招待」。 主人說:我送你+折返不剛好用完嘛?難道我哆啦A夢有任意門?真是天大的恩惠啊! (八)被主人招待在外頭餐廳吃飯n次過後「回請」便宜一餐還錢不夠(又是不想拆大鈔)要主人補足銅板,然後事後開口要主人請些「小」點心。 主人說:補的差額+回請的小點心 = 那餐自費,這真是會做人情 (九)住人家家裡啥事都不做(當住飯店那樣),想到要什麼了就開口(還不用room service按鈴、也不用給小費),挑個一兩樣事情意思意思時,卻損害了主人家的器物,沒有打算賠償的意思問了句「這很有紀念價值嘛?」 沒有紀念價值也不能弄壞啊! (十)吃主人煮的免費各餐還對菜色發表高見與自己比較優的論述 主人說:我求你吃了嘛? (十一)對外頭物價買不下去的各種飲食消費索性都不消費,全部從主人家帶 主人說:這位老兄,你的收入比我多耶! (十二)帶小孩的不管教,自己想要什麼都藉由小孩名義開口 無言 (十三)浪費物資能源、不惜物(不隨手關燈、電腦徹夜不關、水不關緊、浪費食物、垃圾不分類) 電費很貴、廚餘很難處理、垃圾不分會被罰錢,難道要我再去翻出你的垃圾整理? (十四)從主人那拿的東西沒用到卻壞了一點可惜的態度都沒有 這真的是台灣物美價廉的環境寵壞的 (十五)主人喊吃飯了,還三催四請不來,一直「喔喔喔」沒下文。 真的是選擇性的當自己家把主人當老媽? (十六)回台灣後還很清楚並開心的算出自己這趟歐洲之行真能物美價廉。 主人:「............. 老公我對不起你,不應該拿你薪水去貼別的男人」 簡而言之,以上大約是「省自己A別人」或「便利自己麻煩他人」,完全因為省掉了「最大一筆住宿」順便達成「忽略」在歐洲玩是很貴的一件事。忘記了主人的那些東西並不是憑空得來的,忘記了自己不在台灣,忘記了主人也是「調整過自己的生活」而符合當地社會民情的規範,淨做些不問清楚或被叮嚀後當耳邊風然後得讓主人去善後的麻煩。更忘記了自己是有薪階級,有的主人可能還「沒有收入」。台灣薪水在歐洲消費是很辛苦沒錯,機票也不便宜,但奧客只想到了「自己」已經花了很多旅費,並把「住主人家」=「歐洲當地消費」。 這要說「友情經不起考驗」嘛?我覺得不是,畢竟主人選擇「忍耐」與「承擔」,而不是選擇立即「送客」。 試想,自己歡迎來的都有可能遇到這種,更何況意外被開口要來住的? 我的經驗告訴我,絕對不考慮沒有過「歷史」主動提說要來住的,就算認識也一樣。陌生人更免談。自己「開口」那麼後面遇到的就是自己「活該」,怪不得別人。因為「我只要有地方住就好,其他不會打擾你」那是空話。光多一個人在同一個空間出現,我可能就得多少調整一下「開口應對的次數」、「看到人打招呼的次數」、「沒表情變微笑臉的次數」、「整裝次數」、「回應問題次數」、、、不勝枚舉,如果我今天沒有開口,就表示我根本沒有想要做以上調整的預備和念頭;被我開口邀來的,我不用考慮上面那些,更不用想說會不會給我回去po在blog本人如何如何,因為,我可以掌握控制不要去讓這發生,又為什麼要自己搞上麻煩,沒有必要自己的好意讓人方便造成自己的不便,這種經驗是教訓。 主人難為,客人難當。A君說,當過主人才知道怎麼當客人。或許還有很多無法細列的項目,有些是自己很介意有些是別人很介意,大家的習慣和價值觀不一樣,我們可以從自己介意的項目去避免自己當客人的時候重蹈覆轍,但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主人的眉角,然而,盡力總比當奧客好。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