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火星VS地球來談〔子彈/瓦斯假說〕
2006/09/23 13:04:46瀏覽713|回應0|推薦3

從火星VS地球來談〔子彈/瓦斯假說〕

 

  一字一籌碼,氣氛需要文字籌碼去營造,氣氛不夠,小說容易流於平面,但投入氣氛或細節的籌碼太多,又會顯得文字太贅而造成小說動線阻滯。那麼,該怎麼樣去掌握投入細節與營造氛圍的文字籌碼呢?

  說明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舉個例子。當警方攻堅時,需要子彈和瓦斯兩樣裝備。子彈用來掃射敵人和掩護我軍行動,絕不可少;而催淚瓦斯用來癱瘓敵人的防禦,也是攻堅利器。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你是攻堅行動的指揮官,只能申請10單位的軍備,你會選擇以下何種方案?

 

1)子彈9單位+瓦斯1單位

2)子彈5單位+瓦斯5單位

3)子彈1單位+瓦斯9單位

 

  首先,子彈一定不可少,總不能射兩枚子彈後,火力就乾了,是吧。再來,瓦斯雖重要但不用多,放一枚催淚瓦斯彈就能癱瘓敵人戰力的話,放十枚就效果重覆了,並非資源最適配置。

  所以,第一方案既有充足而必要的子彈構築火力,又有重要的瓦斯補上臨門一腳,兼顧火力與穿透力,是最合宜的方案。第­二方案,由於瓦斯需求量並不高,因此造成資源閒置與浪費,也連帶造成子彈數短缺,火力更加短縮。至於第三方案則是太弔詭的情形了!帶著滿山遍野的催淚彈攻堅然後因為火力不足而徒手PK歹徒?

  回歸於小說寫作,子彈等於劇情必要鋪陳,而瓦斯譬如是氣氛營造的文字,但一書字數最多就是那樣,你的籌碼有限,身為指揮官的你該怎麼填單子去申請子彈與瓦斯?我建議通常是瓦斯少點,否則火力會不夠,小說會因動線阻滯而感累贅,徒增閱讀負擔。瓦斯這種東西就像味精一樣,少一點,滋味無窮,多了,就噁心了。

  當然,子彈/瓦斯假說只是一般寫小說的較適建議,但是在以展現獨特筆法筆鋒的作品之下,此假說並不成立。例如一篇意識流的作品,你就很難期待他的瓦斯很少……

  當然,還有一種權變參數可供參考,那就是「環境」。當今的社會中,火星人的數量暴起直追,目前已遠遠地凌駕於地球人之眾。自由無負擔的網路文學、火星文學,正大舉入侵文壇。從標點符號隨便用、表情符號上陣、台灣國語和無厘頭文學,文字的正統性就像外族入侵中原的五胡亂華一樣,早已如殘花敗柳般潰不成軍,勉強偏安一隅。這些正統文學的追隨者多屬X世代與更早時期的團塊,隨著時間流逝,他們的購買影響力將越漸凋零,擋不住眼中洪水猛獸般的火星狂潮,雖然地球人鄙夷火星文,但火星人勢眾,終將以優勢力量讓台灣文壇淪為火星殖民地,火星人將高舉聖火令歡呼著火星文學的君臨天下。君不見,多有動輒十幾萬、二三十萬本銷量的火星小說嗎?火星人正以優勢數量和強大購買力向文壇發出他們的聲音。

  書有一本的銷量就有一本的價值,有20萬本的銷量就表示最少有20萬人看,有20萬本的價值。但如果乏人問津,書會哭喔……想成為暢銷作家,你要贏得地球人的心,還是獲得火星人的愛戴?噢,對了,火星人不愛瓦斯,簡單、輕鬆、無負擔是他們的最愛。

  地球文學要滅亡了嗎?難道無法阻止這股火星狂潮?是的,是無法阻止火星文的殖民文化入侵,但不表示地球文學就毫無可取之處。從來,「雋永」和「永恆」就是地球血統的DNA,能耐得住時間衝擊而長留文壇的小說,都不難看出有地球的DNA,這一點我深信不疑。文壇在進化,作家也要隨之演變,不需要做到媚俗,但做部份的「調整」以順應社會,這是適應環境的「進化」表現。就像調雞尾酒一樣,如何讓小說兼有火星的市場力量和地球的雋永DNA,這便是各個文人該摸索研究的地方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rserkC&aid=461309