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11 00:03:21瀏覽2310|回應2|推薦16 | |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定義東野圭吾的作品,我也許會說──「以純愛為名的犯罪」。當然,這裡的「純愛」指的並非是青春校園裡十七、八歲男女生之間萌生的情意,而是一種更純粹、更純潔、更強烈、更無瑕,機近於無私與無償的情感。
有時候是男孩對受虐的鄰家女孩最單純的同情與愛憐,不求任何回報(白夜行)、有時候是了無生意的自殺者在一絲笑容裡看見生命曙光的情感(嫌疑犯X的獻身)、有時候是家人間的保護與責任(手紙)、有時候是妻子對承諾的信仰與守護(聖女的救贖)等等,這些羈絆都是那麼乾淨純粹、沒有雜質,這樣的情感才是東野圭吾筆下的犯罪,衍生出來的原地。 時常我們閱讀犯罪小說,大多描繪著那些犯罪動機來自於多麼黑暗的人性,來自於原始的貪欲、憤怒與嫉妒,但東野圭吾筆下的犯罪者卻不是如此,如果要形容,就像是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塊聖潔的禁地,不可以被他人觸碰傷害,一旦有人準備瓦解這片園地,踐踏其中的聖潔與美好時,犯罪就從隙縫中衍生出來。 所以讀東野圭吾的作品,讀者很少會看見醜陋的、純然的邪惡,總會在透析了犯罪動機時,對加害者產生了無限的同情與憐憫,甚至無法將他們的罪惡視為罪惡,而是被他們牽動憐惜的認同,這就是東野圭吾的作品給人的感受──人心,是最深奧的科學。 我有時會想,怎麼會有一個人兼具了冷銳的觀察力與諷刺性(如三笑系列、超‧殺人事件等),同時又如此的溫暖?讀他的作品總是會讓我為筆下的人物落淚,有時是感動、有時是遺憾。有時描述的是如冰雪般純潔、有時僅只是一種過度的天真,然而這樣過度的天真卻又是最純淨的情感,我總是一再地被這種灼傷眼眸的情感所打動。 於是今年7月終於有中譯本在臺上市、臺灣現在正在播出的《新參者》(しんざんもの)就是本篇的主題(好長的前言,呵)。新參者用中文來解釋,就是「初來乍到的人」之意,以人形町為故事的背景,死者三井峰子與刑警加賀恭一郎都是這個小鎮上的「新參者」,便以此為命名。 我非常喜歡這部作品,因為在我們所知的兇殺案調查中,警察總是靠證據、不在場證明、交叉訊詞等查出最可疑的關係人,但這並不是加賀恭一郎辦案的信念──「「刑警的工作不只是偵查辦案而已。如果有人因為事件而心靈受到傷害,這個人也算是被害人了。而尋找各種可能的方法幫助這樣的被害人,也是刑警的職責之一。」 當他手上取得了任何的證物,都不是為了要揪出嫌疑人,而是證明這個嫌疑人並非真正的兇手,有的刑警找兇手,加賀恭一郎卻找出「誰不是兇手」。天生對謊言極其敏銳的他,總是能察覺出對方正在說謊──可是謊言並非全然是帶著惡意的,就像日劇裡加賀恭一郎說的,謊言有三種,其中一種是用來包庇他人的。所以當人形町裡的居民在證言中說了謊,加賀恭一郎總是能夠看透,不僅是看透,還能分辨出謊言裡所包含的感情。 於是在每一章節中每一個被懷疑的人說的每一個謊裡,都暗藏了一份一份的愛意。承諾的愛意、不坦率的愛意、原諒的愛意……一個一個調查的背後,都揭開了一段一段感人的故事,對於新參者加賀恭一郎來說,充滿人情味的人形町就是他重新認識謊言的地方,他不是一個有逮捕欲的警察,他只是對於解開謊言之謎有一種決心,他置身事外,看似冷默無情,卻又不著痕跡地治癒著受害者與受害者關係人的心靈。 「盡做些多餘的事!」或許就是加賀恭一郎最溫暖的寫照吧? 在我心裡,雖然加賀恭一郎的系列還沒有湯川學的那麼多,但與伽利略截然不同、卻又同樣迷人的加賀刑警系列,也絕對是推理犯罪小說中的上乘之作!同場加映加賀恭一郎前傳──《紅色手指》,現在也已經影像化了喔!不管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是否是個推理迷,東野圭吾都與過往的認知是個不一樣的作家,我好幾次慶幸自己能出生在他之後,感受他文字裡的細膩,與對人性的信任,讀他的故事總讓我相信人世間還有這樣的單純與美好,即使,它是建構在犯罪之上的。 如果每一個謊言裡都充滿了愛情,卻又在人情的破口中發生了兇案,那便成就了東野圭吾筆下的無奈悲歌,總教人悵然、總教人癡迷、總教人心碎。 於是。 撰於:2011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