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9/14 10:52:17瀏覽910|回應3|推薦8 | |
通常我會從原創力、組織力、筆鋒和底蘊來解析一部作品,大概也可以從文字內容判斷作者的創作形式。這四個指標的判讀檢視只是一種個人習慣,而非真理。是一種模糊彈性的分野準則,而不是一板一眼的硬派定律。 私以為一個創作者通常會有原創力、組織力、筆鋒和底蘊四項寫作能力參數,這些能力之間並不存在著替代性(ex:原創力高則組織力低、底蘊高則原創力低…等),而是各自獨立的參數。類型的歸類也僅代表該作者創作小說的趣向選擇,而非參數的高低。例如:A經常以組織力創作小說,故歸為組織型(ex:A組織力60分),但這並不表示A的組織力就高於另一位原創型的B(ex:B組織力80分)。依各項指標的使用趣向,可將文字創作者粗分為四種。 一、原創型: 原創力指的是題材設計的獨特性,組織力則是詮釋題材的能力。若用畫圖比擬,題材喻為蘋果,原創型的蘋果一定不會和一般蘋果相同,蘋果可能是黑色或迷彩色,還安裝了死光砲和噴射引擎,可以飛天遁地還能三段變身,原創型的創作者打從一開始設計小說時就沒想過要乖乖地畫一顆蘋果。 設計小說時主要以強大的原創力打造作品的獨特性,甚而帶出進一步的張力或創作出新的小說品種,這一類以原創力為設計小說主要依憑的作者,都是原創型的領域。例如:九把刀…等。 二、組織型: 若原創力是蘋果,組織力的概念就像畫筆,指的是詮釋題材的能力。雖然題材是一顆平凡的蘋果,卻能將之畫得傳神,入木三分。舉凡段句間的掌握、文字精鍊度、劇情元件編排的功力…等處理都是組織力的範圍。段句不明、文字鬆散、劇情不流暢…等都是組織力低落的表示。組織型創作者對於小說構築的著眼點不在於題材的獨特亮眼,更多依憑的是詮釋題材的筆力。例如:梅濟民…等。 三、筆鋒型: 組織力之於畫筆,就像筆鋒之於畫派,也可視為是組織力進一步地形成格局,成了格局必有其力量。不管題材如何,若用某種成格的畫藝詮釋,便會產生該畫藝本身的獨特官感。 同樣一顆蘋果如果讓注重光影的印象派、色彩奔放的野獸派、或者是疊合多重時空的立體派來詮釋,都會有該畫派的獨特風格,而這種獨有的風格有時候甚至會成為凌駕該題材的存在。以印象派為例,不管題材是蘋果還是飛空船,讀者都能感受到特別的光影感,甚至產生喜愛的是這種官感而非題材本身的狀況。筆鋒,本身就有其魅力。 筆鋒型創作者又可粗分為兩種,一種是異種筆鋒型,另一種是多重筆鋒型。前者擁有自成一格的異種筆鋒,筆鋒本身就有其特別攝召力,例如:田中芳樹的田中式毒舌筆鋒、徐四金的嗅覺系筆鋒、馬奎斯的魔幻寫實主義、卡爾維諾的波卡流…等。後者則擁有多種不同筆鋒,不過未必每個筆鋒都是成格的異種筆鋒,視作品狀態配置適當的筆鋒,由於筆鋒不固定,讀者也難以從筆鋒去識別作者,不易塑造個人特色,屬於比較機巧的類型。 四、底蘊型: 是否常常藉著作品傳達的意念,塑造延伸閱讀的空間,讓讀者因之回味、成長?此即是底蘊型的特質。底蘊型創作者由於要向讀者傳達某些道理或觀點,作品富有延伸閱讀的空間,通常具備一定的深度。例如:娥蘇拉‧勒瑰恩…等。 即使自認有相當的原創力,組織力也有一定水準,但我將來可能還是會慢慢走向筆鋒型或底蘊型的路線。私以為好的小說並不是只有感動人心就可以了,感動跟高潮一樣,過了就沒有了。如果書裡頭除了感動之外,什麼東西也沒有,這種感動太廉價了。感動只是基本配備,好小說還是需要其他要件,例如名之為「延伸閱讀」或「底蘊」的雋永、名之為「筆鋒」或「格局」的獨特調性、名之為「品種」的珍稀小說(ex:生態奇幻...)等。 如果只是一堆人事物的組合,沒有獨特的文字質感、沒有延伸閱讀、沒有底蘊,說穿了只是作者在自high而已。創作者可以給讀者什麼?自high式的感動、可供鑑賞的獨特文字調性、足堪收藏的珍稀小說品種、還是啟發思考的延伸閱讀空間?「能給讀者什麼」,我想是每個文字創作者都該認真思考過的問題。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