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01 19:12:03瀏覽6342|回應4|推薦72 | |
母親是位好茶之人,二十餘年的品茗生涯裡,有一件事始終讓我印象深刻,我想這件事情並沒有正統的說法,姑且就在此稱它為「聞香知情」吧。當主人執起茶海依序為客人倒茶時,率先注入的茶杯是瘦長形狀的,稱之為「聞香杯」,客人會將聞香杯中的茶湯自行倒入準備就口的茶杯裡,並且拿起空的聞香杯靠近鼻端,即可聞到茶葉殘留在杯的香氣。 那不僅是茶葉本身的氣味,若是沉澱下心情,就會發現杯中的香氣其實因人而異,感受得到泡茶之人的健康,更感受的到泡茶之人的心境,此時此刻是愉悅的?閑適的?還是焦躁的?都可以改變茶氣、進而改變茶香,或者說是透過茶香流洩出來。這時茶香是濃豔的、清香的,無味或者高雅,一聞便能分曉。所以母親說,茶是我們的老師,有時候它比我們更了解自己,甚至洞察那些我們尚未發現的情境;也說茶是我們的明鏡,我們雖不用它來明得失、知興替,卻透過它讓我們明心見性,由外在的品味昇華到內在的自省。
張光文博士提出了獨特的想法,認為喝茶與泡茶應由「敬天愛人」做為思想的核心,利用儒釋道三宗以及耶穌基督的中心觀念來做闡釋,解析「天」的意涵,並講求人類師法自然的重要性,進而以實際的方式體現出來,也就是所謂喝茶品茗之舉。〈始得西山宴遊記〉裡說道:「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就是一種人與自然化為一體、物我兩忘的境界,形體消釋、心靈自由;莊周夢蝶所言道:「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由《齊物論》到《養生主》的進程。此處說明的,其實是一種將思想融入茶中的精神,將茶當作「物」,將茶人當作「我」,物我交融之後,由茶的淡性、清寂,影響到喝茶之人內心的和諧與寧靜,如入無欲之境;由茶的風骨,回歸至隨緣與忘性的自在──則物與我皆無盡藏也。 想必許多才剛開始學習喝茶的人也有著與我相同的疑惑吧?天地萬物何其之多,為什麼單就以「茶」來論性?倘若順應自然是滋養生命的根本,觀茶樹的生長過程需要經過雨水、陽光、山嵐、霧氣,是自然精粹的化身,樸實無華而暗藏美好。是人才會為茶區分高下,若就以茶性而論之,本來生而無貴賤,本來隨緣用情,本來境隨心轉。華人的茶文化發展較早,茶早與莊重沉靜做了密切的聯結,就像前文所說的,透過飲茶過程的洗滌,內轉成寂靜、怡情、不執、謙遜、慢活之「道」,廬山煙雨浙江潮,也原只是廬山煙雨浙江潮,凝心定淨,那麼微笑即禪。 再說到閱覽本書之時,處處可以感受到張光文博士的用心與貼心,言簡而意賅。雖博覽群書卻能融會貫通,從各個面向進行茶性與文化的探討,以敬天愛人做為出發點,向四面八方展開立論,有條不紊地分析,並善用問答形式引導讀者,在核心之下闡明善與美的觀念,發揚惜福感恩的種子,對張光文博士而言,茶不只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飲品而已,字裡行間從不忘「本體」,以茶為師、以茶為榜樣,推廣飲茶修行的精神。 原說過,母親是位好茶之人,她總是能夠細細品味每一杯茶湯裡,今天所沉澱的心情,我原以為那是一種無法傳授的天份,其實只要將心胸展闊,靜靜聆聽茶的低聲私語,沒有華麗高貴的茶具又如何?沒有為人評選的冠軍名茶又如何?沒有純真的心情,心不澄淨,茶葉的等級也不過是一個價位的表徵,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缘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透過這本書,我更能體會母親在茶盤身後所包藏的智慧,自性清明,隨緣自在。寫這篇文章之際,我為容易茶醉的自己泡上了一杯普洱,淺啜一口,甘蘊厚醇、心曠神怡。 所謂茶者,原來會心之處不在遠。 末注: 撰於:2011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