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漫談太極拳發勁的物理原理三之二:勁與物理
2011/05/18 14:42:26瀏覽3721|回應0|推薦0

漫談太極拳發勁的物理原理(3/3)勁與物理

劉尚斌  編撰

「太極拳尚柔弱,其作用,則丹田之氣得以鼓蕩,又助之以球體運動,其本力雖微,其速度不可限量。是以其效能超出於常理之外,真不可測也。太極拳講中定,亦即立身中正。任何一方,均可轉動自如。如擊其右端,則左端可向後旋轉,將被擊之端空間放長,時間亦復延長,將襲擊力,完全分化等於零。如右端受力千斤,則此千斤之力,完全遞交於左端,右端向後急轉,左端即急向前轉,則正借對方之力量反擊之,對方每不及措手,已跌出尋丈之外矣。太極拳善於分化來力,亦善於合二力為一力進攻之,拳論所謂「引進落空合即出」是也。」

 

太極拳的位移和旋轉,通常都在所謂準靜平衡的狀態之中,於守勢時,肢體像一個有無數個軸的圓球,而於攻勢則無處非三角形(即身體圓球中心、手、腳三個點),所以能虛實變化,隨時可以採取積極的攻勢應敵。在變化當中,只有微動、短絀(即在位移小、時間短)的虛實轉換,勁力才得以發揮,如果需要很大的位移(空間)才能獲取「衝量」,那就是「整勁」的功夫還不夠,有待加強。可見躁進並不足取,太極拳崇尚陰柔,主要是運用丹田之氣來「發勁」,只要身體維持球體的態勢,所發出的巧力雖然不大,但是只要運用得當,便能達到時間短、內勁足的要領,使「衝量」大、速度快,因此,太極拳實在深不可測,它的效能往往超乎常理之外。

太極拳講究「中定」,前面曾提到過,基本的虛靈頂勁、立身中正、含胸鬆腰、鬆肩沉肘、襠勁開圓、虛實分清、氣沉丹田等,除了我們的身體能以最小的力量支撐,且還能保持放鬆的狀態。而實戰與拳架中的接地力、對稱勁、鑽拳、借力使力、纏絲勁、走化、體圓效用等技巧,在在都顯示太極拳應用力學的靈活精妙,任何一方,均可轉動自如。如前所述,太極拳亦善於分化來力,並且善於利用「合力」攻擊,拳論中所謂「引進落空合即出」,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說除了自身要保持中定,懂得「於守勢取法於圓,攻勢則無處非三角形」及充分利用空間與時間的攻防要領,先引君入甕,使對方攻擊的速度與力道因失去平衡而落空,而後再乘機出擊,適時「借力使力」,順對方力的方向再添加一平行的力,順勢以此「合力」反擊。

 

「此外,太極拳善用提勁,將對方之根力拔起,而後一發可以兩足離地跌出。此乃起重機與千斤頂之原理。用提勁發勁時,以對方為重點,手或腕接觸對方處為支點,以腳與腿為力點。所謂「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對方雖有大力,不足恃。一經接手,便可跌出尋丈外者,全憑杠桿之作用。雖接之以手,而發勁之力點在乎腳。可謂精妙絕倫矣。不獨事半功倍,極其至者,雖千百倍,尤未可限量也。」

 

《太極拳論》云:「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上下前後左右皆然。」楊澄甫大師說:「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隨之動,如是方可謂上下相隨。有一不動,即散亂也。」可見太極拳上下相隨,周身相合,左右相連、前後相通,協調配合,一靜靜,一動則全體動,勁力才能完整《十三勢行功心解》中也提到:「上下相隨」的要點在於以腳為根本,以腰為軸心,全身協調一致。我們的腳好比植物的根,能使身形穩固,然而,這種穩固性要以腰跨來控制。腰是一身的主宰,也就是總樞紐,由腰發出的勁,向下可以通過腿而到腳,向上可通過脊背、肩臂灌注到手。因此,論做任何動作,都要全身上下相隨、周身相合、左右相連、前後相通,如此協調配合,一氣呵成,勁才能完整表現出來。「上下相隨」的另一個要點就是以腰脊為中軸,使全身主要的運動關節,包括頸、脊、肩、肘、腕、腰、胯、膝等,依次貫通起來,達到「一動動,一靜靜」功夫。這包括所謂「外三合」,也就是要做到腕與踝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我們練拳要練得好,還必須配合「內三合」,即神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這也就是說要在「意」的指領下運「氣」,拳架(套路)招式均要透過腰脊(中軸)把各關節和肌肉不同程度的運動,以不急不徐、上下相隨的整勁去完成。「內外相合」是太極拳是一種要求「神」、「意」、「氣」、「形」內外兼修的拳術。「內」指精神、意識,即神經中樞系統,特別是大腦的支配作用以及「內勁」的轉換;「外」指身體的四肢百骸。一般人通常要經過不懈的鍛煉才能達到「以意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歛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左右相連、前後相通」太極拳運動產生的是一個上下的垂直圓圈或是左右、前後的平面圓圈,人體軸心不變的情下,所有都是在平衡的圓體進行。

因此,練太極拳一定要做長期鍛練功夫,「動中求靜,動靜合一」,練出內勁來才能實用。「動中求靜」就是要專心,思集中,貫徹各個動作的要領,並且對內外的各種變化,包括氣勢、勁力的透達、意氣內勁的結合程度等,都仔細揣摩、細心領悟,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昭隆師父還時常提醒我們練拳的幾個要領,就是要「主宰於腰」、「逢轉必沉」,意思就是說拳架要以轉腰跨帶動肢體的旋轉,而不是只轉肩膀或者是脖子,而且每逢架式的轉換,就一定要「沉」。全身鬆開,不使用分毫之拙力,才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然後能運用「巧勁」。楊澄甫大師說 :「蓋人身之有經絡.....經絡不閉而氣通.....牽一髮而全身動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太極拳不用所謂拙力蠻力,而是練習運用「意」的貫注來運「氣」,經過長期內功修練和體會便培養並且靈活的運用「內勁」。「內勁」運經身手展現出來的剛柔之力,是一種精深的上乘功夫,精通此道的練家子才能隨心所欲的運用,用之即來,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所謂「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太極拳在「勁」,主要在腳部,因為我們腳部肌肉較強。「勁」時首先是由地為根源通常又配合屈膝弓腿來強化力道,但所發出則是由腰控制,的肢體來做為補助,最後才藉由臂來發出,把「勁」雸整地發到對手上。「勁」處處均是物理原理的巧妙應用,如果用細部的動作來解析的話,其力量的來源先由我們以腳蹬地而來,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即「作用和反作用力定律」),當向後施力給地面時,地面則同時施給腳一個相方向(向前)的「反作用力」,也就是一個「靜摩擦力」使我們的「重心」因而往前移動,這個藉由腳接地所產生的作用力就是俗「接地力」。此時,我們若是在這個往前的作用力上面,再適時配合弓腿曲直所產生的「彈力」,兩力疊加所造成的「合力」更有加倍的效果。一般我們也會配合轉腰跨所形成的「力矩」,利用「角動量守恆定律」和剛性結構可傳遞力的性,順勢以「按」手擊出。

值得注意的是:太極拳在使用手臂攻擊的時候,並不是將往前揮出手臂,而是將手臂、肩膀、身體整個連結起來,如此身形會比較穩定,不容易被推動。前面也曾提到,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的《體用歌》中祖師爺鄭曼青居士闡述了太極拳的體、相、用,他說:「太極拳,十三式,.....體用相間豈有他,浩然氣能行乎手,、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不化自化走自走。足欲向前先挫後,身似行雲打手全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但須方寸隨時守所守。」可見「發勁」並不是弓著背依靠後腳支撐的後座力,所謂「提放勁」,就是靠些微、短絀的腰跨定軸旋轉及重心的微沉一提一放。首先是腰胯定軸螺旋微沉,其次是各梢節隨腰胯同時運轉,腳底微蹬,將「勁」放出。昭隆師父亦常教導我們「發勁」的時候要目視正前方,專注接觸的中心一點(施力點)處,趁其落空或「重心」浮動(減少摩擦阻力)之際,往對方中軸線放去,最好還與對方雙腳跟連線間有一定的交叉,如此更能深掀其根,使「勁」更為得心應手。有一放勁歌訣也云:「放人腰腿認端的,於其身後下絆意,自己勁路走螺旋,十字交叉莫忘記。」值得吾等參究。拳論中也有所謂「勁整」,即「發勁時,起之於腳,行之於腿,蹬之於膝,主宰於腰,形於手指,靈通於背,發於脊背,神貫於頂,流通於氣,運用於掌指,達之於神。於敵勁將發未發時,我則接彼之力不先不後,借其力,能隨手奏效,將人發出也。」,就是這個道理。

 

「太極拳運勁與力學,絲絲入扣,發乎自然。從來太極拳原理,不易了悟,以至盡人發生疑義,今以力學釋之,太極拳雖導原於哲學,且可證之於科學也。然運勁與物理學說.在太極拳上,乃高深之研究。不過太極拳有體斯有用,如不能用,則體亦不足言矣。敬按:俗語云:「既說破,要跳過。」如何練拳,方能達到極柔軟之體,技藝精純之體,學者三思。」

 

太極拳絕對不是什麼超自然的武術,而是諸多前輩以智慧與經驗,巧妙應用人體力學跟物理學的結果。太極拳的奧妙是休無盡的,用勁的技巧與原理更是值得我們深入的去探討。這裡,個人僅是將手邊收集有關用勁的科學論述資料加以整理,不敢說對太極拳同好們在拳理認知方面能有所助益,尚祺大家不吝指正繆誤,並多多包涵為禱。:「拳打千遍,神理自現。」就是強調拳架(套路)學會只能勉強算是剛門檻,學拳一定勤加練習並持之以恆吾願將太極拳當做是一個終身的學習興趣,未來更自期能加強鍛練,增進觀察和審視能力,或可藉以提高悟性,,不斷的精益求精,謹此與同好們共勉之!

 

(楊氏鄭子太極拳「有緣拳社」弟子劉尚斌,2011515于台北)

按:撰文者現任職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台灣師範大學合聘教授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taichi&aid=5226617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2 21:08 【udn】 我還找到這個網站!後腳 跟去 時間 休足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