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漫談太極拳發勁的物理原理之一:太極拳入門基礎
2011/05/17 16:31:39瀏覽1974|回應0|推薦0

漫談太極拳發勁的物理原理(1/3):太極拳入門基礎

劉尚斌  編撰

在「有緣鄭子太極拳協會」即將在台北市正式成立之際,恩師謝昭隆先生鼓勵吾作一篇短文,希望能從物理學的角度窺探太極拳的原理。吾原謹遵師命倉促完成了一篇文章,爾後反覆推想,自覺其中部分論述可能不甚適切,為免招惹無端爭議,遂上網學習查證一番。結果不但令吾震驚亦自感惶恐,這個有太極拳與物理學原理的議題其實早有論述,甭說有些短文已公開發表,就連咱們楊氏鄭子太極的祖師爺鄭曼青先生早在1940年所出版的《鄭子太極拳十三篇》當中也有一篇《勁與物理》綜述文章。吾在惶恐之餘,為不負師命,遂整理相關文字資料,連同自己先前所撰述的部分內容,將之綜合歸納而成此文,並將之分為三篇刊登。吾雖跟隨昭隆師父習拳十餘載,然而怠惰成性,才疏學淺,因此習拳迄今仍了無成就。吾整理本文之目的,惟願引發同門師兄姊們茶餘飯後漫談之議題於一二爾,本文內容或有謬誤之處,尚請看倌同好包涵,並不吝指教為禱。

        

世間許多現象大都離不開物理原理及定律的規範,太極拳亦然。在討論太極拳「發勁」相關的物理原理之前,我們應該對太極拳入門的相關基礎理論先有基本的了解。祖師爺鄭曼青居士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的最後一篇《體用歌》中,闡述了太極拳的體、相(拳式)、用:

太極拳,十三式,妙在二氣分陰陽,化生千億歸抱一。歸抱一,太極拳,兩儀四象渾無邊,禦風何似頂頭懸。我有一轉語,今為知者吐,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體用相間豈有他,浩然氣能行乎手,、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不化自化走自走。足欲向前先挫後,身似行雲打手全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但須方寸隨時守所守。

 

真是句句珠璣,並值得吾等後輩徒子再三體會,甚或背誦奉行。無獨有偶的,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一篇《述口訣》中,亦記載了楊澄甫大師親授指點練拳的十二點要訣,謹轉述並整理如下:

一、「鬆」:全身鬆開、鬆透、鬆淨,不使分毫拙力,體會並練習「巧勁」的運用,然後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反此,若身體不鬆,那就只能是個挨打的架子。

二、「沉」:身能夠鬆透即是「」,氣則神凝,其用無窮。「氣」可以理解為體內構成生命的「能量」或「動力」,流遍全身以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與血液循環有密切的關係。我們練拳時會感到手指發熱、發脹、麻,甚至有刺或震顫等感覺,這些都是「氣血流注」的徵兆。練拳時要「氣沉丹田」,也就是利用意念呼吸把「氣」由鼻引導至丹田,只要保持腹鬆氣沉,呼吸自然能夠緩、長、細、勻,丹田亦會有充實

三、「分虛實」:所謂陰陽相濟、虛實相輔也就是說,虛中要有實,實中要有虛。不但兩腿要分虛實,兩手也要分虛實。譬如,最常見的「左單鞭」,左腿實時右腿虛,重心分前三後七,也就是大部分的重心在左腳。重力和地面之作用力成一直線,身體便處平衡之勢。將重心所在的腳當作軸,身體活動的角度便大幅增加,進而發揮另一隻腳的靈活度。左單鞭來講手為實左手為虛。所謂「上下相隨、左右相連」,意思是說足手要互相呼應,而且左右對稱,虛實相輔,左足實左手則虛,但是,動則足手全動,靜則全靜。

四、「虛靈頂勁」:此即前述體用歌》中的「頂頭懸」。打拳的時候,要立身中正下巴後,全身放鬆,含胸拔背、鬆肩沉肘,使頭頂與脊椎成一直線,還要將尾椎骨放鬆,使背部成一直線,同時讓重心落在腳底湧泉穴上。姿勢確實以後,頭頂百會穴會像是被一股力量牽起,稱之為「頂頭懸」。含胸固定肩關節,使手臂推出時有穩定性,鬆腰則有助於氣沉丹田,下肢沉穩而有力,再配合落胯和屈腿,就會保持端正的身型。反之,就會如體用歌》中所訓告我們的:「湧泉無根腰無主」。鬆腰、鬆肩、沉肘就是為了去除身的贅力,使身體與四肢的靈敏度增加。

五、「磨轉心不轉」:所謂「磨轉」就是指「腰轉」,而「心不轉」是說要氣沉丹田,立身中定。所謂「腰如車軸」、「腰為纛」、「主宰於腰」。軸是車輪的中心,輪子在轉動時,軸並不隨之而動。同理,纛是指旗桿,大旗在風中飄動時,棋面的幅度雖大,但旗桿只會微幅轉動,因此是整枝旗的中心。這也就是說我們練拳時,要立身中正,將身體想像成一個立體的圓球,接地的那一個小點便是「中」,由這一點伸延到頭頂便成為中軸。太極拳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運動,《十三勢行功心解》中有云:「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意思是說,練拳時要「作意」(意念、心意)在中軸,氣沉丹田,一切動作變化皆由腰的中軸微轉所帶動,腰直且鬆可以確保中軸正直,全身才得以轉換靈活,一動全動,足手相隨,身體外圍才能動得大,發勁才能完整。換言之,肢體上的動作不過是「意」的具體表現,我們平時在練功,一舉一動都要意而不用力(拙力、僵勁),做到先意動然後形動。體用歌》中提到的:「力學垂死終無補」,意思就是說,若是只知道用拙力與蠻,就算學ㄧ輩子也枉然。

六、「似拉鋸之攬雀尾」:意指兩人推手時掤、捋、擠、按的動作要有如拉鋸,彼此用力均勻,返復相推,暢通無阻。然而,推手的奧妙在於能有隨處變化,但是無論怎麼變,無非是下述情況:其一是捨己從人,順對方之勢往往可得「走化」(走勁與化勁)的妙用;另一則是當對方稍欲生變而微動時,己以洞察先機,伺機而動,如果對方以推力過來,則我可預先以拉力牽引,反之,對方若欲以拉力拉過去時,我則預先以推力送之。假使我們真能把這個「伺彼微動之機而先發制人」的功夫練嫻熟了,則雙方推手拉鋸之時,便操之在我而不在彼。

七、「不做肉架子」:太極拳講究身心鬆靈,最忌呆滯。若是如肉架子,便是像掛死肉一樣,毫無靈氣可言。

八、「撥不倒」:這是譬喻要像不倒翁一樣,周身輕靈,重心下沉,全身之勁其根在底()。雖說如此,這要不是真具備鬆、沉的功夫,是不易辦到的。所謂「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意即要把讓重心落在足心的湧泉穴,全身皆鬆淨,便能輕於鴻毛,撥不倒矣。

九、「能發勁」:「勁」和「力」有所不同,「勁」源於筋,是柔的、活的、有彈性的;而「力」則源於骨,是剛的、死的、沒有彈性的。所謂「發勁」,其性質有如放箭,靠著弓弦上的彈力而發。至於「發勁」的作用,楊澄甫大師親授指點的發勁要法中提到:「曰要得機得勢,曰要由脚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然而,這個「得機得勢」亦最難領略,前述如拉鋸式推手的作用中,如果對方欲進欲退,我皆能先察知,是爲「得機」;而對方既進既退,若皆受制於我,是爲「得勢」。重點在於脚、腿、腰要完整,一氣呵成,一則是力聚可以致遠;一則是身不散亂方可命中,此即「發勁」之妙用也。有關太極拳「發勁」的物理原理,我們隨後再繼續討論。

十、「搬好架子」:拳架要平正均勻。平正方能安舒,可以支撑八面;均勻方能貫串,而無斷續也。鄭曼青大師在《勁與物理》中提到:「太極拳氣與勁之運用,在乎綿綿不斷,周而復始,圓而神通,靡有窮際‧‧‧‧太極拳法圓象,與自然界之妙蘊相吻合。圓周各點,負荷之力,強弱相等,否則不成其為圓球。觸其一面,面面皆應,觸其一點,則萬點皆應,此即太極拳之所不容人摸著與觸到者,以其體圓,乃不知得力之所在也。球體之分子力,一經運轉,便互相牽引‧‧‧‧」這個太極拳法圓象的道理十分的精闢,實值得吾等後學仔細思考。這個我們也先在此打住,容後再繼續討論。

十一、「須認真」:《打手歌》有云:「掤捋擠按須認真,若不認真,便皆是假。」祖師爺鄭曼青大師訓誡我們:「掤若掤到人家身上去;捋若捋到自己身上來,都是錯認。按與擠皆要蓄其勁,不可失却中定。」值得吾等三思。

十二、「四兩撥千斤」:我們學太極拳一定要探究「牽撥」二字的道理,所謂「牽」,即是牽引,有如牽牛時牽其鼻準,若牽其角其腿,則不行也。所以說「牽」就是要領會其處,如何「提綱挈領」。當對手欲以千斤之力攻入時,其來必有方向,如其臂是對直而來,則我以四兩之勁,牽其手之末,順其勢而抖出,即「四兩撥千斤」也。此乃因在牽動之後,彼之力已落空,我適時以勁撥之,則未有不擲出尋丈之外者。

昭隆師父深諳太極拳的奧秘,深刻體會並熟練體行上述練拳要義,平時除常告誡我們練拳時要遵循身形鬆沉、含胸拔背、曲膝坐胯、頂頭懸、足手分虛實、意念為先、轉腰跨如軸、拳架平緩連貫等要外,也常帶領我們練「五禽戲」、「楊家密練」等基本功,更一再教我們要勤練掤、捋、擠、按為根基的推手技巧、「五禽戲」和「打不完攬雀尾」等,並從中體會蓄勁發勁,就是這個道理,吾輩後學理當奮發圖強、認真不懈,始能回報恩師苦心之一二也。

(楊氏鄭子太極拳「有緣拳社」弟子劉尚斌,2011427于台北)

 按:撰文者現任職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台灣師範大學合聘教授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taichi&aid=522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