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找那熟悉的滋味 作者:姚嘉為
2016/12/06 02:29:48瀏覽408|回應0|推薦8

尋找那熟悉的滋味

     姚嘉為          

  

 

最近重回吉隆坡,站在 Pavilion購物中心廣場前,琉璃噴泉依然耀眼奪目,

Bukit Bintung路上依然車水馬龍,想起當年初來此地,栖惶奔走,甚至潸然

淚下,都是為了尋找那熟悉的滋味,不禁失笑!

 

當年遷居吉隆坡前,以為在這華人眾多的城市,吃到口味相近的中餐,絕沒

問題,誰知卻是一個尋尋覓覓的開始。     

   

人生地不熟,一看到中餐館,便滿懷希望地走進去。菜單上有長達數頁的鮑

魚和魚翅,陌生的口水雞、官銀雞、鹿肉煲、鴕鳥肉,真不知從何點起。澆了一層

深褐濃汁,鋪滿乾辣椒的乾扁四季豆,缺了碎肉、豆瓣醬和花椒的麻婆豆腐,不

論模樣、氣味、口感都與熟悉的滋味頗有距離。

 

超市裡基本的食材都有,就是不見豬肉,因為在回教國度,豬肉被視為不潔

之物,被置放在小角落裡。後來在中國城看到一長列的豬肉攤,肉販揮動菜刀又

砍又剁,那生猛熟悉的景象,令我激動莫名。雜貨店裡,遍尋不著豆豉辣椒、豆

瓣醬和甜麵醬,卻看到了酸菜和榨菜,總算為家常菜餚增添了熟悉的滋味。

   

有一天我走進附近新開張的購物中心,食品店中有久違的蝦米、枸杞、紅棗、

木耳,餐廳有小籠包和拉麵,小店裡熱騰騰的豆花和廣東粥,霎時我被無邊的

幸福感淹沒,喜極而泣。此後Pavilion成了我們消閒購物和用餐的所在。

   

對街的「十號胡同」匯集了著名的華人美食小吃,那裏人聲鼎沸,鍋鏟與炒鍋

齊飛,聲聲入耳。福建麵顏色深褐,油光閃亮,用了老抽和豬油,其實味道不重

檳城炒粿條源自潮州,在檳城發揚光大,滋味像廣式炒河粉,但粿條較細長,

加上辣椒,在熱帶特別開胃。

 

最膾炙人口的小吃當屬肉骨茶,顧名思義以為是茶葉煮的紅燒蹄膀,其

實是用茴香、丁香等藥材熬煮的肉骨頭湯,這是早期南洋錫礦華工為了袪除風寒

而發明的飲食。最正宗的吃法是在路邊攤上,冒著溽暑與煙塵,揮汗捧著大骨頭

猛啃。小攤各自標榜祖傳秘方,我們吃過幾回,覺得滋味大同小異。

這回舊地重遊,友人招待去豪華餐廳吃肉骨茶,才見識了精緻的吃法。肉骨

頭細分為幾個小盅,多肉的蹄膀,多筋的骨頭,無骨的肉片,另有浸在湯汁裡

的油豆腐,蘸湯吃的油條,不變的是佐料--醬油、碎紅椒和蒜蓉。近年來新馬兩

國爭取肉骨茶為文化遺產,觀光客趨之若鶩,這家餐廳便是以肉骨茶招徠觀光

客。   

  

   

臨行前,我到茨場街重溫海南雞飯的滋味。記得當年買完菜,我們總會到八

十年老店「南香」吃海南雞飯。滋味與貴妃雞相近,不同處是搭配的雞飯,顏色微

黃有鹹味,是用蒸雞的湯汁和雞油煮成的。麻六甲的雞飯粒也一樣,只是把飯揉

搓成小球狀而已。

  華人美食常冠以海南﹑福建、潮州等地名,正如中國城內眾多的會館,都冠

以閩粵地名,折射了華人對原鄉深厚不移的情感,他們的言行與價值觀也比世

界其他華人社會保守。

   

人們對食物的第一印象往往來自氣味和顏色。娘惹糕顏色艷麗,用糯米與粘

米做成,一見就胃口大開。馬來菜帶大多是深褐色,如咖哩飯、咖哩鱼頭,咖哩

有褐色,紅色和綠色,而不是我比較熟悉的黃色。椰漿飯以乳白椰漿煮成,氣味

與中國米飯不同,因為陌生,比較不易挑動味蕾。

   

對馬來菜的認識始於對峇峇娘惹族群的好奇。這個族群源於十五世紀,父系

是中國人,母系為馬來人,稱呼男士為峇峇,女士為娘惹。他們說英語,卻過中

國節,中國瓷碗裡裝著以大量馬來香料煮成的食物。以叻沙為例,所用的香料有

红葱頭、香茅、黄姜、楠姜、芫荽等,口味酸甜又辛辣。

   

南洋盛產香料,當地人用來保存食物,價格便宜。歐洲人也看上了香料,老

遠地來攻城掠地,占領了海上通道,南洋因此淪為西洋殖民地達數百年。在吉隆

坡吃得到世界各地的食物,許多歐洲人來此工作或退休,多少基於這樣的歷史

淵源。

   

三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信仰,各有堅持,通婚不常見,飲食卻逐漸跨界,馬

來菜有炒粿條,印度菜有炒飯,中餐用椰漿和咖哩,形塑了今日大馬的飲食文

化,正如同摻雜各族字彙的當地語言,早已分不開了。

(原載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選集《異國食緣》)

 

( 在地生活北美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neseWriterHouston&aid=8414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