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03 23:09:16瀏覽1904|回應2|推薦12 | |
(本文內含電影部份截圖,化妝相當「駭人」!請務必要斟酌觀看喔!XD) 最近J一直覺得工作壓力大,就跑去借恐怖片來紓緩紓緩壓力XD。這部《字母殺人狂》J瞄過它好幾次,始終沒有拿起它來,這一次是真的把它帶回家了,看它標榜著「1970年代真實連續殺人事件」改編,未看內容就已經先有幾分肅殺之氣了呢。 一個專挑10歲女孩下手行兇的殺人狂,與立志追捕他到案的女警官,這樣的組合在犯罪電影中不算少見的模式,可以探討的是,這位屢破奇案的女警官並非常見的冰山型、智庫型,更不是黑色緊身衣的漂亮打手,在先天條件上她並不特別優勢,也不是那種傲氣或充滿個性的女強人,她常常吞下職場中男女歧見的委屈,也不曾動怒或反唇相譏,她之所以能夠破案,關鍵全在於她對案件的投入與專注,無時無刻思考著案件的可能性,所以才能洞燭先機,是努力且壓抑的自刑人格。 於是當他遇上這個令她挫折的字母殺人狂案件時,那種案情陷入膠著的困境與窒息,才會將她逼至瘋狂,開始連串的「幻覺」與「幻聽」干擾,這裡之所以鍵上了引號,是因為我希望它們能有些彈性,不要篤定地說它絕對是精神分裂,或是肯定那就是一種幽靈。 從這裡說到了電影中詭譎的氣氛,真的營造的相當有味道。10歲的小女孩全身慘白、帶著可怕的死相,歪著頭無聲地凝視著你,直教人不寒而慄,墨黑色的瞳孔好像在指責著:「妳在做什麼?為什麼我那麼痛苦,妳卻不來救我?」不過影片中並沒有用巨大的、突然發出的聲響來驚嚇觀眾,每一次出現之前,燈光都會有微妙的變化,好像一瞬間被冰寒侵襲一樣,終於讓女警官承受不了壓力而自殺了。 雖然她自殺未遂,但失去工作與戀人卻是事實,兩年的精神疾病治療,在她再次接觸案件時,接連死亡女孩們蒼白而陰鬱的「幽靈」又再次不斷地侵擾她,「催促」著她快點為她們破案,越是接近線索,她們的「靈騷」也就越劇烈,在教堂的一幕更是融合了弔詭、唯美、陰森與恐佈於一體,是電影中讓J覺得非常有深度的兩個畫面之一。 隨著案情明朗,女警官更不可能放棄抓到兇手的可能性,只可惜她的精神病史讓所有人都不相信她,最終讓兇手逃脫了。於是剛剛提過的第一個畫面,現在就延續到第二個畫面,也就是全劇結尾的那一幕。 女警官被判定精神失常且具攻擊性(平常都在累積壓力或壓抑情緒的話,爆發起來格外的可怕),用縛帶綁在空房間裡的病床上,那些一個個被殺掉的女孩都來到她的床邊,帶著困惑與冰冷的表情向她呼救,從3個、到10個,到圍在她床邊滿滿的、滿滿的女孩們,凝視著床上的她。現在,她只一心要逃,只有逃走才能阻止兇手再度行兇,阻止這一日比一日加速簇擁在她身邊的女孩們,這一幕做為終幕,實在是很冷魅卻又很具震撼力。因為這個兇手在現實中未曾被抓到,也就表示那些孤魂仍會不斷增加著,可以說是將現世的無奈用影像的方式呈現,非常有技巧,達到驚悚與文學性兩種目的,可以說有這一幕,才能撐起前面鋪陳的劇情,讓人在「心魔」與「鬼魅」之間思考遊移(人心若是虛的,讓鬼魅進住的話,不也成了心魔嗎?),很值得玩味吧。 當然,畢竟現實中兇手並沒有真正的落網,所以本片中對兇手的描繪少得薄弱,對於執著於3個相同字母的受害人挑選法也揣測得不那麼具有說服力,不過本片著重在於女孩們營造出來的詭異氣氛,自然對兇手就不那麼著墨了。 反正小蘿莉不管是血腥的還是陰森的,都是驚悚片裡靈感的謬思嘛! 撰於:2011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